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棄將」拍出 8.1 分的 DC 電影,但最大贏家是流媒體

愛範兒 於 30/08/2021 發表 收藏文章
一個被漫威解僱的導演,跑到隔壁執導 DC 宇宙會是怎樣的?

答案是 DC 電影總裁的「歡迎常來」。

James Gunn 執導的《The Suicide Squad》目前豆瓣評分 8.1,爛番茄新鮮度 91%。比起 2016 年的版本,這部「新版自殺小隊」口碑要好得多。


不過,比電影本身更有意思的,是電影宣傳期間的一個插曲。James Gunn 再次迴應了 Martin Scorsese 「漫威電影是主題公園,不是電影」的觀點,他認為這位好萊塢著名導演站出來反對漫威是為了博得關注。

▲ James Gunn(左)和 Martin Scorsese(右).

一位從上世紀 60 年代開始拍電影的大導演需要漫威熱度,這顯得有些荒誕。

但嚴肅的暮年電影人和玩世不恭的壯年電影人之間的觀點交鋒,多少也反映了好萊塢電影工業在今時今日的狀況。

《The Suicide Squad》,合格的爆米花片

先看看 James Gunn 這部電影究竟如何。它大致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自殺小隊(The Suicide Squad)或者説 X 特遣隊(Task Force X)成員,都是關押在監獄的反英雄,被指派為美國政府幹髒活。

這次特遣隊員們的任務,是趕往被激進反美勢力控制的一個小島,消除科研機構「約頓海姆」的「海星計劃」,避免其落入反美派手中,對美國和全世界造成威脅。


事實上,一切禍端皆由美國而起,小島上隱藏着他們骯髒的秘密,特遣隊參與的完全是一場美國政府主導的荒誕遊戲。

這個故事又是典型地將政治正確玩弄於股掌之間,緊扣「錯的只有美國政府」這一母題,具體表現包括但不限於:特遣隊領隊是黑人、將「小孩」作為行動的關鍵動機、最終打敗大海星的是「城市最低級生物」老鼠、為了和平不擇手段的「和平使者」是政府內應。


這並不妨礙「反英雄」在拯救世界的過程中彰顯個人英雄主義。明明是全員惡人,卻在最後時刻決定冒着生命危險,主動去對抗大 BOSS。

這是增添了人物弧光,還是顛覆了「自殺小隊」該有的人設?在這部電影裏,我認為是後者。在以段子串聯的文戲中,人物有趣但不豐滿。

在影片風格上,James Gunn 堅持了「反套路」,砍瓜切菜爆血漿隨處可見,無厘頭與惡趣味信手拈來,彩色波點、扎堆老鼠、海星觸手挑戰密恐人士承受能力,偶爾還搞一把鮮花蝴蝶的暴力美學。對於喜歡這種類型片的觀眾,感官體驗是不錯的。


有人説它「口感非常不 DC」,但《自殺小隊》的漫畫原著就是黑色幽默、暴力美學、死法千奇百怪。相比真人電影,《突襲阿卡姆》等 DC 動畫更能夠反映自殺小隊的「團隊精神」。

另一方面,非 DC 粉絲的影迷,有這樣的印象也不奇怪。諾蘭的《黑暗騎士》、扎克·施耐德的《守望者》,代表了 DC 電影的高度,承載着觀眾對 DC 電影的期待。

▲《黑暗騎士》.

James Gunn 和扎克、諾蘭的暗黑風格完全不同,他原本是漫威導演,因為涉嫌戀童等不當言論被迪士尼解僱。也許是個人風格太過強烈,《The Suicide Squad》很容易讓人想起他之前為漫威拍攝的《銀河護衞隊》,兩者都有「萌寵」、星際生物、金曲串燒、無厘頭笑話和邊緣化反英雄。

▲《銀河護衞隊》.

