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格隆匯旗下微信公眾號“港股那點事”(ID:hkstocks),作者谷悶恆、西婭韓。授權36氪發佈。
雅虎上週發佈了截至6月30日的201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雅虎第二季度營收為13.08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2.43億美元;第二季度歸屬於雅虎的淨虧損為4.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歸屬於雅虎的淨虧損2200萬美元相比大幅擴大。
這很可能是雅虎最後一份財報了,因為它被美國“禿鷹”投資者(激進投資者)逼宮,已經進入退市分拆出售的最後階段了。這些激進投資者啃掉了雅虎身上最後的“肉”。
在1999年,雅虎股價衝破100美元時,有誰會想到它如今的下場呢?
一、曾經的天之驕子
雅虎(Yahoo!,NASDAQ:YHOO)是美國著名的互聯網門户網站,也是20世紀末互聯網奇蹟的創造者之一。其服務包括搜索引擎、電郵、新聞等,業務遍及24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超過5億的獨立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網絡服務。同時也是一家全球性的因特網通訊、商貿及媒體公司。
1994年1月,斯坦福大學的兩位研究生David Filo和楊致遠(Jerry Yang)創建了一個名為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 (傑瑞的網絡漫遊指南)的網站,旨在滿足成千上萬的、剛剛開始通過網絡社區使用網絡的用户的需要。1994年4月,網站的兩位創始人根據《格列佛遊記》將網站更名為Yahoo!,截止同年年底,網站點擊量已破百萬。到1996年4月,雅虎募集的資金已達1億3380萬美金。
雅虎於1996年上市,發行價是1.3美金,隨後在4年之內,雅虎股票翻了100倍左右!到1999年底,雅虎股價已經突破了驚人的100美元,市值突破1000億美金,是整個互聯網行業裏第一家市值突破千億美金的公司。
另外,雅虎是互聯網鼻祖公司之一,它開創了所謂的門户網站模式,並且是全世界第一家搜索引擎公司。而且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廣告流量變現的商業模式就是由雅虎開創的。
二、科技帝國全面崩潰
在驚訝於雅虎股價在1996年至2000年直線上升時,你肯定也注意到了接下來的一個令人悲傷的事情。2000年後不久,雅虎股價突然大幅度跌落,隨後一直呈波動式下降趨勢。從這個時間點開始,雅虎的股線就如同一位踽踽獨行的老人一般。
雅虎是世界上最早興起的科技公司之一,它在1994至2000年期間迅猛發展,短短6年內雅虎增長了近100倍。然而從2000至今,雅虎的表現讓人大失所望。
從雅虎的股價走勢圖可見,雅虎股價一度跌至10美元以下,雖小有回彈,但其股價難以回到2000年100美金以上的水平。
雅虎2006-2015股價走勢圖
讓我們再來看看雅虎營業利潤走勢圖。從下圖可見,雅虎的營業利潤從2008年起至2015都呈下降趨勢,2015年營業利潤比2008年下降了2241萬美金。
要知道,過去15年可是互聯網發展的如火如荼,這個行業可是誕生了無數的獨角獸,在行業如此興興向榮的情況下,如此萎的走勢也實在難得…
雅虎2008-2015營業利潤走勢
讓我們進一步對比Google的每股股價(EPS)和淨利潤。從下表可見,自2006至2015年,雅虎的EPS呈下降趨勢,2013年雅虎EPS迴光返照到7.45美金,不久之後EPS又下跌到負值。對比而言,GoogleEPS同期呈大幅度上升趨勢,形勢一片大好。在2006年到2015年期間,雅虎淨利潤呈下降趨勢,2015年竟跌至-43.59億美金,簡直可怕!雅虎的形勢岌岌可危,另一邊的Google卻是欣欣向榮。Google的同比淨利潤大幅度上漲,2015年其淨利潤達到170億美金。
雅虎的商業模式以廣告收入為基礎,但是隨着Google和Facebook的出現,雅虎基本上失去了廣告市場的全部份額,目前雅虎在全球在線廣告市場份額僅剩3%,要知道巔峰時期這一數字是20%。讓人無語的是,Google曾經是雅虎的小弟,Facebook曾經想以10億美金的價格把自己賣給雅虎…
那麼雅虎現在的錢袋子裏還剩多少呢?
