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萌 “表情貼圖” 如何衝出亞洲?

數碼情報站 於 16/07/2013 發表 收藏文章
表情貼圖(Sticker)這才算是真正的紅起來了!

這在國內IM 上免費使用了多年,並且衍生出一系列UGC 的文化的表情符號,最近在韓國OTT 應用LINE 上才真正大紅大紫起來。它成為了一門賺錢的生意,而且突破了亞洲的地域文化局限,開始走向歐洲地區。僅僅在2013 年第一季度,​​LINE 通過銷售這些表情貼圖賺取了1700 萬美元的收入,而且越來越多的歐美社交應用都加入了表情貼圖的功能,例如Facebook,Path,Viber 等等。

一開始不被看好的表情貼圖是怎樣走紅,並且成為賺錢機器?

其實這樣的表情貼圖最早從標點符號的emoji 變化而來,塊狀圖片的表情貼圖我們在QQ 等IM 上已經使用了多年,作為純文字的情感傳遞的有力補充。移動端表情貼圖的先鋒,LINE 的韓國母公司Naver 就嘗試將誇張多樣的表情貼圖大規模投入到市場使用。而日本用戶也對這種古怪的情感傳遞方式上癮了。

日本語言表達較為委婉,而LINE 直觀的表情貼圖最是切中了用戶表達情感的心理需求,時間極短,表達方式輕鬆幽默,有效利用了移動互聯網用戶碎片化的時間。同樣主打萌系塗鴉表情題圖的IM 應用Cubie 也因此抓住了不少東南亞年輕人的心,儘管不少美國媒體一開始認為,西方的用戶可能會對這類型的表情並不感冒,而且難以明白某些表情的意思。

而現在,不少LINE 表情貼圖當中的角色都已經成為了獨立的角色,如“Brown”棕熊和“Cony”兔子在實體玩具零售渠道已經有著不亞於憤怒的小鳥的熱度,根據美國佩珀代因大學商學院的調研表示:

引用LINE 的表情貼圖角色已經充斥在日本的每一個角落,毛絨玩具,書本,文具,情侶玩具,電視動畫,廣告板。這種表情貼圖的角色已經稱為一個潮流文化的符號。

如果說LINE 本來只是在亞洲發圍,那麼Facebook 和Path 引入表情貼圖則從側面增強了LINE 表情貼圖的在歐洲市場的關注程度。 Facebook 對錶情貼圖是這麼看待的:
引用表情題圖和表情符號不同。他們有很多細節、表述以及人物的個性。發送表情貼圖是一種和朋友們分享感受的方式。

扎克伯格甚至還為自己的愛犬設置了一套Facebook 應用的表情貼圖。

Path 的CEO Dave Morin 認為表情貼圖的意義絕對大於裝飾,而是讓用戶用一種優於文字的方式進行溝通,並且帶有感情。而他們要走的的路線,就是讓全球的藝術家在Path 上設計獨有的表情貼圖,讓這種交互方式更加高端洋氣。

盈利方式:賣表情貼圖?不,賣角色

我們在文初提到,LINE 的表情貼圖在第一季度賣出了1700 萬美元的佳績,但從其戰略角度而言,這只是一小步。

即使只是賣表情,“賣”法也有講究:其實不少的LINE 表情貼圖角色是免費的,或者免費一小段時間讓用戶先“上癮”。付費的表情貼圖一般是用戶已經熟悉或者已經喜愛的角色的新版本。

而LINE 的策略是做一個平台,角色的效果遠遠大於表情貼圖本身,因而表情貼圖並不僅僅存在於用戶的聊天對話框當中,還存在於用戶在使用LINE 的各個方面——例如LINE Camera,就可以讓Brown 棕熊和Cony 兔子添加到用戶的自拍照當中。

除了賣給普通用戶,LINE 從企業級用戶處也賺了不少。在台灣,企業級用戶最低需要支付100 萬新台幣(折合人民幣25 萬左右),才能創造自己的8 個角色的表情貼紙,並且允許用戶下載使用,最長期限為半年。而且這個高價還只是“起步價”,不少企業為此砸了不少金錢。在日韓,不少新電影,音樂專輯,飲料發布,甚至是航空公司廣告,都已經通過LINE 的表情貼紙來進行推廣,這樣的發展相當有趣。

而角色相關的周邊產品就更是賺錢了:授權的卡通動畫,電視廣告,服裝,毛絨玩具,還有LINE 品牌的角色周邊產品……

而Facebook 等西方的科技巨頭顯然也嗅到瞭如此的商機​​。儘管他們的表情貼紙現在使用範圍有限,設計還被某些用戶稱為“醜陋”,但從其專門開發這一新功能的行為來看,Facebook 是想要用盡力氣提高用戶的粘性和吸引更多年輕用戶進行交互。

表情貼紙這個源於亞洲的文化符號正在進攻歐美移動市場(LINE 在西班牙已經成功俘獲了數百萬用戶),而Facebook 和Path 的加入也讓這個特別的情感表達方式得到進一步傳播。也許不久之後,表情貼紙在全球範圍內可以取代現在的符號表情(emoticon)?全世界賣萌……這是一幅什麼場景。

題圖來自:hype.my
資料來源:ifanr
標籤: 表情貼圖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