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夥計,把你的頭戴式顯示器取下來,來感受下迪斯尼的 Cave

36氪 於 07/03/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在今天的遊戲開發者大會(GDC)上,迪斯尼的Imagineering團隊主管Bei Yang討論了迪斯尼在虛擬現實領域的新成果。

Bei Yang説,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迪斯尼就開始研究頭戴式受話器。90年代中期,包括任天堂Virtual Boy在內的許多設備都失敗了。業界對頭戴式顯示器的熱情一度快要熄滅,直到Oculus Rift出現,熱情才被重新點燃。

虛擬現實一直是Imagineering團隊進擊的重要領域,但是,Imagineering團隊的切入點,不再是頭戴式顯示器(在臉上帶一個沉重的器械,看起來真的很蠢),取而代之的是“Caves”。

想象一下,有一個洞穴,當你身處其中,視線所到之處全部是由高清顯示器呈現的。Cave的優點在於,它減少了會導致暈動反應(暈車、暈船等症狀的統稱)的因素,而暈動反應在虛擬現實體驗中很容易發生。不同於傳統的3D呈現方式,迪斯尼通過追蹤你的動作,實時渲染2D畫面,呈現出景深效果。

Cave還有一個優點,頭戴式只能單獨使用,而洞穴式能讓多人同時體驗。想象一下,你和朋友們身處《玩具總動員》的場景裏,一起朝反派角色發動攻擊,比一個人玩好玩多了。

常年的測試實驗,讓Imagineering團隊總結出了一些避免暈動反應的方法,比如,在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中,大多數人適應不了邊切換視角一邊做身體動作,所以儘量不要同時出現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視角。

Cave的靈感來源於《星際迷航》中的全息甲板。全息甲板的原理是用能量轉換成物質,投影在一定的空間中形成物理影像。在《星際迷航》中,全息投影形成的是真實的物體,而這些物體甚至可能對人造成傷害,舉個栗子,你可能會被全息獅子吃掉。全息甲板的空間可以不大,計算機程序根據使用者的運動軌跡而移動周遭物體,包括地面,或者不涉及實物的移動,僅僅通過圖像處理達到相應的視覺效果。

迪斯尼的數字化沉浸式展廳(Digital Immersive Showroom)可能是現實世界中最接近全息甲板的了,它是一個大型開放場地,利用480HZ的運動追蹤和混合4K投影,模擬出遊玩迪斯尼樂園的體驗。


這個展廳目前只供Imagineering團隊內部測試。對此,Bei Yang表示,未來會推出普適性的版本。Imagineering團隊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問題之一就是,多個用户同時在場景中無序移動時,怎樣讓運動追蹤和投影正常工作,而不至於崩潰。

現在想想,比起體驗沉浸式虛擬現實,逛真實的迪斯尼樂園感覺遜斃了。


資料來源:36K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