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Google剛剛收購了一家聊天機器人開發平台背後的團隊。這個名叫API.ai的開發工具專門為聊天機器人開發框架,未來將幫助Google繼續完善以聊天機器人為基礎的AI生態系統。而事實證明,Google絕不是唯一這樣想的科技巨頭,也不是唯一一個最近到處“捕撈”AI人才的大企業。
據科技媒體TechCrunch了解,亞馬遜也悄悄從機器人創業公司Angel.ai那裏收購了一支開發團隊。這個電商巨頭向TC確認,Angel.ai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Naivid Hadzaad已經加入公司擔任要職。一名亞馬遜發言人這樣表示:
但我們從LinkedIn中就能看到Naivid在亞馬遜的新頭銜:亞馬遜“新機器人產品”項目負責人。此外,據熟知這起收購的消息人士透露,不只Naivid,還有其他若干個Angel.ai的僱員們也正在準備加入亞馬遜或收到了亞馬遜的offer。而亞馬遜也正在與Angel.ai 協商如何獲得後者的技術與數據。
Naivid Hadzaad的Linkedin背景介紹
不過在被亞馬遜收購之前,Angel.ai的發展路程其實並不是很順利。作為一個“類Magic項目”,Angel.ai在市場中的競爭對手其實不少, 譬如Magic、Haptik等一體化智能虛擬助手項目都曾獲得千萬美元融資;而Angel.ai在進軍海外市場過程中也處處碰壁,最終在今年1月退出了德國市場。與此同時,三名聯合創始人有兩位已離開了公司,僅剩Naivid一人。
從上述消息來看,亞馬遜的這筆交易僅是一次非完全收購,因此Angel.ai先前的投資者們可能從這筆交易中得到的回報並不會特別多。在2015年7月,Angel.ai就完成了800萬美元的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著名風投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領投,知名創業孵化器Rocket Internet的全球創投項目以及歐洲創投機構Lakestar都參與了該輪融資。
Angel.ai與亞馬遜都想做同樣的事情:交互式商務
Angel.ai原來的名字叫做GoButler,為用户提供基於短信的虛擬助手服務。作為一名專注於短信收發的虛擬私人助理,Angel.ai並不是一個完全基於算法的機器人,而是通過“人工智能+人類助手”的方式為人們提供“隨需應變”類服務。
起初,公司運作模式與私人助手平台Magic大致相同。平台上120多名訓練有素的操作人員365天全天候通過一次一條手機短信回覆用户的請求,滿足他們的需要。從“餐點與食品運送”到“旅行安排”,再到“飯店與電影票預定”,員工在後台不斷通過網上搜索比價,看評論等方式幫用户提供指導或下單。
同時,平台也為每位用户配備一組專門的工作人員,他們通過個性化的資料介紹以及專有的人工智能引擎來了解用户的個人偏好,直觀了解用户的行為習慣。用户只需向平台短碼25400發送一條簡短請求短信,平台服務即開啟,沿途只需隨時短信溝通。
當然,Angel.ai是完全免費的,而且用户能夠以高性價的價格買到最佳供應商提供的商品或服務,而平台則從第三方供應商那裏獲得佣金。
但經過一年內多次業務重組與變動,公司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為第三方平台開發及定製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公司也曾在今年3月份宣佈將員工替換為使用算法驅動的機器人)。根據Angel.ai官網上的介紹,其業務方向的確有了一些調整:“公司開發的技術可以從自然語言查詢文字中提取可操作意圖,進而引導用户直接訪問到它們正在查找的產品與服務”。
Angel.ai官網
大概正是由於Angel.ai在電子商務領域具備豐富的聊天機器人開發經驗,才讓亞馬遜為其技術和人才“買單”。實際上,這位電商巨頭除了想優化自己的搜索技術外,也一直在試圖尋找機器人將在“會話式商務”中扮演的角色,而這與Navid創建Angel.ai的目標似乎是一致的。他曾這樣描述過虛擬助手在電子商務領域的作用:
資料來源:36Kr
據科技媒體TechCrunch了解,亞馬遜也悄悄從機器人創業公司Angel.ai那裏收購了一支開發團隊。這個電商巨頭向TC確認,Angel.ai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Naivid Hadzaad已經加入公司擔任要職。一名亞馬遜發言人這樣表示:
