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近日評選出了 50 家最具創新力的公司,在這份榜單中有國外巨頭亞馬遜、Google、微軟、特斯拉,國內 BAT、華為、滴滴出行也紛紛在榜,當然也不乏一些新興的科技創業公司,涵蓋的範圍囊括了網絡與數字媒體、新能源、計算與通信技術以及生物科技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50 家入圍企業,生物科技公司竟然佔據了 14 個席位,並且有 7 家公司已經成功上市,詳細信息見下圖:
在今年三月份,《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曾評選出一份《2016年 十大突破技術》榜單,其中就包含與生物科技相關的免疫工程、植物基因精確編輯兩項核心技術。
比如,在入圍的公司中,Cellectis 的研究方向就是免疫療法,這家公司正在計劃進行一項正式臨床試驗,以測試他們用改造過的免疫細胞治療白血病的療法。23andMe 公司技術研發的基礎就在於前期對基因數據的收集,這與基因的精確編輯都有着莫大的聯繫。
而以上這些生物科技公司,大部分估值基本都超越了 10 億美金,甚至直逼千億美金,由此可見生物技術市場的潛力之巨大。
事實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與生物科技相關的產品都曾經接觸或者使用過,比如小時候我們注射的天花疫苗,以及耳熟能詳的抗生素盤尼西林等,都屬於生物科技的範疇。
不過,隨着科技的發展,人類更想試圖了解生物的構造,以及改造他們的基因,於是我們開始有所謂 “人造的食品”。
但是,問題來了,傳統育種最大的限制在於交配的品種必需是相同的或相近的,為了要突破這種限制,科學利用現代基因工程技術,精確的挑選生物體某些優良特性的基因,來轉殖到另外一個物種,使新的基因改造生物具有預期特定的特性。
如今,人類所研發的生物技術不僅適用於動植物,還將應用於人類本身的探索,並用來治療糖尿病、心臟病、癌症、艾滋病等疾病。
那麼生物技術究竟能夠給這個世界帶來多大的改變?比爾.蓋茲在 1996年 就曾預言,生物科技將像電腦軟件一樣改變了這個世界。
當然,國內也不乏在生物科技領域探索的熱門公司,華大基因、碳雲智能就是鮮明的案例,而資本市場對於生物科技也頗為看好,比如碳雲智能在 A 輪融資就拿到了將近 10 億人民幣。融資完成後,碳雲智能估值近 10 億美金,瞬間晉升為獨角獸行列。
只是頗令人費解的是,在這 50 家最具創新力公司的前十名,百度竟然排在了第二位,甚至超過了排名第八的Google母公司 Alphabet。
資料來源:36K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