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諾貝爾物理學獎獎給這三位日裔科學家。他們說,要有藍光,便有了藍光

虎嗅網 於 08/10/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上帝說,要有光,便有了光。

201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為人類帶來藍光LED的三位科學家。

這三位科學家是日本名古屋大學的赤崎勇、天野浩以及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中村修二。諾貝爾獎授予他們,以表彰他們在發明一種新型高效節能光源方面的貢獻,即藍色發光二極管(LED)。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獎授予那些對全人類的福祉作出重大貢獻的成就,通過藍色LED技術的應用,人類可以使用一種全新的手段產生白色光源。相比舊式的燈具,LED燈具有更加持久且高效的優點。

諾獎官網稱,紅色與綠色發光二極管已經伴隨我們超過半個世紀,但我們還需要藍光的到來才能徹底革新整個照明技術領域,因為只有完整的採用紅、綠、藍三原色之後,我們才能產生照亮我們世界的白色光源。但儘管工業界和學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產生藍色光源的技術挑戰仍然持續了超過30年之久。

諾貝爾獎委員會主席,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皮爾·德爾辛教授(Per Delsing)介紹了此次獲獎人成果的來之不易,他說:“有趣的是,很多大公司此前都曾嘗試做這件事,但他們都失敗了。但這幾個人就是堅持著不肯放棄,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並最終取得了成功。”

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在上世紀90年代早期,從半導體中發現藍色光束。當時,赤崎勇和天野浩在日本名古屋大學工作,而中村修二當時則在位於四國島上的德島市內一家名為“日亞化學”(Nichia Chemicals)的小公司工作。藍光LED的研發是日本產研結合的成果。在GaN(氮化鎵,一種發光材料) LED的研究階段,赤崎勇領導的研究小組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在之後的實用化及高亮度化階段,中村修二則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裡要註明一下,從原理上來說,好幾種材料都能實現藍色發光功能。其中,氮化鎵是最受人冷落的。但恰恰只因“其他人沒有採用”,中村便決定了他的選擇。)當他們通過半導體產生出藍色光源時,照明技術革命的大門打開了。白熾燈照亮了整個20世紀,而21世紀將是LED燈的時代。

中村修二後來被譽為“藍光LED之父”。

中村修二最近幾年時常來中國企業、高校進行LED方面的報告講座。前兩年他曾在一次講座中指出,美國LED照明的開發得益於風險公司。無論是研發進展還是經營決斷都十分迅速,台灣和中國大陸的情況也是如此。但日本LED照明的開發“由大型廠商負責,決策速度較慢”,因此技術水平方面其它各國遲早會追上日本廠商。另外,中村還認為,日本的各種規定太多,阻礙了LED照明開發速度的提高。 “不廢除規定就不會產生自由競爭”。


資料來源:虎嗅網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