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是往後看10 年、15 年,然後拿出一個人與計算機互動的方案。”這是幾年前Brain David Johnson 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所說的話。
Brain 是英特爾唯一的一位“未來學家”(futurist),從1998 年開始就在英特爾探索社會科學,研究文明的發展趨勢。隨後,他開始涉足硬件,花了十年左右的時間研究機器人,這是人與計算機互動的核心領域,在芯片技術領先市場5-10 年的條件下,他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填平從技術到實用之間的溝壑。
上週末,在紐約的Maker Faire 展會上,Brain 帶來了Jammy 人形機器人。機身高度不足1 米,完全利用3D 打印機製作,並且開放了3D 尺寸數據下載,只要家裡有一台3D 打印機,就可以免費克隆一台。
當然,Jammy 更重要的還在於系統與軟件。與其他機器人高度封閉的特性不一樣的是,Jammy 將會成為一個開放平台,通過公開的工具包,讓開發者來為它開發應用,和現在的智能手機類似。 Brain 認為,機器人應該和智能手機一樣,隨時待命,且可以高度自定義,安裝相應的軟件,每個機器人都不一樣。
不過Brain 並未透露交互、人工智能,以及機械動力方面的消息,相信這才是當前機器人技術的難點。不過我在不久前的IDF 大會上,倒是看到了一個搭載酷睿2 處理器的機器人,它造型與Walle 十分相像,可以進行自我介紹、握手等簡單交流,它腹部的平板電腦也能顯示實時看到的畫面。
很有可能,Jammy 內部會採用類似的結構。同時通過開源的方式,讓軟件應用來主宰機器人的形態。
也就是說,在機械動力上,英特爾已經有了很成熟的方案。其實,這方面本身也並不是特別難,每年全球都會有學生社團參加的機器人大賽,這些機器人在行動以及簡單的任務處理上已經很成熟了。在工廠裡,機器人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福特、波音都在流水線上佈置了機器人,他們都能出色的完成機械傳動的動作。
Brain 的宏偉很理想,他認為機器人就是自己的衍伸,在我們造物的時候,裡面就有自己的影子。 Jammy 將會在明年5 月份推向市場,售價為1000 美元,他們正在努力把價格壓低到500 美元。
題圖來自VentureBeat
資料來源:ifan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