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anRank 十週年特別篇:2030 未來派對

愛範兒 於 23/01/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2020-2030,和其它十年都不太一樣。
《2001:太空漫遊》裏四散在宇宙的大黑石,已經是二十年前的故事,《銀翼殺手》裏霓虹穿射的反烏托邦世界,在 2019 年的 11 月一片荒涼。代表着未來的經典科幻電影成了過去式,我們也從新的十年裏正式進入「未來」。


站在 2020 年的懸崖上,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變革性的世界—— 5G 正在湧上海岸,準備席捲整座城市;AI 無形潛入了每個人的生活,成為這場變化的背後推手;新的數碼設備沒有氾濫,流媒體和社交軟件卻讓娛樂選擇爆發式增長;年年都在復讀的 AR 和 VR,現在只等掀起一次現象級的浪潮……

當下變化之大,也讓未來越來越不可知。

引用​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將可以在同一個裝配流程中運行,自動駕駛汽車將把包裹高效運到目標區域,車上的機器人和無人機將進行最後的派送。

我們想用 10 種技術趨勢,帶你看看接下來生活會出現什麼實質性的改變。儘管無人能確定它們會否真的發生,但至少未來的可能性正在此不斷放大,直到它離我們近在咫尺。

未來之門:5G

▲ 圖片來自:Unsplash

現在,我們就站在 5G 這個互聯網問世以來最大創新熱潮的入口。

2019 年,是 5G 的商用元年,5G 生態已經完成了初步構建。2020 年將是 5G 終端大規模普及的一年,5G 行業應用也將跨越式發展。

5G 低延時、廣連接的特點,加上它理論上比 4G 快幾十倍、每秒可達 10GB 的高速率,首先就能讓所有手機裏的載入轉菊花動畫消失,但它的真正價值,並不限於手機,5G 的普及,將重塑整個城市。

智能設備、智能汽車、智能製造,加上大量渴望 5G 的物聯網密集型技術,將構建出下一代基礎設施,組成我們未來新的智慧城市。5G 技術之上的新產品、新服務、新的商業模式和產業,將改變每個人和科技互動的方式,為全球經濟增加數萬億美元。

最好的數家 Android 手機制造商皆已經發布了 5G 手機,2020 年下半年 5G iPhone 也或將到來,那時候 5G 將真正成為一項主流技術,隨之而來的 AR、VR 程序,將用一個個殺手級應用劈開屏幕裏的小世界。
不過 2020 年的 5G,可能和你期望的 5G 還有點不一樣,我們體驗到的,將首先是低頻段的 5G,想象中的高速通信,還需要等待廣泛的毫米波信號鋪滿城市,由於所需的單元數量巨大,五年之後它可能才會來到每個人身邊。

但也先坐穩抓緊了,過渡期的車速可不慢。

AI 的人性之戰

▲ 圖片來自:Bruev iStock

這十年來,科技界執牛耳的 Facebook、Google、蘋果、亞馬遜、微軟等科技巨頭,都在不約而同地做着同一件事情:收購人工智能(AI)公司。

這足以説明 AI 在未來的重要性。

去年 10 月,科技巨頭 Google 的聊天機器人 Duplex 就已經在新西蘭通過 AI 呼叫餐廳,它能自然模仿人類的聲音,詢問當地假期的營業時間,2020 年,Duplex 將出現在我們手機上,進行現實生活中的更多對話。

AI 現在還是一個「小孩」,但終將比大人更聰明。

據阿里達摩院最新數據,在「聽、説、看」等感知智能領域,AI 已經已經達到或超越了人類水準,但在需要外部知識、邏輯推理或者領域遷移的認知智能領域,AI 還處於初級階段。

隨着我們進入 2020 年,AI 的淘金熱將加速,未來的十年中,AI 將實現從感知到認知的關鍵突破,以一種新的方式展現自己。

它將學習認知心理學、腦科學及人類社會歷史,結合跨領域知識圖譜、因果推理、持續學習等技術,從而能夠穩定獲取和表達知識,理解和運用知識。

通俗來説,它更「感性」了。

然後,AI 就會內置進我們的手機、電視和智能設備的芯片組中,就像機器人改變製造業一樣,在 2020 年開始顛覆信息行業,並讓自動化和「人性化」改善每個人的生活。

IDC 預測,到 2025 年,至少 90% 的新應用程序將嵌入 AI,到 2024 年,超過 50% 的用户界面交互將使用支持 AI 的計算機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AI 會成為更像「人」的存在。

