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轉載自虎嗅網 〈 產品和設計看過來:互聯網的色彩心理學 〉
為什麼 Facebook 是藍色的——從最初到最新的版本,幾經設計更迭,始終不變的主色調都是藍色?
答案其實很簡單,根據《紐約客》的一次採訪,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其實是一個紅綠色盲,他只能分辨出藍色:「藍色對我來說是色彩最豐富的顏色。」
上圖為 Facebook 最初始的設計界面,那時候它還叫做 thefacebook.com。當時,想要在上面開個帳號必須有一個以 .edu(哈佛大學)結尾的電子信箱才行。
無心插柳也好,有意栽培也好,色彩往往能夠體現網路品牌的創辦人的審美和喜好,而設計師對於色彩的挑選和取捨,也是完成作品中的必備環節。
YouTube 設計師 Marc Hemeon 就曾收集了 18 組流行網站或產品的按鈕設計色彩,用來評估和調查色彩對於使用者心理的影響:
對應網站或產品的謎底如下:
1、Google
2、Twitter
3、Facebook
4、Microsoft
5、Pinterest
6、Yahoo
7、Instagram
8、Flickr
9、Spotify
10、Rdio
11、Svbtle
12、Medium
13、Basecamp
14、Square
15、Amazon
16、Quora
17、LinkedIn
18、Path
大部分網站或產品的按鈕色彩都不會超過 3 種,指向「動作」的按鈕應當統一為同一種顏色,比如 Google 的「搜尋」按鈕是藍色,而 Twitter 的「註冊」按鈕則是明亮的黃色。
社群分享工具 Buffer 的共同創辦人 Leo Widrich 在 Blog 上補充了關於色彩的一些觀點,摘錄部分內容如下:
色彩能夠幫助品牌極為簡易的建立用戶認知:
灰色:象徵冷靜、中立;(蘋果、維基百科、紐約時報……)
綠色:象徵健康、生命;(BP 石油、食品超市 whole foods、星巴克……)
藍色:象徵可靠、力量;(戴爾、大眾汽車、IBM……)
紫色:象徵智慧、想像;(Yahoo、T-Mobile、科幻主題電視台 Syfy……)
紅色:象徵血氣、年輕;(可口可樂、樂高、肯德基……)
橙色:象徵歡樂、信任;(芬達、亞馬遜、Firefox……)
黃色:象徵溫暖、透明;(百思買、法拉利、麥當勞……)
站在消費者角度,色彩也能夠在理解和決策階段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
黃色:吸引注意力的購物窗口;
紅色:刺激心血的緊迫感,常出現在清倉場景;
藍色:多用於銀行和商業機構裡,強調安全;
綠色:讓人聯想到富裕和輕鬆,緩解壓力;(支付寶的信用卡還款按鈕選擇了綠色作為主色調,能夠理解原因了吧)
橙色:呼叫意味濃厚,用於創建下訂、購買、出售的行動;
粉色:服務於女性和年輕女孩的浪漫色調;
黑色:奢侈品的最佳匹配;
紫色:給人舒緩平靜的感受,常被美容及抗衰老產品使用;
男性和女性對於色彩的喜好度有所偏差:
企業分析服務公司 KISSmetrics 的調查報告顯示(這份報告主要用於建議 App 產品的創業者在產品設計上的策略)——
女性喜愛的色彩:藍色、紫色和綠色;
女性討厭的色彩:橙色、棕色和灰色;
男性喜愛的色彩:藍色、綠色和黑色;
男性討厭的色彩:褐色、橙色和紫色;
色彩能夠決定轉化率的差距:
美國數位行銷公司 Hubspot 曾經做過一場 A/B Testing,用於測試不同顏色對於使用者點擊轉化造成的差異——
左右兩個測試顏面在內容上完全一致,唯一不同的是按鈕的顏色,在超過 2000 人次的樣本測試中,最終紅色方案的點擊率超過綠色方案的點擊率足足 21%。
而在測試之前,大部分的研究員都猜測綠色方案會獲得更高的點擊,因為就直覺而言,綠色代表著通行、准許通過的意思,而紅色則更傾向於警告、阻止意味。
最後,為什麼 Html 語言裡超鏈接的默認顏色是藍色的?
因為藍色是從灰色底色中脫穎而出的最佳色調。
這個決定是由 Tim Berners-Lee——全球資訊網的發明者做出的。在他那個年代,網路的第一代瀏覽器 Mosaic 顯示的網頁底色通常都是灰底黑字,為了讓超文本連結能夠更方便識別,Tim Berners-Lee 將超連結定義為藍色並帶有底線的文字。
資料來源:inside.com.tw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