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Gen 張璐:“國內 VR、AR 的火爆程度讓人驚訝”

36氪 於 19/09/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引用本文轉載自 深藍DeeperBlue (Wechat ID:deepbluetech)

全文 4479 字,閲讀時間預計 4 分鐘。

據説矽谷的投資人現在更願意來中國看項目了。你將看到:

  • 為什麼我們來到了技術創新的歷史節點?
  • 要做中美跨界投資先要做好哪些事?
  • 矽谷投資人看好哪些賽道?
  • 還有未來投資主題猜想
作者:張璐 季星 Judy 加辰

歡迎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微信號:295513406

專注於前沿科技投資的 NewGen Capital 風投正勁,這家位於美國矽谷的基金,投資團隊一水兒斯坦福背景,囊括了矽谷企業家、美國院士——是的,他們的公司就開在斯坦福大門口。


從 2016 年開始,NewGen Capital 的創始人合夥人張璐開始更多地關注中國市場。

過去的幾年,中國市場成了矽谷 VC 的 “香餑餑”,這緣起於 2014 年 9 月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如果不是身處美國,可能很難感受到阿里上市對美國的衝擊和震動。” 張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描述,當時無論從華爾街,還是時代廣場,甚至到矽谷,阿里巴巴像場龍捲風席捲一切。

“我在美國常給人講中國故事,也希望回國感受最新發展方向。” 而這一次,張璐來到北京,講的是 “矽谷故事”。

張璐喜歡説一句話 “To good to be true” 。 她不相信所謂的 “熱點” 與 “風口” 。曾估值一路飆升到 90 億美元的新型血液檢測創業公司 Theranos,儘管苦苦掙扎仍擺脱不了正走向泡沫破裂的道路:執照被收回、宣佈檢測報告作廢、捲入監管和法律糾紛。



Theranos 曾宣稱其擁有的 “一滴血” 血檢技術能對化學、生物醫藥領域形成革命性衝擊,但學界普遍質疑 Theranos 存在數據造假。

而在 2016 年上半年異常火熱的 VR、AR 市場,張璐的評價是:“國內 VR、AR 的火爆程度讓人驚訝。”

2015 年開始的資本寒冬,張璐則認為 “高興看到市場進入像這樣健康的資本調整期”:“其實這種泡沫的破滅,矽谷發生過很多次。” 她説到,“如果沒有這樣的泡沫經濟,如何造就一輪又一輪的創新?如果沒有一輪輪的起起伏伏,怎樣打破壟斷?這種起伏反而促進了創新的發展。”

中美跨界的投資機會一定存在,但前提是 “如何建立信任”。“美國人更喜歡真實的故事,而不是拍着胸脯的保證和空談,中美合作的隔閡也可能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嘗試才能夠慢慢消除。” 在張璐看來,中美對接與合作的時候,最重要前提是相互理解、尊重對方的遊戲規則。“將來,也許全世界公司不以在美國上市為傲,反而更願意在中國上市。”

以下是張璐在饅頭商學院開學典禮上發表的主題演講,原標題為《世界的創新,機會在哪裏》。


張璐演講現場。

泡沫經濟造就創新
過去幾年,國內創新大潮中湧現出很多商業模式的創新。模式創新確實創造了更大的市場,但如今成功的模式創新是在既得利益者中崛起,初創公司成功的難度越來越大。因此,最近一兩年,創業者和資本家的關注焦點都逐漸轉向了技術。

不同的創新需要踩在不同的歷史節點上,現在的我們正處於技術創新的節點,創業者和 VC 都應該順勢而為。全球經濟下行,很多系統性的參數,比如人口架構,老齡化,整個國家負債率,槓桿率都是系統性參數,我們無法改變。技術創新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是拯救經濟下行的唯一出路。近幾年人工智能、大健康等有關技術已經成熟,應用窗口也在逐漸打開,資本開始積極佈局。


科技正改變人類生活。

國內創新市場正在經歷所謂的泡沫破滅後的寒冬。但其實這種泡沫的破滅,矽谷發生過很多次。本來獨角獸意味着非常難得一見的公司,十年前,矽谷也就只有五六家獨角獸公司;但去年湧現了八九十家 “獨角獸” 公司,必然會有一批死亡,形成可怕的泡沫。

如果沒有這樣的泡沫經濟,VC 怎麼賺錢?如果沒有一輪輪起起伏伏,怎樣打破老企業的壟斷?這種起伏反而促進了創新的發展。我很高興看到市場進入像這樣健康的資本調整期。

國內現在第一次經歷調整週期,不可怕,從長遠看對創新非常有利。當市場過熱,資本過熱,優質資本不集中,這才出現如此多獨角獸公司。當市場冷卻,不好的公司被淘汰,才會產生真正偉大的公司。