當然,Deepfake 換臉已經讓我們見到 AI 濫用的可怕之處,在隱私和數據安全被機器綁架之時,人性的醜惡和慾望也開始氾濫。AI 實驗中對性別、種族的偏見,仍在不斷拉緊道德之弦。這時,人們的視線終於開始從耀眼的技術抽身,重新回到了人性面前。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在這個年代,我們更需要從渾濁的謊言中分辨真相。

真實的虛擬世界

▲ 圖片來自:Intel

不過接下來你可以做一場虛幻的美夢。

雖然每年的年度趨勢裏,似乎都會出現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這兩個陳年詞彙,但它們並非死水一潭,而是年年都有新突破,並持續增温,只等待時機成熟就開始沸騰。

長期以來,VR 和 AR 一直與沉浸式的遊戲和電影聯繫在一起,在 5G 和 AI 的驅動下,調研機構 Gartner 指出,從現在到 2028 年,它們將讓用户體驗將在兩個方面發生巨大變化 —— 用户對於數字世界的感知,和用户與數字世界的交互方式

感知上,你的想象將始於手下,同時也能延伸到看不見盡頭的地方。

視覺上的另一個奇幻世界,相信你已經在 VR 眼鏡和體驗館裏體驗過,比如在廣闊的西部騎上一匹野馬,穿過荊棘的叢林刺殺野獸,或掀開曖昧燈光遮掩的簾布,圍觀赤裸的身體像泥鰍一樣交纏。

未來 AR/VR 將會擺脱設備壓力和現實限制,帶來更貼近現實的,多感官和多模式的新鮮體驗。例如在行業應用中,醫生能夠通過 AR 手術輔助,進行更多訓練和實踐,在個人身上,VR 將為老人或行動不便、身體受限的人提供幾近真實的陪伴,消解他們的抑鬱和孤獨。

而在交互上,AR/VR 就是未來零售商和市場營銷人員的殺手鐗,人們在這個購物的遊樂場將無處可逃,因為它會隨處都在。

你將能在虛擬服裝架和陳列室中瀏覽產品,並在購買之前感受到栩栩如生的上身體驗。現在 Gap 就已經通過虛擬 DressingRoom 應用程序,用 VR 技術讓人們在購買前虛擬試穿衣服。

Instagram 還為一些帳户啟動過 Stories 功能,用户能直接通過鏡頭進行 VR 和 AR 試粧、購物,與衣服進行交互。

更多 AR 和 VR 的實驗正在進行中,它們背後的公司耗盡了想象力,只為在未來抓緊人們每一根渴望消費的神經。

而這其中體現出為人類服務的巨大潛力,就是它們未來能備受矚目的極大原因。Gartner 研究副總裁 Brian Burke 表示:

引用這種與人類進行多重感官交流的能力將創造一個更豐富的環境,VR/AR 將從「精通技術的人」手中轉變為「理解人類的技術」。

五到十年內,AR/VR 產品就將更大規模地普及開來,用於商業通信,零售,娛樂,體育,保健和其他行業,羅蘭貝格的中國行業趨勢報告預計,2020 年,中國 AR/VR 市場較 2019 年將增長 108%。

當企業們開始用某項技術賺錢,這項技術通常就要起飛了。

無人駕駛樂園

▲ 圖片來自:TESLA

2018 年 3 月,一輛 Uber 無人駕駛汽車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市撞上了一名突然出現在路上的女子。無人車首次撞人致死的惡性事件發生了。

即便後來事故被證明不屬於 Uber 無人車違規,而是受害者自己臨時冒出所致,但自此之後,無人車頭上一直密佈着陰霾,人們無法停止對自動駕駛的懷疑和恐慌。

不過基於 5G 和更強大 AI 的結合,安全指數越來越高,我們離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汽車、無人駕駛飛機、智能交通城市也越來越近了

