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2.0時代來了

36氪 於 04/02/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編者按:移動時代的真正到來是以iPhone的誕生為標誌的,今年正好進入到第10個年頭。就像Web走過的歷程一樣,10年之後,web的使用出現了範式轉移。那麼移動是不是也會迎來類似的平台轉移呢?綁定和解綁是不是永恆的主題呢?A16Z的合夥人Ben Evans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2004年,在Netscape發佈10年之後,Tim O'Reilly舉辦了“Web 2.0”會議,提出(或者説是標籤化)了web運作方式的一代轉變。趨勢有很多,可是沒有一個是真正從2004年開始的,但回顧過去,對我來説,關鍵的一點是大家説“如果我們不去想撥號的事情,不去想支撐老舊的、問題很多web瀏覽器,假設有很多人在線並且對此習以為常的話,我們現在可以開發哪些此前不能開發的東西呢?”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寬帶,也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台帶現代瀏覽器的新計算機,但足夠多的人具備這些條件之後,你就會考慮不去管14.4k modem以及基於表格的靜態網頁的限制,開始開發新的東西。而當足夠多的人在線,並且知道很多其他人也如此之後,社交模式就可以開始見效了。2005年Flickr 被Yahoo收購的時候用户還不到150萬,但在當時也被認為是很多了。

今天,在iPhone推出10年之後,我有了相同的感覺,感覺早期的約束感和假設也被放棄了,新的模式正在出現。如果2004年我們是處在“Web 2.0”的話,那現在周圍就有大量的“移動2.0”。如果Web 2.0説的是“大量人現在已經有了寬帶和現代瀏覽器”的話,則移動2.0説的是“現在已經有10億人擁有高端智能手機了。(參見附註)”那麼,被拋到腦後的假設似乎什麼呢?如果你假設的不僅僅是2007年出現的觸摸屏,而且還有無限的電池和帶寬(發達市場大概有一半的智能手機都有wifi且移動網絡快了10倍),高分比率的屏幕,CPU和GPU比1994年的PC快100倍麼而且有許多高清圖像傳感器的話,你的做法又有何不同呢?

觀察轉變的最容易方式是通過界面。儘管Facebook轉型到在移動端開發“原生”,但它所有的移動體驗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可以通過鼠標和鍵盤操作的——的確如此,可能只用tab鍵就能操作了。所以Facebook代碼是原生的了,但界面卻還停留在過去。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最有趣的新app的界面對越來越多智能手機,尤其是高端智能手機的獨特之處敞開了懷抱。所以他們把滑動屏幕作為了主要的導航方式,他們用GPU來處理透明度和效果,這是連2007年的PC都辦不到的事情,更不要説手機了;然後他們還利用圖像傳感器,往往再與觸摸結合作為主要的輸入方式,這就等同於鍵盤了。所有這些結合到一起之後,你往往就能得到一種換在桌面上開發會毫無意義的體驗——與其説是移動優先,不如説是移動唯一。

尤其是智能手機的圖像傳感器正在成為一種通用的輸入以及通用的傳感器。如果這裏用“照相機”拍“照片”來形容的話就失去了重點了:傳感器可以捕捉一些看起來像是你用帶35mm鏡頭的照相機拍攝出來的圖片,但還有其他東西嗎?只是用智能手機攝像頭來拍攝和發送照片就像是把電子郵件打印出來一樣——你是在利用新工具來做舊的事情。也就是説,像Snapchat濾鏡或者故事那樣簡單的玩具,與其説是可以抄襲的有趣的小產品,不如説是利用這種傳感器和屏幕作為單一的統一輸入以及創作相當新的內容類型的基礎實驗。與此同時,基於機器學習的圖像識別的興起,意味着圖像傳感器可以以更加根本性的方式充當輸入——比方説,翻譯現在已經變成一種成像的用例,數學也是。在這裏是手機在看圖像,而不是用户。還會有很多在今天還不明顯的其他東西會變成“攝像頭”用例:計算機一直都能閲讀文本,但此前從來都不能讀懂圖像。


我們即將從帶攝像頭可拍照的計算機轉到有眼睛可看東西的計算機。

將攝像頭與觸摸結合意味着創作變成了與成像、視頻已經動作有關——與豐富性和有趣有關。但這個在兩方面都起作用——社交應用消費的“內容”現在看起來也更像是視頻而不是文字了,但不是電視或者YouTube上面的那種視頻,而是説引入了動作以及跟更深入的互動。視頻是新的HTML,或者新的Flash——帶來豐富得多的那種內容類型的新的文件格式。自然地,這再次需要我們假定快速的CPU、GPU、快速未來和無限制數據會到來。還有當然,這不會是在瀏覽器上面消費了,而是主要在5、6個社交平台內容來使用——的確,已經有那麼多的瀏覽發生在Facebook的新聞流app上,以至於事實上它已經成為最流行的移動“web瀏覽器”。


