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本文編譯自 7 Ways to Be Insufferable on Facebook ,因應文化差異,已修改部分名稱和用詞。
首先為了檢驗我的看法,讓我們先來討論「不惱人」的定義:
在 Facebook 上發動態要不惹人厭,基本上會是這兩種的其中之一:
- 有趣、有益的
- 滑稽、好玩、娛樂性的
1. 形象塑造:
發文者希望影響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2. 自戀:
發文者認為他的想法、意見跟啟發他生命的人都是大事,而他和他的生活兩者皆很有趣。
3. 吸引注意力:
發文者想成為焦點。
4. 引起嫉妒:
筆者希望別人嫉妒他(她)的生活。
5. 寂寞:
發文者覺得很孤單,且希望 Facebook 能減低他們的這種感覺。這是五項中最可怕的──因為一旦看到一個孤獨的人在 Facebook 上發寂寞的文,會讓我和他一樣難過。因此這類人本質其實是在傳播他們的悲傷,這是一件負面的事情,所以它在名單上。
Facebook 上充斥著這五類發文──只有少數人能免於此難,但許多我認識的人(包括我)也沒法避免,像是種流行病。
排列組合而成以下幾種類型── 七種在 Facebook 上的惱人動態:
1. 自我吹噓:
吹噓是主要在 Facebook 上不討人喜歡的行為,還可以被分為三小類:
1a .「這才叫生活」之吹噓:
形容:一則把你生活形容得很好的發文,無論是人生大事(得到你夢想中的工作、拿到畢業證書、很愛你的新家),還是瑣碎小事(準備去旅行、要放長假了、跟朋友出去玩整晚、過了很棒的一天)。
舉例:
引用猜誰推甄上啦!發文原因:形象塑造(我很成功、我很嗨、我的朋友很多),引人嫉妒。
夏威夷我來囉~
跟查克、美美、阿傑一起夜衝後晨唱,我愛禮拜六~
你的出發點可能是喜歡你的生活,然後很想跟大家分享,或是你可能單純壞心的希望別人嫉妒你的生活,進而檢討起自己的。
1b . 虛假式吹噓:
特徵:喜歡在公然吹噓完後加上一點修飾,包括假謙虛、間接炫耀、在自誇之餘還大言不慚等等。
舉例:
引用我今天夏天會在紐約,有人知道七八月 Soho 區附近哪裡有分租公寓嗎?發文原因:形象塑造,引人嫉妒。
今天下班走路回家,就被要兩次電話,還被問兩次路,還有台賓士裡面的人一直盯著我還差點造成車禍。男人真的很討厭!
另一方面來說,這類人自覺性不夠,沒辦法完全掩飾他們在「吹噓」,但他們還是比上面那種純自吹自擂的人來的討喜。
1c. 我的男(女)友很棒之吹噓:
特徵:公開表達你的感情進展順利,或有些軼事顯示著你倆關係的穩定。
舉例:
引用一個去東京三天兩夜的驚喜之旅!我只想說,有個好男友真好~發文原因:形象塑造(我有個好男友、我們的關係很穩定),引人嫉妒。
感謝艾莉絲,造就了我人生中最好的一年。
期待和老婆度過這個下雨的禮拜天,訂了 Pizza 和租了幾片 DVD 。
很明顯這類發文會讓人嫉妒,但還有一點很有趣的是,當一個人在發這類動態時,他們不一定如同內容般那麼順利,而事實上如果你覺得你非得在 Facebook 這個平台公開感情的話,你可以把大頭照換成「情侶照」,或改變你的狀態「穩定交往中」、「已訂婚」、「已婚」,然後享受下面的祝福留言和按讚數。
2. 推理小說式發文:
特徵:一則發文暗示你生命中發生某件好或壞事,但一點線索也不給。
舉例:
引用就這樣了,我放棄追尋真愛。發文原因:吸引注意力
今天一定是個大日子!!
為了這個時刻,過去的掙扎和痛苦都值回票價了。
太扯了!!
有趣之處在於看下面的留言,然後再看作者怎麼回他們的,通常有四類人:
名人:發文者保持沉默,讓留言的人像傻子一樣。
公主病患者:發文者在回留言的時候會侃侃而談,這說明了一切:他希望有人問他,不是他自己先講。
災難片主角:可能發生了件壞事,發文者會回文,但保持神秘──他還會不高興,因為他「不想再多談」。
萬人迷:有件讓他興奮的事發生了,發文者也會回應,但保持神秘──這是件好事,因為雖然他會說:「不能說,但你很快就會知道了!」接著你就會屏息以待他的大新聞。
3. 「動態」更新:
特徵:在平凡的一天,發了平凡的文。
舉例:
引用從體育館出來,接下來去教室念書發文原因:寂寞、自戀、以為「動態」更新真的是字面上的「動態」。
水餃!
