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生產 iPhone 靠譜嗎?

36氪 於 13/06/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編者按:美國總統候選人 Donald Trump 總是口口聲聲説若當選要蘋果把 iPhone 的生產放回美國。那麼在美國生產 iPhone 到底靠不靠譜呢?MIT 的一篇文章做出了迄今最靠譜的一次分析。通過對 3 種場景進行分析後,文章得出的結論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這種想法一點都不靠譜。

川普説要是他當美國總統就會 “讓蘋果在我們的土地上製造計算機和 iPhone 手機而不是在中國。” 桑德斯大叔也呼籲蘋果在美國而不是中國生產一些設備。

但這些候選人都沒有辦法讓這件事情發生。正如喬布斯在被問到為什麼蘋果不在自己的祖國製造手機時曾經告訴過奧巴馬一樣,蘋果不僅僅是因為勞動力廉價才在中國生產手機。中國還提供了熟練的勞動力、靈活的工廠和零件供應商,蘋果認為,與美國的相比,中國在組裝方面可以更快。


iPhone 的拆解圖

不過姑且拋開這些不談,我們假設蘋果説服其中一家中國製造商在美國設廠或者蘋果自己做會怎麼樣。這個想法靠譜嗎?蘋果可以像部分高端 Mac 計算機一樣在美國生產 iPhone 還能保證利潤。但有個問題會動搖川普和桑大叔的觀點基礎。只要你對最極端的結論進行一下思想實驗情況馬上就很清楚了。

場景 1

蘋果承包商目前在 7 家工廠組裝 iPhone—其中 6 家在中國,一家在巴西。如果手機在美國組裝但是零部件蘋果還得在全球採購的話,對設備價格的影響有多大呢?

據市場分析機構 HIS 的分析,售價 740 美元的 iPhone 6s Plus 的部件成本是 230 美元。蘋果的最新型號iPhone SE 的售價為 399 美元,HIS 估計其部件價值為 156 美元。

組裝一部 iPhone 的成本説法不一,IHS 的估計是 4 美元,雪域大學信息學院的 Jason Dedrick 教授認為是 10 美元。Dedrick 還認為在美國組裝的成本要到 30—40 美元。這部分是因為美國的勞動力成本更高,但主要是因為增加了零部件而不僅僅是成品的運輸和物流開支。也就是説,即便所有其他成本都一樣,一台 iPhone 6s Plus 的最終價格可能仍然要提高 5%。


蘋果供應商遍佈 28 個國家……



……但是大部分集中在 4 個國家 / 地區。蘋果需要大量勞動力,但這些勞動力大部分都是替別人工作的

這會給美國帶來什麼好處呢?蘋果説它的供應商僱傭的工人超過了 160 萬。但最後的裝配所需勞力僅佔一小部分。所以即便蘋果能夠説服富士康或別的供應商在美國組裝 iPhone 又不至於太過影響利潤,但在美國裝配手機這件事情的意義並沒有川普或桑德斯説的那麼大。

場景 2

如果零件也一樣在美國製造呢?

蘋果的 766 家供應商裏面有將近一半(346)是在中國大陸。另外日本有 126 家,美國 69 家,台灣地區有 41 家。

蘋果曾經説美國缺乏 iPhone 所需的生產設施。但如果它能夠想辦法在國內生產的話,手機的成本是什麼情況?

iPhone 的前面板用的是康寧的金剛玻璃。康寧的玻璃是在肯塔基、韓國、日本、台灣生產的。這塊玻璃做出來的觸摸屏以及計算機芯片是手機最貴的零件之一。在 iPhone SE 裏面大概佔到 20 美元。另一個高價貨是手機處理器。不管是 SE 還是 6s 這個都是蘋果自己設計的。蘋果把生產外包給了三星和台積電。SE 的無線調制解調器是由高通設計的,成本約 15 美元。NAND 閃存和 DRAM 內存又要 15 美元,電源管理芯片 6.5 美元,射頻放大器和收發器也是大概 15 美元。

這些芯片很多都是根據合同生產的,所以很難知道確切的生產地點。比方説,蘋果的主要承包商之一­GlobalFoundries 為高通之類的公司製造芯片,它在德國、新加坡、紐約、佛蒙特都有工廠。不過 MIT 的電氣工程師 Duane Boning 認為,不同國家之間製造硅晶片的成本基本沒有差別。“與動輒數十億美元的設備和設施成本相比,製造晶片的勞動力成本僅佔很小的比例。” 如 Critical Materials Institute 的 Alex King 指出那樣,半導體工廠建成後幾年就過時了。也就是説,“每推出新一代的半導體就有機會把半導體工廠設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當然也包括美國在內。” 而那些工廠使用的機器大部分也都是在美國製造的。

那麼 iPhone 的各種芯片和零件生產能不能提高經濟性呢?Dedrick 和同事估計,在美國生產 iPhone 的零部件可能又要增加 30 到 40 美元的成本。Dedrick 指出:“美國工廠在大部分零部件的生產上都沒有競爭力,如果產量低的話跟亞洲相比差距就更大。” 保守估計,這種場景下一台手機最多可能要貴 100 美元,考慮到零件的原材料是從全球市場購買的話。

場景 3

為了充分領會高科技貿易的重要性,我們來想象一下最後一種連總統候選人也沒設想過的極端場景:如果蘋果用 “美國原子” 生產 iPhone 來擺脱外國政府對材料(比如稀土)的限制行不行呢?

根據 Ames Lab 的 King 的説法,一部 iPhone 大概有 75 種化學元素—為元素週期表的 2/3。即便是 iPhone 的外殼所需材料也是美國市場上買不到的。鋁是從礬土提取的,而美國並沒有鋁土礦(只能通過回收)。


iPhone 需要元素週期表上的大部分元素,其中有的是美國沒有的

而所謂的稀土(並非稀少而是很難開採)主要得靠中國,其供應量佔到了全球的 85%。釹因為它的磁性是手機振動馬達和麥克風、揚聲器之所需。另一種稀土鑭是攝像頭的材料。鉿不是稀土,但是儲量比大部分稀土都要少,是 iPhone 晶體管必不可少的原料。

換句話説,“技術產品從開採到組裝永遠都不可能只在一個國家完成,” 反映稀土的新書《The Elements of Power》的作者 David Abraham 説。iPhone 是美國獨創性的符號,但也是全球經濟無法擺脱的現實的鐵證。


資料來源:36K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