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 25 年後,人們如何看待萬維網?

數碼情報站 於 22/03/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1989 年,個人電腦對很多人來說還是個新鮮玩意,而除了科學界,也並沒有多少人聽說過Internet 這個詞。 3 月12 日, 歐洲原子核研究委員會(CERN)的Tim Berners-Lee 出版了一篇名為《信息管理:提案》的文章,並提出一個基於分佈式超文本系統的解決方法。

萬維網因此誕生。

再過兩週,萬維網將迎來它25 歲生日。為了紀念人類史上最重要的技術發明,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布了第一份關於互聯網的技術報告,全景回顧了該技術的歷史以及對當代社會的影響。


1995 年發展到2014 年,互聯網的滲透率逐年增長,據皮尤的數據,如今87% 的美國成年人使用互聯網,而在年輕人、高教育背景、高收入的群體中,互聯網的滲透率接近100%。大約67% 的美國成年人通過移動設備上網。

這和 1995 年的記載形成強烈反差。在1995 年的一份報告中,皮尤寫道:“兩歲的萬維網展示了互聯網的全新的維度,但它對於大多數用戶而言仍然陌生的。只有五分之一的上網用戶(3%的美國成年人)登錄過互聯網……調查中鮮有跡象顯示,在線服務或者互聯網的使用正在改變傳統的新聞消費模式或其他服務。”


皮尤的這份報告來自今年1 月對1006 名美國成年人的調查。報告顯示,儘管互聯網技術導致了諸如NSA 的監測以及種種負面影響,但美國人對於互聯網依然懷有積極的態度。

90% 的人表示互聯網對他們的生活產生積極影響,76% 的人認為互聯網對於社會​​產生積極影響。 46% 的美國成年人表示很難或者不可能放棄使用互聯網。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網上遇見的人們大部分都很友善,67% 的受訪者認為在線交流增強了他們與親朋好友之間的關係。



Tim Berners-Lee 對未來互聯網的擔心是隱私,他認為人們需要在保護個人權力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去年12 月在接受衛報的採訪時,他這樣說道:

引用“互聯網為人人,人人也要為互聯網。既有能力使用互聯網,你就有力量去履行義務,每個互聯網用戶都需要為自己的權益堅持到底。互聯網用戶的義務就是要觀察互聯網上呈現的東西,一旦偏離中立的軌道,就需要大聲吶喊。”


資料來源:ifanr
標籤: 萬維網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