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超薄VS韓系曲面,智能電視你會選哪款?

虎嗅網 於 18/10/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電視行業都是往復循環的在硬件設計與智能功能的二選一中做抓鬮題。只是在視頻網站以及傳統的廣電、電信運營商們進入後,為這個行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方向。但這並不意味着曾經佔據電視行業主流的硬件製造商們,從此退出了這個利益頗豐的舞台。很多看起來像是技術層面的你死我活的競爭,其實只是從挖掘用户需求角度的一些擴展與延伸而已。

超薄和曲面是近兩年來在市場上頗為引起關注的電視發展方向,而更為有趣的是,從市場上的宣傳攻勢看起來日系企業更為偏重超薄,而韓系則是曲面屏幕設計堅定不移的支持,那麼我們就分別看看這截然不同的兩條發展之路,其中到底藴含着這兩個流派對於用户需求怎樣的把握。


曲面篇:商用量產和展會上的是兩回事

在2013年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上,LG首發的曲面電視曾經驚爆全場,其出神入化的外觀設計與精彩絕倫的視覺效果令人歎為觀止。但如果在曲面電視已經逐漸被推向市場正式產品化的今天再提到這個“曲面”概念,很多人會直接把他和三星畫上等號,而實際上三星也是曲面屏幕最直接和最強力的支持者。進入到電視賣場我們可以看到,三星曲面電視的鋪貨速度已經大大超過我們的想象,從拉動現金流的中小尺寸,到利潤最為豐厚的超大尺寸,都已經全面曲面化。

三星正在用實際行動來表達自身對於曲面屏幕的認可,在我們感慨三星將曲面電視進行量產的速度如此之快的同時,我們必須要先弄明白一個問題:現在市場上進行銷售的曲面電視,和2013年CES上驚爆全場的那一台,技術角度看是一類東西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清晰同時也非常令人遺憾:上文我們提到的這兩種電視基本上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

回顧13年CES上LG展示的那台曲面電視採用的是OLED屏幕,而這種屏幕的材質和我們常見的玻璃不一樣而是天生就具有可彎曲的柔性能力,加上OLED同時具有的自發光特性,使得那台展示品具有了令人驚歎的顯示效果。但讓人非常遺憾的是,由於OLED製造工藝上的複雜性,使得量產良品率相對還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因此目前售價還非常之高,尚未在市場上進行普及。

反觀目前市場上我們所看到的曲面電視絕大多數所採用的和傳統平板電視相同的LED背光液晶屏幕,並採取外加作用力的物理方式將屏幕控制在一個固定的曲率之中所形成,從根本上來説已經同2013年CES的那台展示用機完全南轅北轍了。

那麼,這種LED屏幕的曲面電視是不是就一點價值也沒有了呢?做出這個結論似乎也不夠慎重。

從用户體驗角度上考慮的話,曲面屏幕可以提供更大的可視面積從而讓觀看者看到更多的內容,但想達到這樣的體驗需要建立在屏幕尺寸足夠大(65-70寸以上)。用户需要屏幕距離足夠遠(一般要求4米以上),觀看者才能夠有比較直觀的體驗。另外曲面電視還有一個特殊要求,用户在屏幕正面位置觀看才能獲得最好的體驗,但對於電視這樣的客廳產品卻要承接所有家庭成員同時觀看的需要從而無法給每一個人都提供“皇帝位”,這也是曲面電視目前還存在的短板之一。

因此綜合分析起來,無論是屏幕尺寸的要求還是家庭房間的佈局都不太符合中國市場的現狀,也許在歐美這種大户型房屋佔主流以及大尺寸電視消費意願較強的成熟市場更有機會。

但如果從市場營銷角度來看的話則可以稱作是三星等主推曲面電視的廠家的一部妙棋:沒有需求,我們就創造需求然後解決這個需求!曲面電視一方面以他外觀上的特性(對於一般消費者的理解中玻璃應該都是平面的、且具有剛性不可被彎曲)來滿足用户的“獵奇”需求。在品牌拔高以及市場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又以自己所擁有的液晶面板生產能力作為支撐,很好的建立了競爭力的護城河。

因此綜合各個方面來看,曲面屏幕雖然在技術上並不先進,而在產品體驗上也沒有特別大的改進,但從營銷角度上來看還是非常有價值的一項創新。

超薄篇:比誰薄不應該是杜蕾斯的賽道?

