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科技與腦洞,《黑鏡》只是呈現了一個“所看即所得”的世界

36氪 於 07/11/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要先説聲抱歉的是,我在《黑鏡》中看到的沒有未來,只有當下。因此,我也許不能從科技角度來對《黑鏡》做一次深度解析。

但我將從第一集入手,為你們再現這個與《黑鏡》一模一樣的現實社會。

《黑鏡》的主要目的是嘲諷,而非科技與反轉

在看完《黑鏡》第三季前6集之後,我先去看了看豆瓣評分——8.8分,比第一季與第二季的評分都低(前兩季分別是9.2與9.1)。有人説隱喻太直白,不夠反轉;也有人説編劇幻想過頭,那種“點贊社交”與“記憶芯片”根本不可能出現在生活中,也有人説是Netflix接手的結果(這個真不能苟同)……

但我認為,不管其他如何,僅從抨擊社會的角度來看,《黑鏡》仍然是那個嘲諷功力爆棚,酸爽度夠高的《黑鏡》。

所謂“科技”與“未來”從來都只是包裹《黑鏡》主旨的那層皮,這些東西更多的是提供給我們放大感官刺激的功效(大概用一種非人類手段來描述一種現象,更能引起人類的惶恐)。

當然,即便是觸及了內核,它們也是受人類掌控的科技,而非《西部世界》那種給我們留下空間去想象關於“機器人何時會碾壓人類”的“超人類科技”問題。(我認為兩部劇根本不能放在一起比較)

換句話説,《黑鏡》的問題離我們更近,也更讓我們無法逃避。

第一集(劇透):評分系統讓蕾西的人生遭遇“急轉直下”

在這裏,我想着重説一下第一集——《急轉直下》。

如果説第二集裏涉及到了AI與VR,第三集涉及“黑客技術”與“網絡安全”,第四集涉及到“意識永存”與“存放人類意識的系統機房”(這是我認為最具有“未來感”的一集),第五集涉及“可以改變人類記憶與感知效果的芯片”,第6集涉及“一大波可以搞面部識別的智能機器蜜蜂”……

那麼第一集中的“評分系統”呈現出的“科技感”的確有點弱,但卻與當前社會最相似——這也是很多人會覺得感同身受的最大原因。

女主角蕾西生活的地方是一個靠評分來決定社會地位的世界。在5分制的基礎上,評分越高的人,其享受的特權就越多,也越受歡迎。


不停得評分

高於4.5分以上的人可以住更高檔的小區,可以享受優先預定航班的特權,可以租到更好的車……同樣,他們給低分階級的人打分會讓這些人的分數提升更快,因此備受追捧;但那些低分人羣,只能獲得社會的剩餘資源,被分數高的人鄙視或無視,連靠近他們的人也會受到牽連,甚至連份工作都找不到。


這也就能解釋,蕾西即便想幫助那位被解僱的同事(評分跌至2.5進不了公司)也無能為力的原因。

故事應該從租房子説起。4.2分的蕾西看中了一處高檔房產,但需要達到4.5分才能以優惠價格租住。而評分分析師告訴蕾西,因為她平時的評分都來自於服務人員和同事,意味着她的社交圈子質量不高,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分數提升到4.5分以上。

因此,為了儘快超過4.5分,蕾西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刻意討好那些高分人士,包括一位4.8分的童年舊識。這位舊識隨後聯繫到她,希望讓她當自己的伴娘,在婚禮上進行演講。同時,舊相識特意提到,婚禮上都是4.5分以上的高分人士。而這幾乎成了女主角提高分數唯一的機會,即便這位舊識曾經欺負過她。

然而隨着蕾西出發去參加婚禮,她“急轉直下”的人生就正式開始了:航班被無故取消,但補救政策也只為高分人士服務。隨後無故的發火導致她在機場被雙倍扣分。


從機場出來,降到了3.1分

於是女主角選擇租車趕往婚禮,但一路上卻嚐盡了評分系統帶來的連鎖效應,因為分數低,無法租到好用的汽車,連在路上搭車也不被理睬(只有一位同樣低分的老太太幫助了她)。更是有路人僅僅因為看到她落魄的樣子和頭上的低分就給了她負面評價……


被婚禮拒之門外的女主角最終崩潰並做出了過激行為,因此她的評分急轉直下成了0分,並被警察帶走。

然而,在監獄裏,卸下評分系統眼鏡後,露西看到了佈滿灰塵的真實世界(與此前充滿柔光與温暖的視角大不相同),並與對面牢房的獄友對罵起來,但卻無比快樂……


回到真實世界的女主

讓我們仔細回想一下,一個由評分系統操控並主導的世界,與現實中的世界是否有“對標”之處?我們在批判評分系統的同時,是否想過這其實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劇中的“評分系統”完全等同於現實生活中的各類評分機制嗎?並不

