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寶石,繼續造就蘋果的 “難以復制”

數碼情報站 於 10/05/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不知你是否記得2008 年Unibody MacBook 發表前的開發代號“Brick”,後來我們知道,原來採用一體成型技術加工的全新MacBook,外殼是使用一整塊實心鋁合金經過複雜的挖空、打磨工序成型。 《喬納森傳》對Unibody 工藝有詳細描述:

引用開發出'一體成型工藝' 後,蘋果在2007 年左右開始正式投資,收購了所能找到的每一台數控銑床。甚至預定了日本一家工廠未來3 年內生產的所有銑床。它們少則25 萬美元一台,甚至可能上百萬美元一台。到了2012 年,由於iPhone 5 和iPad 3(都是一體成型產品)的投入生產,蘋果公司資本支出高達95 億美元,其中大部分都花在了產品的生產工具和工藝上。 (來自蘋果fans 博客總結)

全新的鋁合金外殼生產方式,讓鋁金屬再一次酷起來。例如美國鋁業協會主頁上煽情的 Thank you,Steve Jobs,則肯定了對蘋果對鋁金屬加工工藝所做的貢獻。可見,蘋果對一體成型技術的投入巨大。相比之下,“不惜重金”坐落在繁華地段的零售商店只花費了8.65 億美元。也就是說蘋果在工廠上的投入幾乎是專賣店的11 倍。毫無疑問,一體成型技術對蘋果的重要性不可言喻,甚至到目前這仍是這家公司的標誌性設計。

我們對蘋果的“硬件壟斷”並不陌生,從當年第一代iPhone 的多點觸摸屏和大猩猩玻璃,到iPad 和MacBook 上的超高分率IPS 屏幕……當第一代iPad 以499 美元超低價震驚業界時,我們發現蘋果已掌握了世界上超過60% 的電容觸控屏的產能。有人認為,蘋果的競爭力不在於所謂的“創新”,而是能夠通過財大氣粗和強大的採購手腕,讓上游新興技術成為庫布提諾的限時獨占。

通過巨額的前期投入,造成供應鏈壟斷——如果看到這裡你仍然贊同蘋果“難以復制戰略”的成功,那麼蘋果在藍寶石製造上,則採用了更激進的手段:自建工廠,領頭藍寶石大規模生產。

去年開始,蘋果與GT Advanced 達成的協議,後者負責生產,前者投資於亞利桑那州建廠,並獨占未來5 年的藍寶石生產。如果如傳言所講藍寶石將成為下一代iPhone 或iWatch 的屏幕材質的話,成本將是康寧玻璃的10 倍,而且這種材料難以製造、切割和打磨,整個加工過程,皆需要動用鑽石加工工具,高昂的造價只有少數巨頭能夠承受。

過去15 年,藍寶石仍然只見於面對富豪的奢侈手機上(如Vertu),如果人工藍寶石應用在面向大眾市場的iPhone ,可視為一次革新。目前,消費級電子產品上我們依然只看到小型化的藍寶石部件,例如用於iPhone 上的鏡片和TouchID。

如果說當年鋁合金一體成型技術是改變的僅僅是鋁合金的加工工藝的話(鋁金屬在地球並不短缺,佔地球底殼成分中的8%),那麼蘋果對藍寶石的投資,則是完全壟斷了這種材料的產能。 The Verge 就此專門採訪了哈佛大學教授與奢侈品手機Vertu 的專家,得出的答案是,因為目前藍寶石的製作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因此業界不存在能夠大幅度降低這種材料的製造成本,相反,要將藍寶石應用在大批量的數碼產品上(如iPhone),則需要兩樣東西:大量的錢和人力。

業界預計,2015 年人工藍寶石的產量依然不足夠滿足蘋果的胃口,更遑論其他的“跟隨者”。可預計,藍寶石將成為蘋果未來數年內的獨占材料,就如去年的TouchID 一樣,通過供應鏈的壟斷,再一次領先對手。

遙想去年,隨著iPhone 5s 發布,指紋識別開始出現在一些高端智能手機上,但當諸如One Max、Galaxy S5 等對手在iPhone 5s 前相形見絀的時候,我們再次體會到蘋果硬件壟斷的強大。

今年的藍寶石,是否能夠讓這股魔法效應延續?

題圖來自:mothership


資料來源:ifanr
標籤: 藍寶石  蘋果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