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汽車是否能複製iPhone產業鏈的巨大成功?這幾家廠商或許起到關鍵作用

36氪 於 27/09/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上週蘋果準備入股豪華汽車製造商邁凱倫的“謠言”一傳出,我們就應該知道,“蘋果造出一輛電動車”這件事即便近期不太可能實現,但也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了。

許多對蘋果十分關注的觀察員以及利益相關者都將這則新聞視為公司將自己來製造汽車的關鍵性證據:蘋果知道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批量生產汽車,因此正在尋求汽車製造商來幫自己建立工廠及供應鏈條。

英國商業媒體Business Insider記者Kif Leswing卻表示,有兩個理由可以證明謠言以及那些所謂專家的觀點是錯誤的:

1、蘋果目前還沒怎麼做一些有關製造業的事情。比如在iPhone方面,公司都是與一些像富士康及與碩聯合科技的代工廠簽訂生產合同。因此,你期待蘋果在未來變身為汽車界的“富士康”嗎?
2、邁凱倫崇尚“手工製作”(這就意味着不可能量產),而蘋果的產品一定得需要量產。一位前蘋果工程師最近告訴Business Insider,蘋果對一些需要個人手工參與制作的產品生產流程一點兒都不感興趣。

實際上,蘋果若要決定造一輛車,那麼最有可能的是,公司將尋找若干個製造商合作伙伴。

因此,蘋果需要很多角色與富士康或三星大致相同的公司來幫自己造車。譬如電動馬達、電子元器件以及提供裝配服務的頂級供應商都將是蘋果的重點考慮對象。

對於手握2000多億美元現金流的蘋果來説,尋找合作伙伴應該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因為歷史可以證明,“慷慨”的蘋果已經建立了很多工廠來租給那些沒有能力自己建廠的設備零部件供應商。

因此,誰能接到蘋果的橄欖枝?誰又有能力幫助蘋果造車?摩根斯坦利最近列出了全球30家緊跟“無人駕駛”與“電動車”風潮的頂級汽車製造廠商與技術公司。而這裏面一定隱藏着蘋果公司想要尋找的合作伙伴。

以下就是Business Insider選出的“可能在未來參與或影響蘋果汽車產業鏈的6家高科技公司”:

磁動力公司Magna:

在討論蘋果的汽車項目時,Magna是被提起次數最多的一個名字。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合約製造商,Magna自己的工廠可以遵循不同汽車品牌的技術指標與產品規格來製造汽車(例如寶馬常規與旗下的Mini)。

根據彭博社最新的一篇特寫文章,這家總部設在加拿大的汽車零部件巨頭已經與蘋果展開合作。又據消息人士透露,一大波Magna工程師已經出現在蘋果公司位於加州桑尼維爾市的祕密汽車工廠。

摩根斯坦利這樣描述Magna對蘋果公司的重要性:

引用“我們相信Magna-Steyr (Magna的全資子公司,是世界上領先的、品牌獨立的汽車工程服務和整車製造公司)將在幫助蘋果打開汽車生產鏈的過程中,與富士康在蘋果智能手機生產鏈扮演的角色十分相像。”

這樣看來,Magna很有可能成為蘋果汽車的一級製造供應商。

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供應商Mobileye:

Mobileye大家已經夠熟悉了,與馬斯克之間的“口水戰”讓這個公司頻頻登上新聞頭條。
此外,從雙方的論戰以及對該企業的報道中我們也了解到,這個以色列ADAS寡頭給外界留下了“高冷”及“獨樹一幟”的印象。

.為什麼如此高冷?因為Mobileye有“高冷”的資本——被無數家頂級汽車廠商“欽定”為ADAS合作廠商,Mobileye已經是無人駕駛系統硬件與軟件市場當之無愧的核心玩家,在汽車視覺系統市場的份額高達80%。

