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獲取下一個 10 億用户,Google 的佈局其實不僅僅是 Android Go

愛範兒 於 21/05/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引用
如果這 20 億能夠再加上中國用户的數量,那我就會更開心了。

在接受愛範兒(微信 ID:ifanr)的採訪時,負責 Android 的 Google 工程副總裁 Dave Burke 這樣説道。這句話引起了現場的一片笑聲,也澄清了一個重要事實:

引用儘管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在 Google I/O 上宣佈 Android 設備的月活躍數量達到了 20 億,但這 20 億並不包含中國用户,因而並不是全球 Android 活躍設備的全部。


因此,可以想見的是,按照中國當前 Android 的生態體量,如果把中國用户算入其中的話,Google 可能已經實現 30 億 Android 月活躍設備的小目標了。

Android Go 的三個特點

需要首先説明的是,Android Go 並不是一款獨立的操作系統,而更像是 Android O 旗下的一個項目;這個項目的目的,正如負責 Google 副總裁 Sameer Samat 所言,是讓下一個十億用户也能用上 Android 手機。

當然,Google 對下一個十億用户的定位,主要指的是那些還沒能用得上智能手機的低消費羣體;因此,Android Go 從一開始就被定位為是為入門級設備打造的。


從產品來説,Android Go 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 在 Android O 的基礎上對系統 UI 和內核進行了深度優化,讓它即使是在入門級設備上也能運行得流暢和高效;比如説在系統層面增加了數據管理和節省功能,讓用户更加清晰地感知自己的流量使用情況,甚至可以直接充流量。
  • 作為配套選項,Google 也針對旗下的部分應用推出了相應的版本或改進措施。比如 YouTube Go 可以實現實時查看視頻大小、離線觀看、提前預覽等功能,Chrome 則默認打開數據節省選項,而 Gboard 增加了對多種語言的支持等。
  • 另外,針對 Android Go,Google 旗下的應用商店 Play Store 也將進行改版,優先重點推薦那些專門為 Android Go 開發的應用,比如説不吃內存、不搶空間、節省流量的應用;當然與此同時,其他的應用也不會被閹割。

在採訪中,Sameer Samat 表示,Google 對入門級設備的定義是擁有 1GB 或以下內存的設備(甚至可以低至 512 MB),而 Google 也將與相關廠商合作,對符合這一條件的設備打上 Go Configuration 的標籤,而該設備將擁有 Android Go 的上述三個特點。

然而 Google 盯上的可能是印度市場

Android Go 彰顯了 Google 的責任感與野心;無論如何,它希望 Android 能夠到達更多的用户。而 Android Go 的出現,看起來也是這位巨頭對下一個十億入門級設備潛在用户的滿滿誠意。

不過,不要以為 Android Go 是心血來潮的產品;實際上,在 Google I/O 所展示的三個特點中,已經有一部分早就已經登場了。
比如説 YouTube Go,其實早在發佈於去年 9 月份;而且一個重要的信息點是,YouTube Go 卻是專門面向印度用户的。按照 YouTube 產品管理副總裁 Johanna Wright 在博客中的説法,YouTube Go 的誕生是源於他在印度旅行的一次經歷;因為 2G 網絡狀況不好,他的朋友無法給他播放 YouTube 上的視頻。


而 Gboard 也曾經在 2017 年 4 月有了一次大更新,增加了對 6 種印度本土語言的支持,使得 Gboard 對印度本土語言的支持類型增長到了 22 種。

Google 並沒有專門提到 Android Go 針對的是印度市場,但可以想見的是,Google 所預想的下一個十億用户,必然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印度市場。當然,Android Go 也可以走向非洲、拉美等其他市場,但印度的龐大人口基數和急速前進的移動互聯網發展狀況決定了它對 Android Go 項目的重要性。

其實,當 Sameer Samat 在 Google I/O 上介紹 Android Go 的時候,它還提到了 Google 在開發者網站上推出了一個計劃 Building for Billions,這一計劃同樣指向下一個十億用户。實際上,早在 Google I/O 2016 上,Google 已經面向開發者描述了 Building for Billions 的計劃,並號召他們在 Web 和 Android 上針對下一個十億用户進行開發。


也就是説,找到下一個十億用户,至少從 2016 年開始就已經是 Google 的行動計劃之一;只不過今年,這一計劃推進到了系統層面,具體成果就是 Android Go。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 Google I/O 的 Building for Billions on the Web 環節,Google 產品經理 Tal Oppenheimer 在開場白中專門以印度市場為例描述了 Web 開發的重要性,而 Building for Billions on Android 的主講人 Kunal Soni 更是滿滿的印度口音。

Android One、PWA 和 Android Instant Apps

Android Go 的出現,很容易讓人想起 Google 在前兩年推出的 Android One 計劃;後者的目的是,通過向設備製造商提供一整套硬件和軟件指導程序,以及一些優化的設計平台,從而讓這些製造商打造更加簡捷快速的物美價廉的智能手機。

的確,Android One 在面向對象上似乎與 Android Go 的面向對象有着非常強烈的相似之處。

但在接受採訪時,Android Go 產品經理 Arpit Medha 表示,Android Go 不是 Android One 的替代品,Android One 專注於中端市場,而 Android Go 則專注於入門級市場。而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更是強調稱,Google 從來沒把 Android Go 看成是 Android One 的替代品,這兩種產品是在 Android 的生態系統中同時存在的。

除了 Android One 的問題,有媒體指出,Google 推出 Android Go 的另外一個動因,可能與整個 Android 生態的碎片化有關。根據官方給出的最新數據,使用 Android 7.0 及以上的設備佔比只有 7.1%,而使用 Android 5.0 以下版本的用户佔比為 29.7%;也就是説,將近 30% 的 Android 用户在使用至少三年前的系統。

對於這個問題,Sameer Samat 的迴應非常明確,Android Go 不是為解決碎片化的問題而生,因為它是要被安裝在新設備上的。不過如果 Android Go 在未來真正被用户接受的話,它在客觀上自然能夠對當下 Android 碎片化的狀況進行改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ndroid Go 與 PWA 和 Android Instant Apps 的關係。

PWA,是 Google 在數年前提出的網頁概念,它的目標基於瀏覽器來提供一個面對用户友好的 Web 應用,它具有可靠、快速和融入等特徵。實際上,在去年 Google I/O 的 Building for Billions on the Web 環節,Tal Oppenheimer 的其中一個演講話題就是 PWA。


如果説 PWA 是在 Web 層面尋找下一個十億用户的話,那麼 Android Instant Apps 的着眼點就在 app 本身,它的核心就是將 app 精簡化,並且要拆分成不大於 4MB 的獨立模塊。二者一個要將 Web 變成 app,一個希望將 app 變得模塊化,看似毫不相干,但背後都是 Google 想要將 Android 生態變得簡單化的決心。

那麼問題來了,Android Go 的推出,何嘗不是這個決心的另一步呢?如果下一個十億用户最終找到的話,PWA 和 Android Instant Apps 也未必沒有機會貢獻力量,並藉此大放異彩。尤其是 PWA,它要改變的,已經不是 Android,而是整個 Web 形態本身了。

因此,包括 Android Go 在內,Google 的項目佈局着眼點是長遠的。也許這些項目很多都最終沒能成功,從而被砍掉;但正是它們中某些項目能夠存活下來並獲得成功,才讓 Google 口中的“改變世界”不再是一句空話。

別忘了,Android 和 Chrome 就是這麼來的。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