終於打完 paper 了!
允許我把它圖像化:
「終於打完 paper 了!」恩... 然後咧?你想得到什麼?一堆沒有參與你過程的人給你假祝賀?你的論文完成了是屬於上面的綠色部分,或者你已經投入了好幾個月,可能會進到橘色部分,但對於 90 % 會讀到你這動態的「朋友」,是進不到紅色部分的。
「從體育館出來,接下來去教室念書。」喔,所以今晚什麼派上了用場?誰叫你去做這些事?我真的很想知道發文動機,在平凡的一天生活中,你為什麼會有拿出手機,輸入這些文字的衝動?告訴我原因。
我們在這裡的討論是很嚴肅的,這代表著即使你家人都不理你,這些惱人的動態還是給發文者了些安慰,這就是發文原因。
但這些流水帳不會讓人嫉妒,說起來滿悲傷的,因為發文者通常是因為──寂寞。我覺得 Facebook 提供了孤獨者一個管道,讓他們可以跟別人分享他們的日常生活。
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嚴重自戀,因為是你的生活,所以即使是最小的細節,還是很有趣的。的確有一堆奇怪的名人,人們樂於知道他們的生活細節,甚至沉迷他們的一舉一動(如圖中藍色部分的發文),但假如你不是什麼名人,就沒有這個問題了,我跟你保證。
4. 莫名其妙的公開私人訊息:
特徵:A 到 B 的牆上去留言,但內容根本沒必要公開發文。
舉例:
引用我好想你!什麼時候找個時間出來?發文原因:形象塑造、引起嫉妒、自我陶醉、沒搞清楚私訊跟在塗鴉牆留言的差別。
這週跟美美和 Angel 一起出去,我愛我的女孩們!
所有私房笑點的笑話
還有什麼原因讓發文者會這樣做?以下我列了幾條超惱人的原因:
引用─ 讓自己覺得很酷、人緣很好,讓人覺得發文者的社交生活充滿歡樂跟活力唯一我覺得有趣的是,無論是前任男(女)朋友還是已斷交的朋友看到這則發文,都會加深他們的恨意,這種跨越界線的感覺滿棒的。
─ 跟大家表示你跟 B 是好朋友
─ 讓人嫉妒或是感覺自己的生活很悲慘
─ 展現出發文者還在就學,而且很受歡迎,對他人來說你很有份量
5. 不知從哪來的「金馬獲獎感言」式發文:
特徵:沒來由的真情流露,加上沒指定對象。
舉例:
引用我只是想感謝我生命跟我接觸過的所有人,你們的支持對我來說就是全部,在我過去的生命中如果沒有你們我一定不知道該怎麼辦!發文原因:吸引注意。
我不相信你對你所有 800 個 Facebook 好友,都這樣的真情流露。如果你突然對你最好的朋友和家人有股情感,會想轉成一則公開發文嗎?你為什麼不透過 E-mail 或傳簡訊等私人管道呢?而不是對不相關的人訴說。
其實我可以幫你翻譯成:「嗨大家好!我在這啦,快來抱我一下!」你知道無論你是誰,都會有一堆人按讚跟留言,你是不是有點缺人關心?當你發這類動態,代表你渴望被愛的感覺。
這有點像是集體的取暖活動,如果你在聖誕節或跨年前打開 Facebook上,你會看到數不清的金馬獲獎感言。
6. 不用說也知道的「意見」:
特徵:當有某件大事發生,你可以看見這類一致的意見 1000 次。
舉例:
引用我對爭取自己權力的埃及人感同身受,每個人都有權利爭取自己的自由,我幫他們祈禱。發文原因:自戀、形象塑造。
在這無法言語的悲劇之後,我的思緒和祈禱與家屬同在。我無法用言語表達我的悲傷。
7. 發人深省的格言:
特徵:天外飛來一筆的格言。
舉例:
引用「寧靜來自內心,不需向外尋求。」──佛教發文原因:形象塑造、自戀。
「你要專心仰賴耶穌,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做的事上,都要認定牠,祂必會引導你的路。」 ──聖經 箴言篇 3-5-6
第一點,讓我們來釐清,你引用別人的話是想表示:「喔你好阿我的 Facebook 朋友,我是一個知道生命奧秘的人──讓我教你,總有一天你也可能啟蒙。」
第二點──你知道怎麼樣啟發人群嗎?那就是完成一個目標,讓自己成為一個榜樣。單你的話鼓舞人心還不夠,你需要的是真正原創的東西,因為那些引言代表不了你。所以如果你認為自己的文字夠激勵他人,但其實只是張貼陳腐的舊文。只要做你自己,那就夠鼓舞人心了。
第三點,讓我們知道你這些發文下的動機,你希望人們看到你多麼的有知性,進而欣賞你的心靈之旅。
資料來源:inside.com.tw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