摩根斯坦利認為,Mobileye採用了一種專注於研究汽車視覺系統特有算法的軟件驅動型商業模式。

引用“這是二級製造供應商採取的方式。意味着它將為那些組裝汽車的原始設備製造商(OEM,例如上面提到的Magna)提供自己的零部件產品。”

因此,雖然蘋果可能會採用自己的計算機視覺軟件,但也有機會來決定是否採用Mobileye現成的軟件及硬件系統。

汽車配件製造商德爾福:

德爾福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線束系統製造廠商。目前,該公司幾乎為全球所有的整車製造商供貨,包括通用汽車、東風日產、奇瑞等等。公司體量巨大,全球共有16萬員工。

如果汽車市場主要走OEM驅動型商業模式(即大部分錢都被一些像蘋果或Google的軟件及設計公司撈走),那麼德爾福集團無疑是炙手可熱的玩家和贏家之一。

摩根斯坦利認為德爾福集團的優勢在於“多樣性”:
引用“德爾福是少數佔領了全球市場的供應商之一。公司可以將一些現有‘世俗性’技術靈活輸入到汽車產業中,最後轉變為一傢俱備多樣化特性的超大型汽車供應商。”

引用“德爾福的發展大大受益於OEM廠商完全外包型的商業模式。而汽車軟件在整個生產鏈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則是這一切的推動力。”

既然肯定要有工廠為蘋果汽車製造剎車與汽車底盤等部件,那麼德爾福的確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半導體公司NXP與英偉達
在無人駕駛汽車的生產鏈中,肯定得有人得幫助汽車品牌設計並開發那些能夠從所有傳感器(無人駕駛必備硬件:攝像頭、雷達或激光雷達)中收集數據的汽車計算機平台。

半導體制造商NXP與英偉達(主要為遊戲公司生產獨立顯卡)絕對是這一領域的領導者之一。NXP曾宣稱,全球5家頂級汽車製造商中就有4家正在使用自己生產的芯片。

而英偉達則一直都在與汽車軟件開發商盡心合作,設計開發出了不僅能模仿人類駕駛員,同時還可以在複雜情況下做出決定的自動駕駛平台。譬如DRIVE PX 2就是其最新開發的汽車計算平台。

然而,蘋果公司既然要造車,那麼為自己的汽車開發一款計算機平台按理説是很有可能的,畢竟“軟件設計”一直是蘋果最大的強項之一。

但要實現這一點,蘋果很有可能會收購或是選擇一家芯片公司進行合作,譬如公司早在2008年就收購過一家芯片公司P.A. Semi。

特斯拉

這個合作看起來非常有道理(非常有意思)!特斯拉制造一輛有着蘋果內核的電動汽車……聽起來很有市場。兩者契合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特斯拉很缺錢(一直在融錢),而蘋果目前最不缺的就是錢。

彭博社分析師曾表示,雖然蘋果不會投資特斯拉,但卻很有可能收購它。因為“收購”將意味着蘋果也同時買下了特斯拉的各種工廠,這樣會省掉不少力氣。雖然蘋果最近在與邁凱倫及平衡車創業公司Lit Motors洽談收購問題,但這不影響蘋果以後會將主意打到特斯拉頭上。

博世工業(Bosch)

博世集團是全球第一大汽車技術供應商,以其創新尖端的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聞名全球。這家德國企業還曾與愛瑪電動車進行合作,為愛瑪提供系列產品,包括電池管理系統、充電器、智能儀表等等。而蘋果早在幾年前就挖走了博世的數名汽車工程師。

最近彭博社還爆料説蘋果正在德國展開一系列汽車運營業務,也就是説公司尋找一家德國當地電動汽車技術供應商進行合作是講得通的。

還記得今年福布斯發佈的全球前50名科技富豪榜單嗎?一部iPhone撐起了一個巨大的產業鏈,為電子製造業帶來了無限的商機(富豪榜單上的很多中國富豪都得益於蘋果產業鏈)。而無人駕駛電動汽車的發展或許可以複製這一成功。


資料來源:36K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