與三星和LG等韓國企業堅持不懈的創造用户需求並將其解決相比,似乎日本企業們更為保守,在堅持自身畫質與音質優勢的基礎上跟風當下的流行趨勢,超薄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方向。

最開始超薄只是在手持電子設備中成為流行趨勢,手機、MP3和平板電腦被設計得越來越薄,不僅外觀更加美觀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握持手感。也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超薄”這一設計理念被更廣泛的流傳開來,不僅僅作用於手持設備,像電視、熱水器以及電暖氣等一系列比較大件的家庭設備也被拉上了“比比誰更薄”,這條本來該屬於杜蕾斯和傑士邦競爭的賽道。

如果説曲面電視還僅僅是利用玻璃自身的柔性空間進行彎曲,從而藉助用户對於“科技感”的嚮往從而打開銷路的話,那麼超薄這一設計理念,所要求的技術提升所藴含的價值相對要大得多。畢竟超薄並不是只靠液晶面板設計獨立完成,而是需要外觀、結構、材料以及關鍵部件等多個組成單元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效果。
隨着電視機各元器件設計的逐步成熟,模塊化使得生產一台電視變得運來越簡單但,也帶來了產品同質化的問題。在外觀結構上高度相似雖然能夠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卻也讓所有的產品看起來千篇一律,毫無個性。想要打破這個怪圈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實現超薄的設計,就要在各個模塊都已經是成熟設計的基礎上,做出改進從而將這些細小的優化綜合起來。這種厚積薄發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技術上的逐個突破。

從當前的技術水平來看,最可行的一個突破機會是在液晶面板背光模組上。目前絕大部分的導光板都是選用塑料材質,在帶來合格性能的基礎上能夠有效降低成本,但同時存在的問題是導光率相對不高,且需要較大的厚度。因此如果將現有成熟體系中的塑料導光板換成成本上更為昂貴的玻璃導光板,一方面提升了導光率,同時也有效的減少了背光模組的厚度。目前已經上市的小米電視2S已經把這個數據縮小到1cm以內,同時憑藉優秀的性價比去衝擊互聯網用户。Sony則在採用了玻璃導光板降低電視厚度的基礎上,升級塗層工藝代替電視機的後背板和背框架,進一步讓電視更薄,從而令最新的超薄電視整體厚度數據比起小米還要薄出5mm,所達成的4.9mm似乎已經是厚度的極限。根據行業內的消息夏普即將在全球推出一款超薄電視,具體的參數我們可以拭目以待了。

好在為了做成超薄而在成本上的付出還是有意義的,那就是用户依然願意為其買單。與曲面屏幕帶來的“科技感”相比,超薄屏幕實際上還與電視的一個自身屬性遙相呼應:家居屬性。電視作為客廳娛樂的核心產品,其在客廳中的位置也是不容小視的:用户為了保持與整體裝修風格的一致性,對於電視外觀有非常挑剔的選擇需求,而對於越來越趨向於簡約化風格的家庭裝修設計而言,一款超薄電視不僅便於安放,更重要的是更容易與整體的裝修風格合拍。

結束語:超薄、曲面,到底哪種技術會是用户最終的選擇?

在了解過了代表韓系的曲面與代表日系的超薄的發展之路之後,我們很容易理解雙方的出發點其實非常一致,那就是對於市場份額的爭奪以及自身企業定位的提升,與其説是分道揚鑣還不如理解成殊途同歸。從目前市場份額上來看由於韓系企業在市場巨大的投入,使得曲面技術更加廣為人知。但隨着整個日系陣營的復甦,誰又能説在保證音質畫質基礎上的超薄,不會成為電視行業接下來的競爭點呢?況且站隊只是一個暫時表象,搶佔市場才是最核心的需求,誰又能保證在曲面與超薄之間不會出現合縱連橫呢?

從電視形態發展的漫漫之路中我們可以看出,電視超薄在一段時期以來成為了廠商和受眾追求的主題,而曲面則作為另一種技術與審美的方向也在近兩年出現在市場上,消費者並不完全是受廠商宣傳所左右,人們所接受的還是真正符合審美慣性的產品。

智能電視行業觀察,獨立觀察團隊,聚焦三網合一、移動互聯、數字家庭以及相關上下游行業,微信公眾號(SmartTV_Observation)。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本文由 智能電視行業觀察 授權 虎嗅網 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28480/1.html

資料來源:虎嗅網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