作為一個在矽谷的中國人,我經常思考如何連通中美兩個創新市場。十年前,美國 VC 經常認為在美國有潛力的項目千萬不能在中國做。但近幾年,美國資本投向中國市場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正如駱家輝講過的,最好技術來自於美國,但優質技術最大的市場在美國之外。將來,也許全世界公司不以在美國上市為傲,反而更願意在中國上市。

中國資本在海外探索,美國技術公司也進入中國市場,這些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誤會,但都是暫時的。市場規則不同,互相沒有信任,很容易產生誤解,大家來不及溝通就把線砍掉了。所以關鍵在於,如何重建雙方的信任。

我在美國常給人講中國故事,也非常希望回國感受最新發展方向。希望大家不要只單方向接觸美國的發展前沿,而要把中國的真實情況也輸送到美國去。美國媒體不會主動做這件事,一定是創業者和投資者來搭建這個最新的信息橋樑。

矽谷在關注什麼?



我在這個行業做了一定年頭,做過後期早期,VC,PE 都有接觸。我們有時候小圈子聊天,説到其實作為投資人也是有很多在創新或者推動創新方面的責任。雖然 VC 掌控的資本很小,但 VC 資本有很強效果。資本對於方向選擇,對於創業者有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


相反我們看創新的時候不僅判斷大的趨勢,判斷大的發展機會,我們也在不停的向創業者學習,把創業者作為整體族羣觀察動向,來得出結論:哪個方向可以繼續跟進?而這個方向選擇是雙方的。我們都需要保持獨立思考,同時協同推進下一步的發展。
下面是一些矽谷投資關注的熱點分享:


矽谷看好的三個熱點技術方向。

首先説説生物技術。生物技術創新具有巨大的風險性。大多數創業者或者投資者,需要在五到十年之後,才能了解這個技術是否真能成功。

雖然生物技術具有天然的風險性,但不代表沒有巨大的市場機會。

例如,隨着基因測序成本越來越低,普及度越來越高,人們可以獲得大量的人類樣本信息。將每個人離散的生物信息匯聚到一起,就是生物信息化,具有很大的市場機會。

在未來,無論是數據本身,還是生物信息本身,會變得越來越像 “氧氣”,也就是越來越關鍵、必須的東西;同時又是無處不在的。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氧氣” 也會爆炸,產生巨大的破壞力,生物信息也同樣。如何保證生物信息只掌握在合適的人手裏,這是我們重點關注的。

而國內 VR、AR 火爆程度讓人驚訝。大家樂於追求 VR、AR,是因為每個人都在尋找下一代信息載體。智能手機就是一種新型的信息載體,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 VR、AR 真的是下一代信息載體嗎?我相信這個行業的巨大潛力,但大家對它的期待程度可能高過技術本身能發展的程度。

人工智能:不是每個領域都到了商用階段



人工智能代表一個非常廣泛的領域,其中並不是每個領域都到了適合商業應用的階段。在這麼多應用領域中,哪些方向是未來 5-10 年,具有發展機會的呢?我們認為,一共有四個方向。



人工智能有商業應用的四個領域。

【機器人】

工業上,已經有許多工業級機器人開始出現。家庭應用上,現在也有很多新興智能機器人。在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人口結構正在變化的當下,這些機器人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雖然機器人的應用前景樂觀,但也應該保持理性判斷。家庭用機器人是創投者應該慎重考慮的方向。任何技術都有一個應用的時機,用户心理接受度是衡量時機是否成熟的關鍵標誌。試問,如果有一台成本兩萬美金一台的機器人,到你家每天和你朝夕相伴,你能接受嗎?

【自然語言處理】
語音交互是一個新的信息端口。對於智能手機來説,觸摸屏技術就是一種信息端口,可以將我們的想法通過觸摸的方式反映到手機上。所謂的語音交互,不僅是理解語意,還有理解語境。不僅要知道這句話什麼意思,還要知道説這個話時候是開心還是諷刺。

目前,自然語言處理已經可以把準確率做到 92% 以上,下一步就是進行各個不同的分支系統的切入。中文作為世界上第一大語言,應用人口最多的語言,相應的語言處理技術非常關鍵。

【計算機視覺】

技術潛力巨大。和我們緊密合作的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現在的研發重點就是計算機視覺。現在計算機視覺已經可以識別一副抽象畫,並用一句話總結畫的內容。這聽起來簡單,但細思恐極。人類視覺系統是人腦最複雜的系統之一,有一半的腦細胞都參與視覺系統的運作。人類經歷幾千年的演化,而計算機視覺這個技術只發展了二十年,潛力非常大。

應用場景明確。除了讀抽象畫之外,還可應用到無人駕駛、安防等等領域,同時也需要更多的資本注入幫助尋找最合適的應用場景。

【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之所以關鍵,是因為它是一個技術基礎。在未來,機器學習將成為一個任何行業都能應用的技術。現在,很多矽谷的大公司已經開始佈局。例如,微軟有內部開源的機器學習平台 CNTK,已經吸引了許多開發者的關注,彙集了更多好的應用場景。Google有希望成為這個行業標準制定者的野心,不僅有 AlphaGo,也還有一個開源平台 Tensor Flow,傳播範圍很廣。

除美國之外,中國對 AlphaGo 博弈過程關注度最高,説明國內對於新興技術的熱情很高。國內有很多人關注的領域是智能醫療,而機器學習開發出的平台可以對接在相應的應用場景裏,產生的效益是巨大的。

為什麼網絡安全還沒有形成藍海市場?