在過去幾年裏,世界各地的人們已經可以不時看到部分自動化技術的汽車駛過,它們正在測試完全無人駕駛技術。一些特斯拉汽車現在能在達到 2 級(駕駛支持)或 3 級(在緊急情況下由駕駛員操作)的情況下,在高速公路上切換自動駕駛模式。

2020-2021 年的 5G 商業化應用中,自動駕駛和 VR/AR 將率先受益,5G 將能幫其實現完全自主的自動駕駛,並支持自動駕駛高質量的圖像識別和高速數據交通情況判斷,帶來更智能的車載座艙配套設施,車內會變成一個新的户外娛樂空間。

不過要將無人駕駛推向市場,還要通過汽車製造商與技術製造商之間的戰略調整來實現。現在,英特爾、高通和福特、寶馬等公司已經在合作,Uber 也早就在着手造一個自動駕駛艦隊了。

在自動化加速發展的趨勢下,生活中獨立的智能物件,都將能和其它設備協同工作,我們可以想象一個不遠的情境:

引用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將可以在同一個裝配流程中運行,自動駕駛汽車將把包裹高效運到目標區域,車上的機器人和無人機將進行最後的派送。

今年,飛行汽車也和無人汽車並駕齊驅,佔據了未來出行的話題焦點。儘管仍有大量民眾對飛行汽車表示懷疑,但有人已經在經歷這場革命性的變化。

貝爾、波音、億航等公司已經開發了空中出租車,並公佈了城市空中交通解決方案的計劃,隨着 Uber Air 在世界範圍內試用其飛行出租車服務,飛行汽車也已成為現實,商業運營或於 2023 年開始,當然,不是所有的商業化嘗試都會成功,在自動駕駛依舊離大眾較遠的時候,飛行汽車或許更像是《龍珠》裏的小背景,而非觸手可得的近未來。

那麼無人駕駛的飛行出租車什麼時候才能普及呢?我們下個十年的 ifanRank 見。

多元可穿戴設備

▲ 圖片來自:Ollanski

十年前,一小部分人還在用着健身跟蹤器,對他們來説,人們一整天都掛着可穿戴設備可能是一件無法想象的事。

現在的可穿戴設備,變得更小、更輕、更強大、更先進,AirPods 可能佔據了你上班、跑步、逛街、乘坐地鐵的每一寸時間,市面上的智能手錶和手環不僅能檢測睡眠和運動,還能檢測心率並根據卡路里數據告訴你明天吃什麼。

IDC 報告顯示,到 2023 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裏, 耳戴和腕式依然將兩分天下,成為市場上可穿戴設備的主流形態,耳戴設備將擁有更豐富的交互、傳感方式、獨立的計算性能,並能和更多家庭、移動、車載等智能設備相連。
Forrester 的科技分析師 Frank Gillett 還認為:

引用當計算機芯片進入耳機等其他電子產品中,這意味有兩種可能:耳機將能通過耳朵的脈搏監測你的健康,或者耳機可以當作廉價助聽器來使用。

而智能手錶除了在健康領域會變得更加實用,也會在更多領域發揮作用。

鋼鐵廠中的高爐旁,工人手上的智能手錶將能提供實時的機組人員生物特徵,展現他們的工作是否安全;震盪翻湧的海面上,全體船員如果大部分出現壓力跡象,船內就會發出嘀嘀的警報聲……

往後幾年,更豐富形式的可穿戴設備將會出現,在 CiteSpace 的分析結果裏,智能眼鏡、智能手錶、智能織物、智能衣物將是其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幾種產品形態,傳感器、行為識別、機器學習、神經網絡、物聯網、雲計算這些技術將會被大量應用到其中,家居和辦公室將會有各式的傳感器與之配合,讓我們更精準地預測身體,控制身邊的物件,並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電子設備將與我們的身體越來越「親密」,甚至進入我們的身體。

人類能力增強

1932 年,Aldous Huxley 撰寫了經典的反烏托邦文學《美麗新世界》,他預測技術會介入人類,人類將經基因控制孵化和藥物控制,一生都走向被分配好的「幸福之路」。