引用我能夠確定的是,Navid已經開始為亞馬遜工作,昨天是他進入亞馬遜的第一天。但我們不能透露關於人事安排及項目進展等具體細節。
但我們從LinkedIn中就能看到Naivid在亞馬遜的新頭銜:亞馬遜“新機器人產品”項目負責人。此外,據熟知這起收購的消息人士透露,不只Naivid,還有其他若干個Angel.ai的僱員們也正在準備加入亞馬遜或收到了亞馬遜的offer。而亞馬遜也正在與Angel.ai 協商如何獲得後者的技術與數據。
Naivid Hadzaad的Linkedin背景介紹
不過在被亞馬遜收購之前,Angel.ai的發展路程其實並不是很順利。作為一個“類Magic項目”,Angel.ai在市場中的競爭對手其實不少, 譬如Magic、Haptik等一體化智能虛擬助手項目都曾獲得千萬美元融資;而Angel.ai在進軍海外市場過程中也處處碰壁,最終在今年1月退出了德國市場。與此同時,三名聯合創始人有兩位已離開了公司,僅剩Naivid一人。
從上述消息來看,亞馬遜的這筆交易僅是一次非完全收購,因此Angel.ai先前的投資者們可能從這筆交易中得到的回報並不會特別多。在2015年7月,Angel.ai就完成了800萬美元的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著名風投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領投,知名創業孵化器Rocket Internet的全球創投項目以及歐洲創投機構Lakestar都參與了該輪融資。
Angel.ai與亞馬遜都想做同樣的事情:交互式商務
Angel.ai原來的名字叫做GoButler,為用户提供基於短信的虛擬助手服務。作為一名專注於短信收發的虛擬私人助理,Angel.ai並不是一個完全基於算法的機器人,而是通過“人工智能+人類助手”的方式為人們提供“隨需應變”類服務。
起初,公司運作模式與私人助手平台Magic大致相同。平台上120多名訓練有素的操作人員365天全天候通過一次一條手機短信回覆用户的請求,滿足他們的需要。從“餐點與食品運送”到“旅行安排”,再到“飯店與電影票預定”,員工在後台不斷通過網上搜索比價,看評論等方式幫用户提供指導或下單。
同時,平台也為每位用户配備一組專門的工作人員,他們通過個性化的資料介紹以及專有的人工智能引擎來了解用户的個人偏好,直觀了解用户的行為習慣。用户只需向平台短碼25400發送一條簡短請求短信,平台服務即開啟,沿途只需隨時短信溝通。
當然,Angel.ai是完全免費的,而且用户能夠以高性價的價格買到最佳供應商提供的商品或服務,而平台則從第三方供應商那裏獲得佣金。
但經過一年內多次業務重組與變動,公司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為第三方平台開發及定製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公司也曾在今年3月份宣佈將員工替換為使用算法驅動的機器人)。根據Angel.ai官網上的介紹,其業務方向的確有了一些調整:“公司開發的技術可以從自然語言查詢文字中提取可操作意圖,進而引導用户直接訪問到它們正在查找的產品與服務”。
Angel.ai官網
大概正是由於Angel.ai在電子商務領域具備豐富的聊天機器人開發經驗,才讓亞馬遜為其技術和人才“買單”。實際上,這位電商巨頭除了想優化自己的搜索技術外,也一直在試圖尋找機器人將在“會話式商務”中扮演的角色,而這與Navid創建Angel.ai的目標似乎是一致的。他曾這樣描述過虛擬助手在電子商務領域的作用:
引用“如果你了解電子商務和開拓客户的工作方式,你就會明白這個業務的價值所在。我們的目標是讓客户在想獲得任何服務、產品及信息的時候都要經過我們。這就意味着,這裏面可能會有某種協作的盈利模式,或者是建立零售商及服務提供商更直接的合作關係。
引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在一定程度上是無法消除的(我們也不希望讓他們消除)。通過開發產品/ IT /數據庫,我們會讓互動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
資料來源:36K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