萬物互聯正在發生。很多人家裏已經有智能的電視盒子,温度調控器,安防系統。甚至有些朋友購買的汽車,可以看到車在哪裏,充電多少。


我有很多黑客朋友,他們經常在Google做一個很小的聚會,我每次去都覺得我是最笨的人。這些人也會做有點出格的事情。比如開會的時候,莫名其妙會場裏一個無人機就開始起飛。主持人只能停下來問:誰搞的?他們可以黑進各種地方。

這就是所謂的萬物互聯。萬物互聯帶來的是可怕的安全隱患。黑客可以黑進你家的電視盒子,控制播放的內容;可以黑進智能空調,控制你家的温度;甚至可以黑進安防攝像頭,看看你每天在做什麼。萬物互聯給我們帶來了便利,但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不安全。


看似安全的使用環境實則危機四伏之類。

這個時候網絡安全變得異常關鍵。但為什麼網絡安全系統現在還沒有形成巨大的藍海市場?

黑客技術還沒這麼可怕。就像殺毒軟件一樣,沒有病毒,這個軟件就不會流行。

很多人還在猶豫要不要安裝防黑客的安全系統。一方面,安裝安全系統會犧牲一定的方便性。另一方面,現在很多安全解決方案需要重新做系統,而不是直接嵌入,這也讓很多人都在猶豫。不過,已經有越來越多優質解決方案出現,包括一些即插即用、低成本的安全系統。還有的安全技術將信息虛擬化,黑客攻進去發現根本就是空的。

市場成熟度不夠。網絡安全在智能工業時代將得到大範圍的應用,而這個時代還未完全到來。目前,傳統行業還在苦苦掙扎。大家可以聽到很多新聞,比如傳統半導體公司彼此合併,這就是苦苦掙扎的信號。這些關鍵行業不可能像雅虎一樣突然沒落,它們勢必要尋找技術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就是智能工業。

用户網絡安全意識不夠,所以涉及用户級別的安全應用還需要一段時間。雖然我剛剛描繪了大家在智能時代面臨怎樣可怕的安全隱患,但你回家想一想可能還是覺得沒事兒。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甚至一些病毒出現,大家才會意識到網絡安全有多重要。

例如,美國有個網站是幫每個用户尋找合適的婚外情對象。去年,這個網站被黑客侵入,大量數據在網上泄露。非常不幸,有很多用户用自己公司的郵件註冊這個網站。由此發現,原來有不少政府官員、軍方人員在使用這個網站。這件事發生後,機構和用户開始關注自己的隱私信息,他們開始積極尋求網絡安全的解決方案。

還有什麼?釋放人類潛能

除了上述方向,還有幾個方向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但不一定在接下來一兩年內會蓬勃增長,可能在兩到三年內有很大的市場機會。


三種釋放人類潛能科技。

1. 納米機器人

現在已有許多技術公司開始探索。比如,我們合作的創新中心,前段時間宣佈可以做藥丸機器人。一個藥丸裏放一個特殊材料製成的機器人,進入胃裏膠囊殼融化,小材料延展開。機器人開始活動,可以在胃裏走來走去,做簡單的微創手術。

正如《三體》裏提到的維度的概念,納米機器人生活的維度比我們小得多,到那個維度各種技術的應用,市場規模是無法想象的。現在講到醫療中的靶向治療,關鍵就在於可不可以把藥品推送到想推送的細胞上。納米機器人就有望實現真正的靶向治療。

2. 腦功能修復

人腦功能一旦損傷不可修復,通過納米機器人可以重建信息的傳遞過程,甚至可以進一步加速信息的傳遞,讓人腦變成 “超腦” 。再進一步,讓人腦信息和外在機器互聯。這部分難題在於人的大腦是多線程同時進行運作的,通過納米機器人的輸入輸出,在將來可能可以實現人腦和機器互聯。這不是隻在講概念,我們投資了一家相關公司,已經做出來了初步的產品。

3. 超級人類

如何釋放人類的潛能,這是未來技術一個非常看好的方向。通過技術發展讓人類在腦力、體力層面獲得更大的提升。對於單個個體,每個人腦力有限,體力有限。但如果可以通過技術和網絡,把每個人像因子一樣連接到一起,形成巨大的網絡,這時候人類整體的腦力資源將會非常可怕。這是我們非常期待的人類未來。


本文為張璐演講稿整理,感謝饅頭商學院提供素材


資料來源:36K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