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重複性動作對大腦的影響。在過去,音樂家、遊戲玩家曾經是他們的研究對象。但是,觸屏智能手機的普及讓瑞士的研究人員找到了新的研究羣體。結果他們發現,智能手機的頻繁使用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
這項研究發表於12月23日出版的《當代生物學》上。研究人員試圖通過對日常活動的研究來發現人類大腦的可塑性。所謂可塑性,指的是神經網絡順應身體或環境變化的能力。
神經科學理論認為,大腦的軀體感覺皮質可以從皮膚等器官的感覺受器接收信號,從而將人體的整個表面都映射出來。比方説,動動手指、嚼嚼舌頭,負責響應這些地方的皮質區就會收到信號。
有關大腦可塑性以及對重複手勢的適應性此前已經在音樂家、遊戲玩家等身上進行過研究。但是蘇黎世大學和蘇黎世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認為,智能手機提供了新的獨特研究機會,因為每天都有非常大量的人羣使用觸屏為主的智能手機,通過智能手機使用的研究可以知道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如何重塑人類大腦的。更重要的是,這些研究對象是普通人羣。而且智能手機又能夠很方便地記錄我們用拇指在手機上做了什麼事情,從而為神經科學家提供了廣泛的研究數據。
拇指接觸屏幕時產生觸感的區域以及大腦相應區域腦電圖的活動變化情況
研究一共有37名受試者,其中26人用的是觸屏智能手機,另外11人則使用老式的移動電話。研究人員利用了腦電圖來研究普通智能手機用户在測試中是如何做出響應的,另11人作為對比組。
結果表明,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户在拇指、食指或者中指受到接觸時大腦活動會增強,且皮質的活動水平與手機使用的強度(通過耗電日誌來判定)和頻度(觸摸屏幕的間隔越短頻度越高)成正比。也就是説,智能手機用得越多,手指就會變得越來越敏感,這就像小提琴手的小指要比普通人敏感得多一樣。
這項研究説明,手指滑動屏幕時的重複性動作正在重塑我們對來自於手部感覺的處理,而我們的大腦可以根據使用智能手機的需要進行調整。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現代個人數字化技術正在不斷重塑人類大腦的證據之一。
新版36氪iOS 客户端正式上線。該有的都有了,你想要看創業資訊,你想要分享,想看視頻,想來活動現場,下載36氪iOS客户端,即氪觸達。點擊鏈接下載:http://t.cn/RZhjmNi
資料來源:36K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