回到開頭 James Gunn 和斯科塞斯的爭議,我認為,這部電影雖然口碑不錯,但它就是一部「主題公園式」的爆米花電影。

時代屬於「主題公園」?
提出「漫威電影是主題公園」的斯科塞斯,是好萊塢著名導演、電影社會學家。其實他在 2021 年再被提起有些冤枉,他並沒有一直反對漫威,那已經是 2019 年 10 月的事情了。

▲ 斯科塞斯採訪記錄. 圖片來自:Reddit

2019 年 11 月,斯科塞斯在《紐約時報》撰寫了一篇專欄文章,專門迴應質疑。他有兩個核心觀點。

首先是他對電影藝術的定義:

引用我所知道的定義電影的許多元素,漫威系列裏都有。它所沒有的是啓示、神秘或真正的危險。這些影片是為滿足一套特定需求而製作,表達數量有限的主題。

其次是他對漫威類型片在院線佔比過高的擔憂:

引用一種是全球範圍內的視聽娛樂,另一種是電影藝術。它們仍然不時重疊,但這種情況越來越少見。我擔心其中一方的經濟優勢會將另一方邊緣化,甚至縮小另一方的生存空間。

▲ 斯科塞斯《禁閉島》.

一些影迷認為斯科塞斯頑固不化,但結合時代背景和他的個人經歷來看,並不是這樣。

在上個世紀,斯科塞斯和《教父》導演科波拉、《星球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大白鯊》導演斯皮爾伯格並稱為「好萊塢四傑」,是美國電影新浪潮的旗手。

50 年代電視的普及、美國社會的動盪與政治危機、好萊塢自身商業影片製作衰退等一系列衝擊,使得好萊塢工業在 1960 年代末舉步維艱。

1970 年代,這些年輕電影導演,受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影響,發起了「新好萊塢」運動,將歐洲作者論帶入好萊塢電影的製作中。

▲《教父》.

斯科塞斯拍攝了大量關注美國社會現實問題的電影,以個人情懷和民族情感打造了一個道德黑幫世界,使好萊塢重新贏回了那個時代的年輕觀眾。

科波拉將傳統黑幫電影拍成一部關於榮譽與家族情感的史詩。

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則挽救了好萊塢的類型片市場,找到了商業和藝術共存的方式,以及在票房外盈利的可能。

▲《大白鯊》.

只是,在好萊塢製片人心中,斯科塞斯的《出租車司機》是好萊塢面對年輕觀眾和電視業競爭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協,斯皮爾伯格和當時的「史上最賣座影片」《大白鯊》才是最有商業價值的。

「新好萊塢」的輝煌不過維持了一段時間,電視之外還會有不斷的新媒介湧來。電影製片公司的應對方法就是迅速瓜分連鎖影院市場、控制發行部門、鉅額投資製作規模龐大的影片,票房甚至不再是主要收入,版權(錄像帶、電視播映等)和周邊產品的收益源源不斷。

這是最為保守穩妥的製片策略,對此策略產生啓發的就是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

▲ 斯皮爾伯格《頭號玩家》.

但製片人們誤解了斯皮爾伯格。斯皮爾伯格在電影中的個人色彩絕對不能被忽視,他的電影有對童年的深刻反映,他在現實中造夢,構建着電影和真實世界的聯繫。

而在許多好萊塢大片裏,電影僅僅是一種資金鑄就的幻覺,只需要製造轟動,甚至由誰來拍攝都不重要。

▲ 好萊塢.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大片制度發展到現在,好萊塢就是用一種工業體系或者説產品思路規劃 MCU(漫威電影宇宙)。在這個層面,用「主題樂園」去形容漫威電影並沒有錯。

從《雷神》開始,MCU 的掌舵人有且只有一位——凱文·費奇。他為所有電影制定大致情節以及風格,並且尋找適合的導演,流水線式生產電影。據「毒眸」報道,除了《復仇者聯盟 4》等特殊作品外,幾乎所有漫威影片的成本都被嚴格控制在 1.5 億-2.5 億美元之間,規模體量高度統一。

▲ 凱文·費奇.

在製片人中心制下,蜘蛛俠、美國隊長、銀河護衞隊,看似風格多變全面開花,但本質都是流水線標準或以上的產物,是漫威公式框架內的合理變通,票房風險較為可控,影院外也能有源源不斷的衍生收入。

漫威電影宇宙算是抓住了當代娛樂的一點命脈:沒有一部電影在商業上能夠像永動機一樣持續發揮恆定的能量,穩定產出的類型化影片就如同一座不斷擴建的主題公園。DC 也想開發電影宇宙,但他們並沒有一個成熟的「產品經理」。

所以,斯科塞斯並非只是在説漫威電影,他真正擔心的是:以漫威電影為代表的快消品佔據大半銀幕,這些系列大片在精神上重複的,最終目的是「可供即時消費」,這會導致電影行業「充滿創造性的張力」消失。

流媒體是嚴肅電影的出路?