這本書設定的時間是 2540 年,而今天的一些技術以已經開始和人類的身體融合。

對於人類增強(Human enhancement),人類增強研究院給出的定義是:利用開發、製造及推動各種廣泛可用的技術,來消除人類殘疾、疾病、痛苦、衰老、死亡等不利於生存與發展的消極問題,同時極大地增進人的智力、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嘗試。

人類增強的三大目標為:超級長壽,超級智能,超級幸福。當然,這也超級遙遠。

過去黑客們熱衷於改造身體,他們大部分都是私人或團體在地下車庫進行實驗,但在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納米技術的發展下,越來越多普通人將站上技術革命的風口浪尖。
在觸手可及的當下,Google 已經批准了帶有多傳感器的隱形眼鏡,它內置的傳感器可以測量眼淚中的葡萄糖含量;今年 CES 上展出的 Mojo Vision 智能隱形眼鏡,還通過在眼鏡中增加傳感器和微型屏幕,藉助 AR 視覺展現「增強」世界,有望幫視力障礙者恢復光明。

這類則屬於體能增強,通過在人類身體上植入智能技術部件,可以改變人類固有的身體機能。

馬斯克今年發佈的腦機接口技術,想要通過連接 AI 和人腦,從而實現人機共存,儘管還存在不少爭議,但也為人類增強技術鋪開了一條紅毯。

這則屬於認知增強,也就是通過計算機系統和智能空間的多體驗接口中的信息和應用,最終來實現人類增強。
在未來十年,由於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機能增強,人類體能與認知增強技術將會變得越來越普遍。不過人體增強飽受爭議的部分,也將持續集中在文化和倫理意義上。

例如,使用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來增強基因,則會產生不可逆轉的倫理後果。

就像科學家賀建奎利用該技術改造人類嬰兒那樣,他試圖修改受精卵的 CCR5 基因讓出生的孩子天生對艾滋病免疫,付出的代價卻是他們將承受各種無法預測和治療的遺傳病風險。

而這背後隱藏的,還有更深層次的,對人類這個物種命運的擔憂。

基因編輯能讓人類最大程度地成為力量、智慧甚至年齡的優勝者,但誰為隨之而來的破壞性後果負責?它會讓人類變得千篇一律嗎?會塑造出階層之間永恆的不平等嗎?會讓人類走進毀滅的黑洞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只能留給未來。

實用型區塊鏈

▲ 圖片來自:Fastcompany

近年來,世界對比特幣的態度起起落落,但作為比特幣底層技術之一的區塊鏈,卻日益受到重視。

如果你還不夠了解區塊鏈的話,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數據庫,在比特幣形成過程中,需要通過一個個區塊進行儲存,信息交流擴大後,這些區塊就連成了區塊鏈。

因為存儲在區塊鏈的數據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點,所以區塊鏈技術在經濟行業幾乎就是「信任」的代名詞。

但問題在於,區塊鏈的應用現在仍在各種測試和實驗的階段,要麼是細分領域的小常識,要麼還面對着信息存儲、驗證、超大容量等技術障礙,沒有直觀可用的成熟產品。

接下來,隨着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互補技術開始與區塊鏈整合,我們將開始看到除加密貨幣以外的有意義的區塊鏈,這些真正的區塊鏈或「完整的區塊鏈」將顛覆整個行業,最終改變經濟。

Amazon Web Services 通過基於訂閲的區塊鏈即服務平台,正使區塊鏈技術民主化,三星,微軟,IBM 和阿里巴巴在內的許多全球領導者,也正在這一領域發揮作用,它正用於追溯食品安全、知識產權和特許權使用費、房地產/資產管理等多個地方,實際用例最終將超越支付和加密貨幣。

2020 年可能是區塊鏈真正興起的開始。

羅蘭貝格趨勢洞察報告認為,在政策和項目支持下,2020 年區塊鏈將實現更廣泛的應用,包括司法系統下的電子證據管理、金融領域下的區塊鏈票據、公益領域中的資金管理,醫療領域的電子病例,產業供應鏈的商品溯源體系等等。

