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搜尋失足、創新精神遠去 ── Google 老了,比微軟還要老

數碼情報站 於 20/03/2013 發表 收藏文章
引用本文轉載自虎嗅網。原文 〈 從Reader之死看 Google 的短視 〉,作者為中國科技 blogger 霍炬。

朋友跟我說,你那些打算寫的 blog 要是再拖著不寫,拖過 7 月 1 號 Google Reader 關閉了我們就看不到你 blog 了。這個笑話講得很好,所以我決定最近多寫點,我們就從 Google Reader 開始吧。

一、社群化對搜尋的更新與衝擊

Google Reader 的前產品經理在 Quora 回答了關於 Reader 關閉的問題,導致 Google Reader 被關閉的主要原因是 Google Plus。這並不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從 Google 把 Reader 的分享功能強制轉到 Google Plus 之後,很多人都知道,這一天早晚會來。

Google Plus 是一個讓我非常不喜歡的產品,但討論這個產品,必須要從搜尋和社群化的關係說起。幾年前,SNS(編按: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社群互動平台)尚未覆蓋到足夠多的人口,那時候搜尋引擎是獲取訊息的重要方式。這個很好理解,人們碰到一個問題,會去 Google 搜尋答案。比如現在這件事,如果幾年之前,人們會去 Google 搜尋「為什麼 Google Reader 被關閉了」。但現在,SNS 已經覆蓋了足夠多的人口,事情發生了變化,現在你應該不會再去搜尋這個問題了,而是會去你常用的 SNS 上,把這條問題貼出去,然後你就會收到很多答案,有一句話的回答,比如「因為Google Plus」,「因為RSS不重要了」,也會有人給你一些連結,這些連結帶著你瀏覽更長的文章,比如 Google blog 的官方聲明,或者是我這樣的 blog。

於是,人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東西,在 SNS 上向好友提問,會比直接去搜尋更好,得到的答案品質也更高。這是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 SNS 的關係確定了關注範圍,你和你的好友往往關注在相似的領域,這樣等於他們幫助你擴大了視野,過去你需要讀遍所有的相關訊息,現在不需要了,你沒有讀過的訊息很可能藏在你的好友腦子中,你只需要問就可以了,好友往往能幫你獲得更準確的答案。

Google 伴隨我們走過了網際網路訊息匱乏的年代,進入了這個訊息過度繁榮的年代。現在訊息不是太少,而是過多。從過多的訊息中找到所需的變得比以往更加困難。在幾年前,利用 PageRank 就可以獲得最有價值訊息,但今天這招已經不那麼靈了,一方面實時性訊息更加重要,另外一方面因為需求的多樣性(或者稱之為長尾),任何一個搜尋結果,對於某一個特定的人,都應該有完全不同的排序。而SNS的模式天生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傳統的搜尋不會完全消失,但基於 SNS 的搜尋或者叫做知識共享,必然會奪走傳統搜尋的市占率。對於 Google,這意味著一些本來能賺到的錢會被 Facebook 和 Twitter 這樣的 SNS 賺走,甚至這意味著搜尋引擎這個商業模式增長期的結束。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社群關係可以提供更精準的數據,從而大大提高廣告匹配程度,進而提高命中率,帶來更多的收入。可見搜尋引擎和社群化早已密不可分。

Google 對社群化的嘗試很早就開始了,按照時間順序來回溯,我們可以看到整個過程。

〉2008.11 SearchWiki:通過這個功能,用戶可以對搜尋結果進行重新排序,這個功能只影響登錄過的帳號,並不算完全的社交搜尋,但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2009.10 Google Social Search:這次是真正的社交搜尋(social search),搜尋結果中整合了 twitter 和 FriendFeed 的好友關係,後來加上了 Google Reader 的好友 Share 結果。如果你跟我一樣是 twitter 和 Reader 的重度用戶,在這個時段會覺得搜尋無比好用,我搜尋的結果往往是朋友分享過的內容,甚至我在尋找一些技術問題的時候,會在搜尋之後去找到分享過我需要內容的朋友直接發郵件討論。

〉2011.3 Google +1:從技術上,這是一個偉大的產品,你的好友在搜尋結果裡面點擊了 +1 按鈕,將來你搜尋的時候就會看到,這會讓每個人的搜尋結果都受到好友關係的影響,從而完全不同又更加精準,這個功能需要有巨大的數據量和計算量支持,而且幾乎實時,在技術上這是令人驚嘆的成就(後來我們知道了,那時候Google已經部署了Spanner了,我猜想正是有了Spanner,Google才有能力支撐這個產品。將來我們有機會單獨談Spanner這個偉大的系統)。可惜在產品上,這不是個好主意。Google的原則之一是「讓用戶盡快離開Google」,也就是說,用戶獲得搜尋結果之後,就離開Google,轉向了目標網站,這是Google價值觀的體現,也是其成功的要素之一。但這個原則和 +1 這個產品發生了衝突,沒有多少人會在點擊搜尋結果離開 Google 之後再回來點一次 +1,這個產品的應用場景出了問題。
〉2011.6 Google Plus:這個Facebook的複製品終於上線了。雖然 Google 自己號稱 Google Plus 有各種各樣的獨創設計,但無一能改變它就是一個 Facebook 的複製品這個本質。

〉2011.11 Google Reader:Reader 被去掉了分享按鈕,換成了分享到 Google Plus。

按照時間線回顧這段歷史,你會看到,最大的轉折點是 2010 到 2011年,隨著 Larry Page 重新擔任 CEO,從微軟來的 Vic Gundotra 被提升為負責社群產品的 SVP,Google 整個變得不對勁了。所謂不對勁,就是從創新走向了山寨,而且失去了應有的品味。作為開發過搜尋引擎的人,我非常能理解社群對搜尋引擎的重要意義,但競爭不應該是通過 Google Plus 這樣的山寨產品進行的

到目前為止,社交搜尋方面,最像樣的變化確實發生在 Facebook,而不是 Google。Facebook 的 Graph Search 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創新產品。只不過在基礎技術方面,Facebook 比 Google 還有很大差距,前面提到過 Google Spanner,我想 Facebook目前還沒有同級別的基礎設施,所以 Graph Search 仍然還在測試狀態,速度慢,還沒辦法讓所有用戶都用到。
< 1 2 3 >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