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蘋果低調收購,總額已超 Google

數碼情報站 於 06/03/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蘋果秘密的進行了大量小額收購
蘋果對自己的收購行為向來保密,但蘋果在收購方面實際支出多少,倒是可以通過公司的財務報表探個究竟。在外界對蘋果的收購目標報有極大好奇的同時,卻少有人注意到,蘋果在收購上的支出正在大幅增長。

AppleInsider報導,蘋果在2013年財年的“與商業收購相關的現金支出”總額為4.96億美元,而僅在2014財年Q1(2013年10-12月份),蘋果對Cue,PrimeSense和Topsy這三家公司的收購總額已高達5.95億美元。此外,蘋果“收購土地、建築和設備的支出”達19.6億美元,“收購無形資產的支出”達5900萬美元。

事實上蘋果在上五個季度報告的收購總金額已經高達111.2億美元,而主動宣稱的所謂“商業收購的現金支出”僅為10.2億美元。很顯然,蘋果仍然對自己的收購行為持保密政策,秘密的購買了大量人才,技術和設備,遠比公眾知道的多。

蘋果的收購策略富有成效

2010年蘋果花費2.75億美元收購Quattro Wireless,由此推動iAd問世,從而打破了Google AdMob一統移動廣告市場的格局,這次收購是一個“通過購買入口的方式闖入陌生市場”的典型案例。

蘋果同時也擅長明智的選擇DIY來代替收購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相比近來的大額收購交易:微軟85億美元收購Skype,Facebook 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蘋果則通過自己獨立開發的iMessage和FaceTime來爭奪IM市場。這不僅可以使蘋果先發製人,還能保證產品對用戶的整體性,使用戶通過一個賬號就能使用多個產品,相比之下微軟和Facebook則面臨整體性的問題。

總體來講,蘋果的收購史出現的上大多是一些小規模的公司。蘋果的收購的效果經常很明顯,直接產生關鍵App,核心功能或重要服務,直接服務於核心業務。相比之下Google 的收購行為,除了幾宗大額的之外,大都是為了增強Google Wallet, Google Wave, Google TV 和Google+這些非核心產品。

蘋果很少收購大公司,只瞄準那些能夠迅速帶來技術價值或戰略價值的小公司,有時甚至精准定位到某些小公司的一部分,比如一個團隊或一些設備。這種收購策略可以避免產生多餘的僱員和那些容易分散精力的項目。

顯然蘋果不是為了收購而收購,更不是為了製造新聞而收購。事實上,蘋果的收購額已經超過以大手筆收購著稱的Google,而且蘋果的收購效果比Google 好很多,這點可以在兩家收購大戶的資產增長對比上看出。

[本文參考以下來源:appleinsider.com ]


資料來源:36Kr
標籤: 蘋果  收購  Google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