到 2023 年,區塊鏈將全面擴展,專為區塊鏈設計的硬件芯片將誕生,實現物理世界資產與鏈上資產的錨定,從而拓展互聯網的邊界,實現萬鏈互聯。

比如説,一輛汽車通過其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就能直接與保險公司協商保險價格。

未來日活千萬以上的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會走到我們身邊。區塊鏈將產生一類突破性的應用程序,人們可以像用瀏覽器和 app 一樣實現信息的瀏覽、傳遞、交換和應用。

但在當下,最需要謹慎注意的依然是空有其表的炒作。德勤美國區塊鏈實驗室負責人克里斯・布羅德森也説道

引用區塊鏈最大的潛在陷阱,是企業沉入盲目的熱情,因為擔心錯失機會而衝入項目,卻從沒對區塊鏈的目的和適用性進行理性的討論。
隱私崩塌和網絡透明

▲ 圖片來自:Futurism

技術發展越快,信任危機就越大。

2020 年的網絡安全,將受到更深、更廣、更陌生的威脅。
引用互聯網上的一切都將明碼標價。網絡恐怖主義將變得司空見慣,數字犯罪網絡將成為新的現實。個人隱私和信息保密都將成為歷史。精神、身體、社交上的網絡『疾病』,將侵襲大量的家庭和社區,並跨境蔓延。世界將變得越來越不安全,只有個人技能和洞見才能保護個人。

皮尤研究中心詢問一羣科技專家對未來 10 年互聯網看法時,TopEditor 國際媒介服務公司 CEO Llewellyn Kriel 説道。

近幾年 Facebook 、亞馬遜這些科技巨頭的數據泄漏和隱私災難都表明,很多公司都把安全性放在次要的考慮因素上。但在物聯網、5G 設備、AI 偽造功能的發展下,不注重隱私的公司將會遭到更嚴重的輿論譴責,隨之而來的是人們未來離這些公司越來越遠,或者説,心理上疏遠,但是行為上又不得不使用這些企業的產品。

我們的隱私保護得當與否,很多時候,其區別在於,是僅能被數據庫管理員看到,還是黑客看到,或者是所有人都看得到。

類似於 Facebook 這樣的公司,因為隱私醜聞付出的代價,不過是短時間內的被口誅筆伐,以及股價波動,其企業經營層面受到的打擊並不算大。數據是新時代的石油,而這石油,很多時候是通過開採隱私獲得的。

在 2020 年的隱私和數據安全問題後,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的建立以及對技術公司實施控制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嚴肅面對這個問題,認識到儲存和收集數據的責任,甚至將隱私和透明度作為公司之間品牌差異化的工具,消費者也開始追求網絡世界裏更高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越來越意識和有選擇地公佈和使用個人數據。

只是在數據利益面前,未來幾年人們依然難逃一場場信任崩塌的災難,而技術和規則則會將其重建。至少,表面看是這樣。

新量子計算時代

▲ 圖片來自:Manim8 Blendswap
2019 年的「量子霸權」之爭,讓量子計算再次成為世界科技焦點。

去年 10 月,Google 表示其量子計算機在 200 秒內完成了一項任務,這項任務就算放在當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面前,也要 10000 年才能完成。「量子優越性」被證明後,人們開始議論紛紛:

引用一場量子驅動的科技革命真的要來了嗎?

但這複雜的量子計算到底是什麼?《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描述道,量子計算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計算方式,它不是使用傳統的 1 和 0(位),而是使用量子物理學來管理數據和決策。

所以它比我們現有類型的計算機執行速度快得多(以秒為單位,而不是幾天),還可以通過一種幾乎神祕的過程(稱為糾纏)相互影響。

這些特性有一天可以使量子機器甚至勝過最強大的經典超級計算機,所以它也能解決現在的計算機無法解決的問題,包括藥物的研發方式、金融選擇的定價方式、應對氣候變化的方式等等。

我們現有的大多數加密安全協議,包括在線銀行,數據庫存儲,數字簽名,區塊鏈和磁盤加密等等,也都是基於一系列現有計算機難以解決的問題。

只是現在量子計算還僅限於專業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生產和管理量子比特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挑戰,量子計算也意味着使用當前標準協議存儲或傳輸的數據將受到威脅。

