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從阿凡達到永生

36氪 於 07/01/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國內新近出版了《虛擬現實:從阿凡達到永生》,兩位作者分別是斯坦福大學虛擬人機交互實驗室創始主管Jeremy Bailenson,和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虛擬環境研究中心主管Jim Blascovich。

一開篇,作者就給“什麼是真實”這個問題一個回答:

引用嚴格地講,對人類來説,真實是由意識構建出來的東西。從包括赫胥黎在內的許多科學家、作家和哲學家,到宗教領袖們,都認為所有感覺實際上只不過是擁有一些特質的幻覺而已。科學家們知道,人們看到、聽到、觸摸到、聞到和嚐到的東西不過是外界刺激的極簡版本(impoverished versions),例如,我們看不到紅外線,我們聞不到一氧化碳。進一步説,人們接收到的感官刺激的質量--天空的顏色、玫瑰的香味、砂紙的觸感、鋼琴上彈出的低音C--對每個人來説並非完全一樣。

從這段話裏,我們就能看到作者並沒有陷入唯科學至上的泥沼,而是願意把宗教、出神體驗放進思考的視野裏,比如他們説“從歷史上看,宗教可能是最容易找到虛擬現實的地方”。不過,作者們引用了大量認知科學實驗成果為基礎展開敍述。

我們曾經報道過《讓虛擬現實更加現實:High Fidelity打造虛擬世界的Facebook》,不過這本書的作者們還提出了一種社會影響的通用理論,共包括五個重要的因素,它們決定了人們和其他人在虛擬現實中的交往方式:

1.心智理論:關於他人知覺的信念

人們有一種傾向,即通過其他人的心理狀態來給他人歸類或者決定對他人的看法,這些心理狀態包括信念、意圖、動機、知識以及個性等。當人們看到某個外在表現像人的形象時,人們一般就會認為這些“人類形式”是人,有知覺,能夠進行正常的人類活動。社會心理學家把這個過程稱為“知覺歸因”。

2.交際真實性:動作的詩意

在虛擬現實中,非語言行為特別重要。非語言溝通可以視為一個函數,其中有三個變量:動作真實性(如手勢、姿態和麪部表情),測量真實性(可辨認的人類肢體特徵),以及外在真實性(這些表現看起來多麼像真人)。

3.響應系統:潛意識和意識層面

如果某人相信某個形象真的只是個代理的話,那麼當那個代理突然抽他一巴掌時,就會嚇他一大跳,因為驚恐反應是下意識的。

4.自相關性:對我有什麼好處?

一些社交場景具有高度的自相關性,即這些場景對涉足其中的人來説十分重要。在西方,很少有比“墜入愛河”更擁有自相關性的社會場景了。虛擬社交中的自相關性、程度是很重要的,這與 人們在過去與他人交往中的經驗、個性和氣質有關。

5.環境:我在哪裏?

人們的行為往往取決於他們所處的地方。在圖書館裏説話的音量與用詞和在拳擊賽上是不一樣的。當人們玩視頻遊戲時,事實上是有意識地進入了一個幻想環境中。

我推薦此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這是學院派寫的科普書,既嚴謹又直白。我們不僅是虛擬現實的支持者,對於它背後的種種原理也很感興趣,因為正是這些研究使得虛擬現實的進步成為可能。

新版36氪iOS 客户端正式上線。該有的都有了,你想要看創業資訊,你想要分享,想看視頻,想來活動現場,下載36氪iOS客户端,即氪觸達。點擊鏈接下載:http://t.cn/RZhjmNi

[36氪原創文章,作者: 驍騎]


資料來源:36Kr
標籤: 虛擬現實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