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躍高度達1.2米!波士頓動力的新機器人再一次刷新了人類認知|潮科技

36氪 於 28/02/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作者| 實習生譚菲君

編輯| 傅博

一説到機器人,你的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的畫面是什麼?

是熱血感爆棚的變形金剛戰隊?


貫穿我們青春的《變形金剛》系列電影

還是瓦力清掃地球的孤獨背影?


我是難過的瓦力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機器人早已不是天馬行空的想象, 無論是動力平衡的四足機器大狗(Big Dog),還是雙足人形機器人Atlas,都讓我們看到了機器人技術高速的發展。


我就是Atlas!


頭像一個磚頭的big dog

沒錯,以上兩隻機器人都是波士頓動力公司(Boston Dynamics)的“孩子”。

但現在,這家全球最具潛力的機器人公司之一,正式發佈了自己的最新作品—“Handle”。就是下面這隻,它們最大的特點,就是雙腿被工程師們配上了一對“風火輪“……


其實有點像一個藝術滑冰運動員

2017年1月底,波士頓動力公司的創始人Marc Raibert在比弗利山莊的Abundance360會議上介紹了“Handle”,稱這是一款會“引發噩夢”的機器人……

後來,這段視頻被風險投資家Steve Jurvetson傳到了 YouTube上,隨即便引爆了網絡 。


看到輪子了嗎,可以蹲下,也可以站起來(動圖,請在PC端看)

Handle高1.96米,垂直跳躍高度可以達到驚人的1.2米,時速可達到14.5公里!它雖然佔地面積小,但負載量卻不小。


真的跳起來了!(動圖,請在PC端看)

對於Handle自己來説,其最終目標就是能夠“handle(搬運)”各種各樣的物品。


搬東西(動圖,請在PC端看)

而它最大的特點是使用輪腿混合系統,行走及彈跳效率甩出足式機器人好幾條街!

“車輪是一個偉大的發明,”Marc Raibert在接受IEEE Spectrum採訪時這樣説。因此,參照了輪子的製造原理,Handle的“輪子”可以在平坦的表面上滑行,同時可伸展的腿部幾乎可以到達任何地方,這樣它就可以同時享有兩套系統中最好的部分。

(這就是彈跳力超強的風火輪Handle!絕對不能錯過的視頻)

從上面的視頻中我們能夠看出,Handle轉彎的時候像滑冰一樣自然側傾,旋轉的時候會伸展手臂,這些都能幫助它更好地保持平衡 。


下樓梯很流暢(動圖,在pc端看)

雖然不同於Atlas能適應各種各樣的路面情況,Handle 大多數情況限於在平坦的路面行走,但這種取捨讓 Handle 能夠更高效地前行。

但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Handle依然能夠利用自身彈跳來處理一些障礙。即使是在惡劣的天氣情況下,硬件和軟件的結合也能保證Handle的平穩運作。


高速運行,倒退自如(動圖,在pc端看)

此外,在充滿電的情況下,Handle一次性就能夠行駛15英里(約24.1公里),這遠遠超過了傳統的雙足機器人所能覆蓋的運動範圍。


雪地滑行(動圖,請在PC端看)

Handle的製造借鑑了波士頓動力公司之前製作四足和兩足機器人的經驗。雖然操作軟件並不完全相同,但是Handle和它的兄弟Atlas在平衡和動態控制原理上有很多共同點。

Handle只有約10段致動關節,既方便了設計和生產,也降低了製作成本 。其軀幹部分用的是Atlas的修改版,但不同的是它同時配備有電動和液壓的致動裝備。


Handle

雖然Handle可以執行一些實際任務,譬如搬運45公斤重的箱子,但波士頓動力公司聲稱Handle是一個“研發機器人:

引用”現在僅用於研究和開發的目的,可能不會很快商業化。“

Boston Dynamics一直以來研究的都是有足機器人,添上輪子的Handle或許暗示了波士頓動力公司在以後的開發中可能會更重視機器人的功能而不是它的形式。

畢竟跟它的足式機器人小夥伴比起來,Handle在工廠車間裏搬運箱子的效率可高多啦!

對於Boton Dynamics這家公司,除了機器人,或許它最有名的便是與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愛恨情仇。

Alphabet一直希望將波士頓動力的研究增值到可消費的水平,最後卻發現如此複雜硬件的開發週期長達幾年。

因此,從2015年開始,Google想要出售波士頓動力公司的消息就甚囂塵上。但如今你瞧瞧,波士頓動力公司依舊好好地呆在Google旗下的X實驗室……

雖然Handle也不一定成為波士頓動力公司推向商業化的產品, 但從製造擬人化的足式機器人到應用更為實用主義的足+輪的搭配,不知道是不是它們邁向市場的重要一步呢?






Boston Dynamics家族成員

如今,機器人的使用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機械化生產、家庭衞生打掃、科研探索……

但是一説起機器人,最開始出現的畫面還是人形機器人。

不同於機械手臂或是其他一些奇形怪狀的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無論是從視覺效果上,還是感官接觸上帶來的體驗都是最佳的。

雖然目前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程度偏低,但並不妨礙各家公司和實驗室來參與這場頂級“黑科技”的較量:

波士頓動力就推出了用來測試化學防護服耐用性的雙足機器人Petman、在各種複雜地形上都能直立行走並承擔搬運任務的Atlas;


我是Petman

NASA研製出了Valkyrie,想讓它作為先行部隊去為宇航員探路;




Valkyire

本田公司研發了用於協助災難救援的Asimo;


Asimo

軟銀則開發了一個可以充當“社交伴侶”的機器人Pepper,不過語音識別系統一般,用户和它的溝通並不流暢 。


Pepper

然而,無論是人形機器人還是其他類型的機器人,現在的機器人大部分只具備單一功能。


但未來這類機器人應該會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進化,完成功能整合。

回想一下,人型機器人設計之初的願景就是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具備人類的形態和能力, 接管我們的日常任務,同時它們的售價會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讓許多人都能負擔得起。

不過機器人究竟是幫助人類更好地享受生活,還是搶走我們的工作呢?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資料來源:36K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