儘管一些公司聲稱實現了量子至上,但我們還沒有看到該技術展示解決現實問題的計算能力。

今年起,量子計算領域將會經歷投入進一步增大、競爭激化、產業化加速、生態更加豐富的階段。阿里達摩院認為,容錯量子計算和演示實用量子將作為兩個最關鍵的技術里程碑,成為量子計算實用化的轉折點。未來幾年內,真正達到其中任何一個都將是十分艱鉅的任務,量子計算將進入技術攻堅期。

但基於量子計算的潛力,可以説,未來十年,前五年看 5G,後五年看量子計算。

科技復古回潮

▲ 圖片來自:TIM PATTERSON EMILY CHO

萬物就是一個「圈」,科技也在復古回潮。

去年摩托羅拉的摺疊手機 Razr 發佈時,屏幕前又響起了 Awesome 的聲音。

Razr 不僅承襲了過去年代手機的翻蓋式設計,同時以前分割開來的屏幕和鍵盤,變成了一塊完整的屏幕,這裏用上的就是最新的摺疊屏技術。

2020 年後,還有更多公司將藉助新技術,讓舊時代的產品和文化重新復活。在這個技術速變得讓人猝不及防的時代,人們對過去的回顧和懷念就變得更加頻繁。

今年黑膠唱片潮流席捲而來,年銷量收入自 1986 年以來首次超過 CD;任天堂年年都在復刻經典的 IP,用新瓶裝舊酒,但玩家熱情絲毫不減;未來十年內,房屋、酒店和商店設計還會發生更多復古回潮:無人汽車的懷舊設計之下將插入尖端的電子引擎,中世紀傢俱將由 3D 環保材料打印而成,每個人都將揹着可回收和可生物降解的包出門,揹着它們在街上購物,就像重新回到一塊布包裹着糕點的樸素時代。

神經科學家 Robert Sapolsky 在一份研究中指出,絕大部分人在 20 歲左右甚至更早聽的音樂會成為一輩子喜愛的音樂,但如果一個人在 35 歲之後再接觸一種新的流行樂,那麼超過 95% 的可能,這個人永遠都不會去聽這種音樂。

所以,懷舊也是一種需求,不可迴歸的過去總是有很多美好的記憶。而新的技術在保留這種需求的同時,讓它在新的環境重生,就能最大程度讓記憶和當下融合在一塊。

當人們擔心未來的時候,復古能讓人們想起過去的理想化版本,從而擴展到未來我們想要成為的樣子、想要獲得的充滿温度的生活狀態,並重新恢復樂觀的情緒。

不過任何技術形式都只是一種載體而已,世界在頻頻進化,我們真正不想失去的是熱愛的感覺。

最後

▲ 圖片來自:Getty Image

2019 年,我們對科技的「崇拜」幾乎達到了頂端。

矽谷的 CEO 們齊齊被拉到美國國會和歐盟委員會面前接受質詢,數字倫理成為全球人們關心的主題,數字污染、數據主權、數據濫用、算法偏見的爭論、社交媒體對民主進程的操縱,每天都在世界各地輪番上演。

2020 年,上述十種趨勢已經準備好從各個領域掀開新的戰場。

不過對於未來的結果,我們的想法總是忍不住陷入極端的好和極端的壞。全球十大未來主義主題演講者之一 Gerd Leonhard 説道:

引用未來常常以兩種形式呈現:矽谷向我們出售烏托邦(超人類),好萊塢和 Netflix 等向我們出售反烏托邦(恐懼)。然而,真正的未來既不是理想的,也不會是煉獄。

在《美麗新世界》中,最高統治者和被改造為「終生幸福」的「野蠻人」進行對話,統治者説,你們要慶幸生活在這個穩定的、沒有動盪和痛苦的社會。
野蠻人告訴統治者: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上帝,需要詩,需要真正的危險,需要自由,需要善,需要罪惡。

統治者:實際上你要求的是受苦受難的權利。

野蠻人:那好,我現在就要受苦受難的權利。

在往後十年指數級的技術風暴下,我們同樣需要這種清醒。

我們並非要變得更機械、更電子、更虛擬,變得像山石一樣完美而永恆。正因技術將帶來各種顛覆性的可能,我們才得以重新發現和思考科技和人類的關係。

在一次次浪潮狂嘯後,我們迴歸平靜的海面,更懂得人本身的意義。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