視頻就是新的HTML。

不過儘管我説過“視頻”是新的HTML,但事實上圍繞着自身的優先級,這些平台每一個都形成了自己的內容格式。對於Snapchat來説其優先級是豐富性,所以它的內容是以視頻(或者看起來像視頻的東西)為中心的,而對於Google來説,既然它更看重的是加載速度,所以就創建了AMP,Facebook做了Instant Articles也是出於相同的理由。對於所有這些內容格式來説,發行商只有在使用平台自己的專有工具的情況下才能獲得相應體驗(AMP可以獲得更快的加載速度,Snapchat可以獲得更豐富的內容)。你為平台提供內容,它們告訴你怎麼做,為你提供受眾,告訴你受眾是誰(如果它們的算法弄對了的話),並且告訴你如何可以賺錢(或者可能是能否賺錢)。



包括其他東西在內,這説明了移動所促進的體驗改變,是目前的使用都集中在那些領先的服務上面的原因之一。當然這種使用的集中本身也是一個重大轉變。你可以認為這反映出“空閒時間”被填滿了:就像10年前有一大波公司冒出來,利用社交和搜索並抓住這明顯的機會一樣,移動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使得缺口越來越少。或者,你可以把這個視為技術從綁定轉向解綁的手段之一:AOL綁定了內容,但web解綁了AOL,Google綁定了web,app又解綁了瀏覽器的屬性,但也把每一個網站都綁定成了一個個圖標,現在這些平台又形成了新的綁定。到了一定時候,這個鐘擺會反覆左右擺動。同樣地,你也可以認為Snapchat本身從Facebook解綁的不是“照片”,而是樂趣和自我表達。

當然了,這種綁定正是應用商店本身做的事情:它們決定了你可以做什麼,怎麼做以及(不同程度上)如何賺錢,而像Facebook的聊天機器人平台之類的東西,其部分要點是想從蘋果和Google轉移走部分底層能力——如果你自己沒有一個智能手機平台的話,如何才能發揮影響力呢?迄今為止,這個在內容方面發揮的作用要比“app”好很多很多——社會分發模式對內容很有效,但替代應用商店的想法並不見效(不過中國是個例外)。


舊:“你只能通過原生app打造這種體驗”

新:“你只能通過Snapchat打造這種體驗”

你還可以從一大堆圍繞着智能手機轉的新的小設備上面看到這些綁定和手段問題。Snapchat Spectacles或者Amazon的Echo(就像蘋果的AirPods)想法正好相反,但都與不僅僅是把一個商品化的智能手機組件獨立成產品有關——它們還解綁了一個智能手機app並且將之轉移到了新的上下文環境裏面。你不需要掏出手機來記錄那一刻,或者在做麪食的時候問2杯麪粉究竟是多少克。但是你也沒有決定用哪個app來分享拍攝的視頻,當你對Alexa説“我需要更多的香皂”時也不能決定它發給你的是哪個牌子的貨。所以,聊天機器人這個東西離不開平台的掣肘,而對我來説Alexa對“語音”的利用也沒那麼有趣了,因為它跟Spectacles其實多少是差不多的——大家都試圖對智能手機進行解綁,並且為自己可以擁有的雲創建出新的、獨立的端點。



也許這些設備也指向了“移動2.0”之後會出現什麼。Web 2.0之後出現的東西你都不能叫做3.0,相反,那是一次平台的轉變,就像iPhone觸動了技術中心從桌面向移動的遷移一樣。AirPods、Spectacles、智能手錶以及Alexa也反映或者可能預示了平台的轉移。一方面,你可以在其中一些看到機器學習崛起成為新的根本性的使能技術,而在另一些當中,你則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計算微型化和優化。我認為在蘋果的一些最新的小設備裏面應該可以發現很多的增強現實眼鏡的硬件模塊,而AR似乎的確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多點觸摸方式,當然機器學習也會是其中的一部分,計算機視覺和語音識別也一樣。所以移動S曲線末梢冒出來的東西可能也會成為下一條曲線的開始。

附註:全球目前大約有50億人擁有手機,25億人擁有某種形式的智能手機(數據流量未必夠大,充電未必容易),還有大概10億人或者更多擁有高端智能手機,在用的iPhone數約為6.5到7億。


資料來源:36K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