在紐約時報專欄中,斯科塞斯在解釋漫威電影為何是主題公園之餘,還表達了他對 Netflix 的感謝。

斯科塞斯對商業片有太多不肯妥協的內容,當初他給電影做了一億多美元的預算,但因為價格過高且看不到對等的營收回報,好萊塢沒人願意出資。Netflix 不僅滿足預算,還另投了近一億為電影做營銷宣傳。他很感謝 Netflix 允許他以他所需的方式拍出了《愛爾蘭人》。

▲《愛爾蘭人》.

《大西洋月報》在當時就此事評論道:

引用一部斯科塞斯的電影——如此昂貴,演員陣容如此龐大——選擇去 Netflix 而不是一家傳統發行公司,這説明行業發生了一些「地震」。大導演們往往都避開 Netflix,但隨着斯科塞斯的加入,這種情況可能會開始改變。

以 Netflix 為代表的流媒體, 似乎正在成為大預算電影的避風港。

斯皮爾伯格也曾是旗幟鮮明的流媒體反對者,他認為一部電影用電視規格呈現出來,只能稱之為電視電影,應該角逐艾美獎而不是奧斯卡獎。但在今年 6 月,斯皮爾伯格名下的製片公司安培林娛樂(Amblin Entertainment)與 Netflix 達成合作協議,未來每年都將為 Netflix 製作多部電影長片。

▲ Netflix《芝加哥七君子審判》.

但斯科塞斯們依舊更願意選擇院線電影:

引用在美國和世界各地,如果你想在大銀幕上看到些什麼,系列大片是你的首選…… 規則遭到顛覆,流媒體成為主要傳播系統。不過,我認識的電影人裏,沒有誰不願為大銀幕拍電影,沒有誰不願在影院面向觀眾放映電影。

傳統電影行業的決策者們,開始清醒地意識到,流媒體絕不僅僅是一條新的發行和放映渠道。

今年 1 月,Netflix 全球訂閲用户數量已經超過 2 億;截至今年 6 月底,HBO MAX 的訂户數量達到 6750 萬;迪士尼發佈財報顯示,Disney+的全球用户數量已經達到 1.16 億。


流媒體對在線流量的全面掌握,預示着發行和放映環節的主導權或將轉移。流媒體及背後的高科技公司能夠利用大數據和算法,決定哪些電影被看到,以及觀眾更可能看哪些電影。

8 月 6 日上映的《X 派遣隊:全員集結》,因為疫情原因院網同步上映。未來,或許有更多類似漫威的類型大片霸佔銀幕和創作資源,與此同時,嚴肅電影和快餐電影都不會放棄流媒體陣地。華納傳媒 CEO 詹森·基拉爾表示,華納兄弟明年將為流媒體服務 HBO Max 獨家提供 10 多部新電影。

這足以説明,互聯網所能夠提供的收入已經是大製片廠生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斯科塞斯《出租車司機》.

時代和好萊塢對於院線電影的選擇、説不上好壞的流媒體、疫情的偶發因素,使斯科塞斯們遭逢的,是比電視時代更嚴峻的考驗。製片廠、院線方、流媒體三者的話語權在發生更迭。

對於院線電影的現狀,斯科塞斯的內心是悲傷的:

引用電影行業裏的一些人對藝術問題全然漠不關心,對待電影史的態度輕蔑專橫——這兩樣加起來真是要命…… 對於那些夢想拍電影的人,或者那些剛剛起步的人來説,現在的情況很殘酷,對藝術來説很不友好。只是寫下這些話已令我心中充滿哀傷。
斯科塞斯的《愛爾蘭人》大規模使用了減齡技術,集結了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和喬·佩西三位元老。

▲ 豆瓣網友對《愛爾蘭人》的短評.

但時間不可避免,衰老無從遮掩。這部黑幫片洗去了過去的張狂和脂粉,面對這個規則已經改變的世界,平靜地講述了一個過去的黃金年代。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標籤: Marvel  DC  The Suicide Squad  自殺特工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