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Dropbox 和 Square,看獨角獸的衰落

36氪 於 14/10/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編者按:本文作者宋一鬆。文章是其為知乎問題 “有哪些估值超過 10 億美金的「獨角獸」公司正在衰落?” 撰寫的答案,授權 36 氪發佈。

先説 Dropbox。或許國內的人或者圈外的人還沒注意到,但毫無疑問現在的 Dropbox 正處在困境之中。對創業公司來説,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困境中止步不前很容易演變成衰落。

表面上,Dropbox 面臨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其中互有聯繫:

1. 通過企業付費版的盈利路線發展並不順利

2012年 末的時候,Dropbox 的一位產品總監曾向我介紹説,他們希望通過讓足夠多的企業使用他們的付費產品,來養活個人免費版,並最終讓免費版的容量無上限。三年之後看,這條路走的並不順利。

就我工作過的 Facebook 和 Uber 為例,兩個公司都支持使用 Dropbox 企業版來做文件共享同步,但使用頻率都不高。Facebook 內部更愛用 Quip,Uber 更愛用 Google Doc。如果哪天公司停止使用 Dropbox,恐怕也沒什麼人會站出來反對。

究其原因,是文件共享同步並非企業真正的痛點。真正的痛點在於如何便捷的分享,瀏覽和共同修改文檔。Quip 和 Google Doc 對此的無縫支持甩 Dropbox 基於文件夾的操作幾條街。

2. 普通用户的使用情景單一,付費意願不高

我猜很多人都用 Dropbox 帳號,也都會在裏面放上一些文件。這是為什麼 Dropbox 可以迅速成為獨角獸的原因。然而,你會多久再上傳一個新文件呢?又多久會在一台電腦上同步另一台電腦上的文件呢?

對大多數人來説,Dropbox 更像是那種上傳一次文件就忘了,過半年才會打開第二次的應用。如此低頻的使用場景,你又如何指望用户會為此付費呢?

其實 Dropbox 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重金買下了 Mailbox 等一系列應用,試圖打造圍繞 Dropbox 的生態系統。回過頭看,這條路線也並沒有逆轉局面。產品上先天性的天花板很難靠買買買來解決。

3. 被巨頭拉入價格競爭

在美國,Google Drive 和 Apple 的 iCloud 都比 Dropbox 便宜。沒什麼可説的。

4. 高估值阻礙了公司的進一步成長

這件事可能聽起來有些反直覺,需要好好解釋下。

Dropbox 已經估值 100 億美元了。可作為 Dropbox 在企業端產品的競爭對手,Box 上市後的市值只有 15 億美元。而 Dropbox 在個人端又沒太多收入。這使得 Dropbox 的高估值反而成為了它的障礙,它需要向投資人和市場説明它為什麼值這麼多錢。既很難融到下一筆錢,也很難以現在的估值上市。

這種影響不僅僅是資金上的,而是全方面的。如果公司近期上市希望渺茫,自然就很難有好的人才加入,現有的也會跳槽。現在在矽谷,Dropbox 已經很難説是一線的創業公司了。

不過,這些都是表面上的原因根本原因是:Dropbox 基於文件儲存同步的產品邏輯已經過時。

Dropbox 出生於 Windows 最後的輝煌年代。那個時候,大家還都習慣於在本地編輯儲存文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別人。Dropbox 魔法般的解決了大家的痛點,並因此獲得了迅速的增長。

不過後來,我們有了社交網站,我們還有了 iPhone。社交網站和移動互聯網的本質是雲服務,再沒有文件的概念。你的照片在 Facebook,Instagram 和微信上,上傳等同於儲存 + 分享 + 互動,現在又有了 Google Photo 幫你做黑科技般的優化處理。公司要文檔協作就用 Quip 和 Google Doc。文件儲存是這些應用和服務的一部分,而不是平等獨立的存在。

喬布斯説 Dropbox 的文件儲存系統是一個功能,而不能算是一個產品。在移動互聯網的語境下,這在逐漸變為現實。

----------

再來説説 Square。

Square 的問題很簡單,利潤率實在太低。Square 經手一筆 100 美元的劃款,要付給 Visa 和 Mastercard 等信用卡公司 1.82 美元,自己只能留 0.92 美元。更別提和星巴克這類大商户的合作 Square 本身完全不掙錢。

這意味着兩件事:

  1. 本想靠移動微支付來顛覆傳統支付行業的 Square,給傳統行業上的貢還比自己掙的錢還多
  2. 為了給這些矽谷的高薪工程師們付工資,Square 需要非常非常巨大的金額流量才行。可無論買方和賣方,都沒有足夠強的動機來使用 Square。

這不能説是很壞的生意,但要支撐起 60 億美元的估值,還是勉強了些。

最後説説我個人的幾點感受:

  • 即使對倍受矚目的獨角獸來説,想成為下一個 Facebook 那樣的故事也還是很難的
  • 產品和商業的內在邏輯決定了其天花板。再怎麼吹捧概念,故事,和創始人背景,都無法改變這件事
  • 想知道哪個創業公司要完,看中國人在矽谷的跳槽趨勢就行。這種事情,國人還是很敏鋭的。

本文來自讀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場

“看完這篇還不夠?如果你也在創業,並且希望自己的項目被報道,請戳這裏告訴我們!”


資料來源:36K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