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olens 會是下一個 Google Glass 嗎?

虎嗅網 於 26/01/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前幾天微軟Windows10的發佈會上,微軟發佈了一款增強現實設備HoloLens,它是微軟近十年來推出最黑科技的一款產品,沒有之一!它看起來更像是進化版的Google Glass。

Hololens是第一款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增強現實設備,與其他增強現實設備不同的是,微軟通過HoloLens為用户帶來了全息式生活體驗服務,並且形成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它可以理解用户的手勢、語音和周圍的空間環境。

HoloLens能夠讓你進入一個未來的世界,給你一種歎為觀止的用户體驗。它不同於三星之前發佈的虛擬現實眼鏡,必須配備Galaxy Note4才能夠使用,它是一台完全獨立的計算設備,內置了包括CPU、GPU和一顆專門的全息處理器。這款頭戴裝置在黑色的鏡片上包含了透明顯示屏,並且立體音效系統讓用户不僅看到、同時也能聽到來自周圍全息景象中的聲音,同時HoloLens也內置了一整套的傳感器用來實現各種功能。

目前,它能夠追蹤人的手勢和眼部活動,那麼屏幕和投影都會隨着人的活動而移動。對於 Hololens 項目來説,最成功之處可能就是增強現實全息投影是如何欺騙大腦的:它讓大腦將看到的光當成實物。在這支黑科技團隊的理解裏,他們的終極目標就是讓人感知光的世界,它既存在,也不存在,重要的是,讓大腦認為它待在一個實體的世界裏。

HoloLens所採用的人機交互形態:

SLAM建模與疊加:使用HoloLens智能眼鏡,需要先使用SLAM對場景進行預先建模,然後才能將3D模型、視頻、窗口等內容疊加在該真實場景模型之上。微軟之前發佈了與google的projecttango相似的技專利,SLAM這塊相對簡單。但這種方式不適於在户外開闊空間內和未知空間內使用,只能在限定空間(一般為室內)和近距離的基本固定的場景或目標使用。

景深自適應:由於使用SLAM方法,可以對建模場景和建模內容利用視差原理實現AR疊加時的景深自適應,這樣才能在雙目透視時讓人眼同時觀看到目標和AR信息,但對於未建模的未知目標,無法實現景深自適應。

手勢識別:基於結構光傳感器,類似LeapMotion和Kinect。

HoloLens的技術難點:

1、透視效果:即户外強光、光線干擾等條件下的視透率問題,這點他們暫未解決,如果這點未能解決的話,很顯然HoloLens是無法拿到大街上去使用。

2、實際條件下的目標識別:目標識別在此類用途的智能眼鏡上是必備的基礎功能,在大尺度變化、傾斜、遮蔽、反光、簡單特徵與複雜背景這些實際條件下的目標識別。

3、普適條件下的目標AR:不一定能有條件和時間對每一個未知場景和目標進行建模,這時的AR其尚未解決。

4、普適條件下的景深自適應:對未預先建模的目標和場景,HoloLens的方法無法做到景深自適應。要麼限定應用目標和場景,要麼隨時建模,要麼隨時用激光測距儀測量,要麼用雙目攝像頭測距。

5、其他:全息波導的製造成本較高,成像的光學質量目前還較差,用了這麼多攝像頭和傳感器的視覺計算,對CPU和GPU的處理能力有着極高的要求,需要採用Asic和一些專業級的芯片,成本和續航能力是個問題。

Hololens與Google Glass的不同點

如果要談到HoloLens,那麼必然需要拿它與2012年Google發佈的Google Glass作對比。

2012年布林在紐約時裝週帶領一羣模特戴上Google Glass走了一場時裝Show,企圖告訴消費者,Google Glass是一款引領時尚潮流的產品,Google Glass當時所展現的AR技術,同樣令人感到震撼。受到媒體的普遍追捧,Google Glass可謂是2012年萬眾矚目的明星產品!它就像一個潘多拉魔盒,人們一旦打開,就向人們開啟一把通向未來世界的鑰匙。

HoloLens與Glass兩款產品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科技全方位的融入人們生活裏的每個角落。而從設備的外形來看,Glass和HoloLens為了達到科技和日常無縫對接的目的採取了兩個路線。

Glass的選擇,是極富野心的,他從一開始就不希望阻礙人正常的生活。沒錯我們是要讓科技與日常對接,但還要無縫啊!所以Glass從一開始就選擇壓縮機身,選擇了小屏幕,於是所能提供的功能並不多。但這是Glass的信念,那就是無論如何這款設備不能喧賓奪主,我們可以日後科技進步一點一點把功能加起來,但我們不希望把一個大傢伙摁到你臉上讓你天天帶着。Glass選擇了做加法。所以Glass在強調這個東西我們可以跑步的時候帶,做飯的時候帶,和孩子一起玩耍的時候帶。

而HoloLens顯然不一樣,微軟的野心顯然是希望HoloLens成為一款像智能手機那樣每天陪伴在人們生活中的消費品,HoloLens並不是要替代智能手機,而是要去搶佔人們去使用手機的時間精力,就像當年的iPad一樣,也並不是要去取代PC。

那麼問題來了,戴着像護目鏡一樣的HoloLens走在大街上,會不會顯得酷炫又白痴。佩戴前沿科技產品人羣的穿戴心理是特別奇怪的,既想要人們知道這是最酷炫的一款科技產品,但又不想倍受矚目,令別人感覺到自己很奇怪。

Google在研發Google的時候,是把它當做人們日常佩戴的眼鏡去做,所以當你在日常生活裏佩戴Glass是不會感到突兀感的,想用的時候就用一下。Glass最大缺點是可供人們使用的實際場景太少,Glass上也並沒有誕生幾款真正影響人們生活的AR App,它只是普及了AR設備,但它在實際生活裏,只是一款可有可無的雞肋產品。

微軟在研發HoloLens的時候,是把它當做一款室內產品來設計,當你戴上HoloLens的時候,你可以看到近乎投影儀的虛擬場景。

比如説優酷為HoloLens專門研發了一款App,那麼當你佩戴上HoloLens的時候,通過手勢來選擇進入優酷App,你在裏面所看到的每一個視頻,都是以投影的效果展現在你的面前,但是它實際上虛擬的,不可觸摸,你只能看到,彷彿生活在一個即現實又虛擬的平行空間裏。這樣的觀影效果其實與Sony的那款頭戴顯示器所展現的是同樣的效果。

HoloLens目前的體型偏大,是微軟為了保持機器性能,不得不做出的折中方法,有足夠的性能,才能在HoloLens上產生各種炫酷的應用。但科技產品往往是可以迭代的,通過不斷的技術發展,HoloLens將來的體積是可以縮小,直至小到可以方便人們隨身攜帶。

微軟與Google在研發增強現實設備時所做出的想法,無疑微軟是更加現實的,更容易製造爆點,也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畢竟大家現在都有Android或者蘋果,Glass只能查收郵件拍照片還動不動就會過熱重啟,顯然是令人們無法接受的。而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電子設備都是一點一點變小的,電視,電腦,手機等等,都是從笨重的大傢伙變成了能夠讓人接受的小靈巧。因為畢竟帶來技術變革的是實用有效的功能本身,而不是設備和生活的關係。

很多科技產品,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令人殘忍的。HoloLens同樣也面臨許許多多的挑戰,甚至是相比Google Glass,它未來所要面臨的挑戰更多。如果未來的某一天,它成功了,無疑它將會是iPhone之後,下一個個跨時代影響千千萬人的科技產品。

資料來源:虎嗅網
標籤: Hololens  Google Glass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