此前有很多媒體認為,劇中的評分系統與我們很多生活服務app設定的“5分好評”機制極為相似。對於這種説法,我只能説——像,也不像。

像的是,在某一體系範圍內,與第一集中的評分系統一樣,“5分好評”的確決定着參與者的的經濟利益,甚至影響他們的工作價值、工作等級與未來待遇。

譬如,你在“餓了麼”上訂餐,熱情的送餐小哥是否曾在你接過餐的時候,會順便補充一句:“能否給我一個5分好評?” 甚至你也會接到騎手一條語氣極為誠懇甚至卑微的短信,目的就是向你討要“好評”。

而原因就在於,“差評”會讓減損他們的經濟利益——遭到罰款,甚至累積到一定數量就會被開除。

這裏的情景,是不是與蕾西為了優惠的房價而討好高分貴婦們的場景有點類似?

此外,在我看來,支付寶芝麻信用的等級制評分系統與Uber的雙向評分系統更加接近《黑鏡》中的某些設定。

先來説説芝麻評分。按照這個評價系統給出的設定,越高的信用評分可以幫用户獲得更好的生活服務與金融服務體驗。

譬如,只要你的芝麻信用評分在750分以上,就可以免押金租到膜拜、ofo等共享單車;而芝麻信用評分不夠,就需要繳納押金。
另外,高信用分還能讓你享受到酒店先住後付,消費分期等優惠政策;甚至各種生活服務商户與金融機構都會參考你的芝麻信用評分來做出更加精準的決策。

而這聽起來像不像劇中只有4.3分以上才能優先預定臨近航班的機場補救政策?

提升芝麻評分的方法

意味深長的是,提高芝麻信用分的方法更是與劇中有着驚人的相似——你可以按部就班、老老實實地遵守各項規定,按計劃完成那些體現個人信用的任務(譬如保持一定的互聯網消費、拓展線下支付),也可以多交一些信用好、評分高的朋友,系統會根據你的好友狀況來為你調整評分……


這些細思極恐的細節讓你不得不承認,我們可以從虛構的評分情節找出一一對應的現實部分。

再來看Uber的雙向評分系統。

目前,Uber用於管理專車司機的手段之一是評分軟件,用户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對Uber司機進行一星到五星不等的評價。反過來,Uber司機也可以對乘客做出評價。

然而,這種“互評”是存在不平衡性的。司機是要靠評分吃飯的,是生存需求;而享受服務的乘客更多的是物質享受需求。

比如,Uber在美國實行的司機監管措施包括,假如一名司機的評分低於4.6,那麼他將被撤銷Uber司機資格。

此外,我也曾經在車上與一位Uber司機攀談。他表示,一週內一旦出現了低於5分的乘客評價,這周的補貼就拿不到了,相當於一週的工作都白乾了。

因此,與普通出租車司機相比,Uber司機的“笑臉服務”與“表面友好”要做的更足一些。為了得到高評分,司機們要像露西一樣時刻保持他們的“假笑”。

舉個例子,有一次,與我拼車的一位乘客因為不滿Uber司機的行車路線,大喊:“你傻*嗎,我肯定給你1分!” 結果,司機師傅還是按照他的要求重新調轉了方向盤。

針對“互評”這個問題,我曾經詢問過Uber應用軟件中的在線客服。的確,她表示司機的評分系統的確與他們的補貼獎勵直接掛鈎,但也承諾司機對乘客的評價不會影響用户的服務體驗。


然而,正是由於這種潛在的“不平衡”,引發了司機端的“集體性偏見”:

即便 Uber 服務章程裏並沒有任何根據乘客得分高低而採取的限制性決策,司機們卻有可能拒絕接那些滿分乘客甚至低分乘客的單子:前者可能是新用户,有可能給出低於5分的評價;而後者可能就是傳説中的“釘子户”,被劃為“重點躲避對象”。

因此,這實際上也置我們於一個由司機來審判的評價體系內。

也許另一個例子能夠説明司機們的態度。還是在我一次拼車上班途中,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的的乘客與司機相談甚歡,最後約定“互給一個5分評價”。後來我問司機師傅為何乘客也會如此關心自己的評分,他這樣回答:

引用“乘客分數太低我們可能會不載噢,低分甚至還會影響你的車費折扣(這一點有待證明)。我們也害怕自己一個星期的勞動打了水漂,所以寧可接更保險的乘客……”

如此來看,這種雙向評分系統引發的“權力濫用”與“有色眼鏡”問題其實也同樣是黑鏡第三季第一集中的延伸性話題。

評分系統是社會價值體系、圈子與羣體意識的”化身“

以上是“像”的部分,但我認為,“不像”遠大於“像”。

與其將劇中的評分系統“約等於”現實生活中的各類軟件,倒不如直接將評分系統與”社會價值體系“與“道德準則”聯繫在一起。

無論你怎樣誇大芝麻信用與Uber5星好評的影響力,他們也僅僅是你生活的一小部分(甚至沒有)。當你不開通芝麻信用,或者説褪去了“餓了麼騎手”或者“Uber司機”那層身份,你還是生活中那個既可以開懷大笑又可以因為不順心而怒罵的自己。