從下圖可見,雅虎的市值是358.22億美金,Google的市值是5000多億美金,差距極其殘酷。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雅虎的市值中有88%是因為它持有15.5%阿里巴巴的股票。所以雅虎的真實市值還得砍掉這15.5%阿里的市值,阿里巴巴目前的市值是2032.44億美金,所以這15.5%大約是315億美金。43.22億美金就是雅虎的實際市值,簡直慘烈。
為何雅虎這一科技巨頭在經歷2000年的鼎盛之後,呈持續跌落趨勢並從此一蹶不振呢?
1) 扶持了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Google
雅虎是互聯網時代的拓荒者,是第一批互聯網用户最早接觸的門户網站,也曾是全世界互聯網界當之無愧的頂尖巨頭,在那個時候,沒有Facebook,沒有Google,更沒有微信朋友圈,大多數互聯網用户都通過雅虎來查閲信息,收發郵件;但成也蕭何敗蕭何,雅虎所有衰敗的開始,竟然也始於它引以為傲的搜索業務。1997年,Google的創始人拉里佩奇找到楊致遠二人希望以1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他名叫BackRub的項目,好繼續進行自己的博士學業,但遭到了雅虎的拒絕。
2000年,雅虎的市值已高達1280億美金,但與龐大的資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雅虎只有六個員工在負責搜索業務,而且是以純人工的方式,這時雅虎才意識到搜索引擎的價值,但採取的方式簡直讓人大跌眼鏡——雅虎與彼時已經更名為Google的BackRub簽訂協議,在雅虎的網站採用Google的搜索技術,搜索出的結果會署上“Google提供支持”的字樣,並且隨後又幫助Google進行搜索技術推廣。
這種將自身定位從技術公司強行轉變為流量變現的廣告推廣公司的行為我們現在看來真是愚不可及,但當時雅虎很是得意,以為自己終於押對了寶,畢竟Google為網站帶來了巨大的點擊量,雅虎也似乎可以繼續坐穩互聯網大佬的寶座。
從現在來看,這是雅虎走向失敗的第一個轉折點,因為這代表着雅虎從一個技術型公司變成了一個廣告推廣公司。從此之後,雅虎與技術創新的離的越來越遠。而我們都知道,互聯網的根基是建立在技術創新上面的。
但從2004年開始,Google的營收開始超越雅虎,到了2007年,Google的營收已經是雅虎的兩倍多,後來差距越來越大,Google已經從昨日雅虎愛答不理的小透明成長為現今高攀不起的互聯網巨擘。
2) 錯失Facebook
在被Google迎頭痛擊之後,雅虎高層似乎開始痛定思痛決定認真思考每一筆合作了——那麼就從拒絕收購Facebook開始吧!
對,這就是他們思考良久得出的結果,是不是氣得想掀桌,商業眼光戰五渣的人究竟是怎樣成長為高層的...
