有一種設計叫Very Hong Kong,與陳幼堅和又一山人暢談本土設計

mensuno HK 於 22/08/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走過長樓梯,踏進燈光泛黃的展場,腦子裏不期然地哼著一首耳熟能詳的歌,「Kowloon Kowloon Hong Kong we like Hong Kong……」。一幕幕經典的香港設計,毫無保留地投入眼簾,直擊眾人的回憶中樞神經,宛如走進了時光隧道,趕上了一趟期間限定的時光之旅。是次展覽名為「好香港 好香港」,由兩位最能代表香港的設計大師陳幼堅(Alan Chan) 和又一山人(Stanley Wong)親自策劃,旨在回顧經典,帶動香港的創意力,從而勾起大眾對本地創意產業未來發展的思考 。

何謂設計?設計是生活調色劑,為人類沉重的生活增加一點趣味;設計是時代的寫照,反映社會文化的進程。透過「好香港 好香港」展覽,向大眾展出上千件設計品,每件作品均能反映不同時期的香港。然而要籌備一個劃時代的展覽,可謂一點也不容易,「你看這個展覽,我和Stanley加起成百歲,由早到晚親自動手策劃,當然我們背後有一班優質團隊的幫忙,但我們也從沒有放鬆去監督每個細節。」Alan說到。

談起當中所遇到的困難,Alan和Stanley都不禁嘆氣,「當然有很多難關,展品數量是一個難題,但這個不會難到我們,只是和時間競爭吧。第二,有些很舊的展品是很難找到的,還好有些很有心的收藏家,願意毫無條件借岀展品,在這方面來說我們是挺幸運的。」Stanley一臉從容的說到。相反有一些上了軌道、獨當一面的創作大師卻不願參與,甚或一些本已答允支持的創作人,到最後關頭卻不願幫忙。此外Stanley亦提到年輕一代的參與狀況,「我們邀請了HKDI的參與,讓學生也能夠參加這一課題,而不是只有我倆這些老人家。學生也算是今天一代,由他們選岀心中的好香港以作對比,反正並沒有對錯之分,想造岀兩代人對話,可惜參與性低至近乎零。」,Alan指岀在這是一個方便的年代,因為萬事均隨手可得,從而令人對所得的事物,均視為理所當然。話雖如此,雖然籌辦展覽的過程中遇上諸多困難,「但正因為知道行業是如此不合群、不願向前走,所以我們才不會放棄。」Alan和Stanley異口同聲說到。

年代大不同,在這個事事求快的時代下,網絡的便利性成了創意產業的一大岀口,說起網絡對創意設計的影響,Stanley亦有感而發,「的確網絡帶來了很多方便、享受和即時性,即使足不岀戶也能接觸很多事物,大眾能談論很多東西,這是其中一方面。」,但同時他亦提醒我們,凡事也要多角度思考,世界之大並不只有網絡,最重要是要認真「落地」的看看這個世界,以第一身去感受。與此同時Alan亦提到,「網絡和社交媒體的泛濫,無疑使生活更為方便。然而活在push button的年代下,長期接受同樣的資訊、事物,大眾思維變得單一化,使世界缺少了差異性,因而令創作變得沉悶。」。此外,面對香港創意產業發展停滯,Stanley亦寄予時尚媒體業,要以自身角度去報導,使內容達至與別不同,才能吸引讀者觀看。Alan亦特別提到,時尚媒體是比較難做好的創意產業,皆因時尚和生活是互相掛勾,當報導缺乏了個人化的觀點、角度、個性,是難以帶動大眾,為此時尚媒體更要學習如何以個人化的attitude去引導大眾。

談到時代的轉變,因而令過住的本土特色逐漸消失,Alan直言「消失是一個轉化的過程,一座城市除非如京都般堅持不變,否則像香港這樣的國際都市,我們一直在轉變。由華洋雜處,到轉化獨有的特色文化,所以我們不應害怕改變,皆因這都不過是一個正常轉化過程。」。而Stanley亦補充說到,「正如當王澤先生決定不會創作《老夫子》時,難道這就等於文化的完結嗎?不會的,它依舊是我們社會歴程的一部份。而新生代的冒起,難保有一天也會成為我們的新文化。因此我所強調的並不是歴史和那種文化,而是時代的進程和『貼地化』的感覺。」這都會是時代演化的必經過程。


PHOTO / MICHAEL WONG & VERY HONG KONG

你可能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引起潛水界的爭議
冷門運動在香港
冷門運動在香港
後生女真的適合你嗎?

資料來源:men's uno (http://hk.mensuno.asia/node/%E6%9C%89%E4%B8%80%E7%A8%AE%E8%A8%AD%E8%A8%88%E5%8F%ABvery-hong-kong-8060)
本文由《men's uno》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