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脱亞入歐”的李嘉誠,曾抓住這麼四個浪潮

虎嗅網 於 21/01/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第二個浪潮:香港土地增值

香港地少人多,平原地區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5萬到13萬(旺角)。直到今天 ,居住一直是香港的大問題。此外,從轉口貿易轉向製造業還需要大量的廠房。再後來,香港向現代服務業轉型併成為遠東金融中心,對高檔寫字樓、酒店的需求極為旺盛。

1958年,李嘉誠從塑膠花淘到第一桶金後就動手在北角興建一座12層的工業大廈,1960年又在柴灣建起第二座工業大廈。這兩個只租不售的項目成為李嘉誠進軍地產的基石。據港府公佈的數據,1980年與1959年相比,工業用地價格上漲280.8倍;商廈寫字樓用地價格上漲73.5倍;住宅用地價格上漲82.2倍。

1966年“文革”狂熱感染了香港左派,“中共將武力收復香港”的謠言四起,移民潮、物業拋售潮應聲而起。李嘉誠審時度勢逢低吸納,到1970年代初,持有物業達到35萬平方英尺(3.25萬平米),每年租金收入390萬港元。此外,還持有7項在建工程。

憑着這點本錢,長江實業(1972年7月更為此名)於1972年11月在港上市,募集資金3150萬港元。同一時期上市的新世界募集1.6億港元,恆隆地產募集2億港元,而新鴻基募集10億港元。市值僅1.57億港元的長實勉強位列“華資地產五虎”,根本無法與英資的置地相提並論。

在香港,看準人多地少、房地產必旺者大有人在,但唯有李嘉誠在歷次大風大浪中(1966年狂泄;1973年石油危機引發香港股災;1980年代中英談判遇到波折引發信心危機香港股市、樓市崩盤;89風波、97亞洲金融危機、2007世界金融危機等)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便利條件進行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採取“人棄我取”的策略一次又一次成功抄底。

還有一點也很難能可貴,就是李嘉誠從不拘泥於所謂的“商業模式”,地產估值低時就多進少出(購入土地、興建、出租),地產估值高企時則多出少進(建成物業出售而不是出租)。

進入20世紀90年代,長實系在香港擁有出租物業、在建工程及土地儲備合計達7588萬平方英尺,成為香港“地王”。沒有一次踏空的李嘉誠,成為戰後半個世紀香港土地升值最大的受益者。
< 1 2 3 4 >
標籤: 李嘉誠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