其實當時Mark Zuckerberg是願意將FB以10億美金出售的,但雅虎根本瞧不上一個社交網站,將報價壓倒8.5億,扎克只想了十分鐘就一口回絕。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雅虎的決策失誤雖然過錯了自己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但也免於Facebook為今天雅虎的窘境墊背,互聯網市場也得以百花齊放欣欣向榮。
下圖為FB節節攀升的股票和3400億美金的市值:
3) 拒絕微軟的收購
時間的巨輪隨着雅虎的日落西山滾到了2008年,這一年比爾蓋茨看出了雅虎的頹勢,想以446億美金收購(注意這個時候雅虎的市值已經在短短七年之內暴跌了近八百億美金),但雅虎高層(此處特指JerryYang 手動圍笑)擔心一旦被收購自己手中的權力就會受到大幅度限制,最終還是拒絕了這個買賣。公司發展到這個地步,可能天王老子都不想救了吧。
4) 那些年失敗的收購
雅虎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步收購了許多公司,但是與雅虎所出收購價相比,這些公司並沒有帶動相對應的價值增長。雅虎的收購史是一部充滿着失敗的歷史。
1999年,雅虎以57億美金收購財務狀況不佳的Broadcast.com(互聯網廣播初創公司),57億美金在當時來説算是天價收購。
同年,雅虎以36億美金收購了當時流量最高的網站之一GeoCities(用户製作內容社區)。GeoCities被收購後逐漸衰退,後來,美國版本也被正式關閉。
2003年,雅虎斥資16億美金收購Overture 。隨後雅虎將Overture改名為雅虎品牌名稱,並在此平台上發佈大量互聯網廣告,但是雅虎的廣告收入仍舊落後於Google。
2013年5月,雅虎以11億美金收購Tumblr(輕量級博客,即我們所説的湯不熱)。
然而這些收購的質量都非常差,而且都是溢價收購的。
從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出,雅虎的年報裏經常出現鉅額的商譽減值。比如2015年,雅虎的商業減值竟然達到了44.6億美金。
在過去3年,雅虎商譽減值累計達到了59.79億美金。諷刺的是,雅虎的市值也僅僅只有350億美金。
這裏要科普下什麼是商譽。商譽可不是品牌價值,企業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會產生商譽:溢價收購另外溢價企業。
商譽只在企業合併中產生,是指購買方支付的超過被購買方淨資產公允價值的部分。
簡單來講,商譽減值就代表你當初買貴了,當時買的資產並不值那麼多錢。
另外,雅虎眼看着曾經被自己拒絕的Google以掃蕩千軍之勢佔領着互聯網市場,他們也開始注重搜索(這也注重得太晚了吧喂),並收購Inktomi、Overture等公司。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雅虎依然執迷不悟地以門户為核心來定義內容和搜索,完全不考慮是否在公司的核心定位上出現了問題。更戲劇和可悲的是,被雅虎收購的Overture,事實上是讓Google迅速崛起的付費點擊業務模式的發明人。顯然,雅虎一心想東山再起,但操之過急導致了大好的機會擺在眼前反而看不見,並沒有對Overture的核心科技加以運用來改變命運。都説知識改變命運,一個擁有着大量人才和科技的公司都無法改變雅虎的命運。
結語
在傳統行業裏,CEO可能並沒有那麼重要,好的商業模式才是王道。
然而互聯網公司卻非如此,這是因為互聯網的變化速度太快了。
上圖是從1960年到2010年整個高科技的發展趨勢,基本上每個大趨勢都會帶起一批公司,也會有一批公司遭到淘汰。
在這種變化速度極其快的行業裏,CEO的地位就顯的無比重要了。
縱觀成功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無一不是在強大的精神領袖下走向輝煌的:蘋果公司的喬布斯、騰訊的馬化騰、Facebook的扎克艾森伯格和我們阿里巴巴的馬雲爸爸。
在互聯網行業變化速度和頻率如此快的情況下,一個有遠見,一個能凝聚“軍心”的CEO至關重要。
但楊致遠和David Filo好像除了創立雅虎的門户網站之外,在發展壯大網站方面並沒有做出什麼突出貢獻。從現在看來,楊致遠做了很多錯誤的決策。其中,楊致遠(Jerry Yang)更是在2008年拒絕微軟的收購後不堪指責黯然離職。楊致遠辭職後,一直在地上趴着的雅虎股價反倒上漲了四個百分點。
從這個角度來講,馬雲做的確實比楊致遠好,因為馬雲天天腦子想的是未來,想的是阿里巴巴可能怎麼死掉。
除此之外,阿里和雅虎的企業文化也天壤地別。阿里強調的是顧客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而在雅虎的管理層眼裏,股東的利益絕對排在第一位。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又是一個被華爾街玩殘的公司。
但是,不管如何,所有使用互聯網產品的人都應該向楊致遠和大衞費羅致敬。因為在那個年代,雅虎開創了互聯網全新的商業模式:開放,免費和盈利。正是這種免費,開放和盈利的商業模式引發了互聯網的高潮,各種模仿者層出不窮,整個互聯網從此進入了“流量為王”的時代。
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如今國內互聯網的龍頭企業15年後會死掉多少?
資料來源:36K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