此外,從交易的角度來看,淘寶、Uber等商家向用户出售的“產品”也包括一部分“服務”。在服務與金錢的置換過程中,我花錢購買你的優質服務,好像並沒什麼錯誤。

所以説,那些低評分有多少是基於賣家不達標的服務?又有多少是基於奇葩用户的奇葩行為?相信我們心中自有衡量。

總之,我們大多數之所以對現實中的那些評分系統持贊同或默認態度,根本原因正是因為它們決定不了我們的全部,遠不能凌駕於人類之上。

但很顯然,劇中的評分系統已經超越了個體,甚至超越了整個社會。它取代了社會的價值體系與道德準則,每個人都成為了評分系統中待價而沽的“商品”。
而商品是可以被某一參考指標分為“三六九等”的,一等品自然最受歡迎,而殘次品自然要被仍在垃圾箱裏,但也能用。

但有一點請注意,從露西偶遇的那個只有1.5分卻活得自在瀟灑的老太太身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個評分系統並沒有完全控制以貨幣為基礎的買賣交易體系。也就是説,你即便得分低,生活可能艱難一些,但卻不至於活不下去。




終於到場卻又狼狽不堪的露西

因此,現實中,讓”露西們“最痛苦的不是沒錢生活,而是不能成為“羣體”的一部分。在這個評分越高地位就越高、越受歡迎、開的“後門”就越多的社會統一價值體系下,大多數低分人羣考慮的問題只有一個——“如何才能不被社會拋棄”。


所以我認為,評分等級更像是現實生活中一個個被實體化的“圈子”,圈子的等級越高,地位就越高,錢也就越多。很多人總是想鑽到比現在更高的那一個圈子裏面,而辦法就是取悦那些圈子裏的人,讓他們接納你。

不過幸運的是,現實中圈子的衡量標準是多元化的,邊界是模糊的,沒有機器般冰冷與固化。但是,如果你的周圍都是僅以你所在圈子來衡量你的人,那麼倒黴的你或許將被迫與露西做出一樣的選擇。

因此,評價系統就是現實世界中一個個隱形的圈子。這並沒有細思極恐之説,現實本就如此,圈子也自有它合理之處。

你“更高的評分”(一定的地位及金錢,或者有個這樣的朋友)可以換來更加舒適的VIP病房,評分低的可能要排很久的隊才能有個床位;你的地位可以換來別人的尊重與巴結,享受“高評分”帶來的優越感;你與一個“低評分”的人幹架,大多數人可能會站在你的一邊,即便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

但是,公司的破產、鋃鐺入獄甚至一次交友不慎,都會造成人生的“急轉直下”,甚至讓你隨時被踢出一個圈子,那樣的境遇其實與露西沒有什麼本質不同。

所以,一切其實都取決於你自己,即便結果未必能讓你幸福。

現在,你還會説,《黑鏡》這一集講述的是關於未來科技的故事嗎?

然而,讓我疑惑的有兩個問題:

1、評價系統不可能憑空產生,究竟是誰構建了這個可以操縱社會輿論並隨意進行“道德綁架”的評分系統?並使之普遍化?

2、這些嚴格遵守評分系統的社會羣體在這單一化價值體系的形成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

對於第一個問題,不想多説。但請參考勒龐《the Crowd》(非常討厭《烏合之眾》這個譯名)給出的一個觀點:能夠影響到普遍利益的決定,都是由一小部分人組成的委員會做出的。而之所以能讓他們普及化,則是因為對羣眾心理及人性陰暗面的精確把控。

換種説話説,羣體中的某個人對真相的首次曲解,是傳染性暗示的起點。

而對於第二個問題,無論是大眾傳播學中的“沉默的螺旋”,還是勒龐的羣眾心理學理論都可以做出解答:一個擁有足夠強大的個性去抵抗暗示或羣體實力的個人相當稀少。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默認或服從就是最好的選擇。

“即便他最初是一個有教養的人,但在羣體中卻極有可能成為一個野蠻人”。如果説最初選擇幫助那個男同事(因為分手事件而被其他同事不斷給予低分)是取決於露西本身的意志,那麼圈子的力量則讓她最終在同事被趕走後保持沉默。

然而你應該慶幸的是,社會卻並非沒有保持強大獨立意識的個體存在。按照歷史的演進規則,當另外一種“暗示”與“不滿的堆疊”形成了一根能夠引起質變的稻草,那麼整個社會階級將發生另一個顛覆性變化。

其實從根本上看,人類行進的方向本身就是從開始的單一化評價體系進入到更加多元化評價標準的一個過程。因此,讓先進的科技技術被操控在一小部分人手中,或許將引發社會的退步。


資料來源:36K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