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不需要新的使命

雷鋒網 於 29/11/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前不久,GoogleCEO Larry Page登上了財富雜誌封面。最近有很多類似的文章試圖量化Google的所有業務,渴望得到 「Google是否已經到達巔峰」的答案。

「Google巔峰」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但其實值得深思。畢竟,我們已看到IBM微軟等達到頂峰,然後遇到創新瓶頸。搜索達到了全盛,而Google是一家搜索公司,因此Google處於巔峰。

但Google做的不僅僅是搜索,它在不斷創造數十億美元季度利潤的同時,已經建成數個10億美元級別的業務,有些與搜索有關,有些不是。比如應用和雲服務,YouTube和Play商店,Android,風投以及Adtech。大量的商務專案等待實施,如家居類的Nest、醫療類Calico、自動駕駛汽車以及光纖。Google X實驗室還會在能源、機器人、人工智能、可擕式設備以及太空探測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Google涉及的領域多的令人咋舌,這也引發了關於其使命的辯論,其使命是:

引用整合全球資訊,使每個人都可以訪問和使用。

當Nest宣佈Google收購了他們時,有人問道,為什麼Google會對一個家庭自動化公司感興趣,Google不是專注于搜尋引擎、應用和手機嗎?Page回答,Google的使命聲明可能無法容納公司的雄心。Page也承認「也許它太窄了」。也確實是這樣,恒溫器對全球資訊的整合有什麼用呢?

實際上很有作用。

當你從「資訊為主」的角度去看Google時,事情就變得更有意義。通過這一措施,Google從以資訊為主的公司發展成為以資訊為主的集團公司,市場經濟的各方面正經歷著從「物資型」向「資訊型」的轉變。

我們看到了運輸業務向資訊化的轉變。現在被詬病的Uber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然還有Zip Car和特斯拉。它們真正價值在於掌握了運輸市場的資訊,並能使用基於資訊技術的新穎或更有效率的方法解決舊的問題。Uber沒有把汽車或駕駛員放在首位,而是將資訊處理放在了第一,把汽車和駕駛員重新組合,形成了新的資訊。面世4年,Uber就發展成為估值170億美元的公司,它證明如果你能解決傳統市場中資訊處理難的問題,你就能創造一流的財富。

哪些市場有著成熟的條件向資訊型轉變呢?可以用兩個關鍵因素來判斷市場是否需要向資訊型轉變。

第一,市場組織和資訊處理不力,即不能很好組織和處理大量的資料。例如1998年的萬維網,資訊量巨大,但組織不力且缺乏有效管理,而Google很好解決了這些問題,所以在短短的5年內發展成為市值數十億美元公司。

第二,找出那些正處於發展瓶頸,但又能在消費者掌握控制權後能迅速重組的市場。再次以搜索為例,在Google之前,AOL和雅虎等門戶稱霸,而之後,消費者上網變得更方便可控。

所以哪些市場同時具有上述兩個特徵呢?我們把目光轉向移動領域:海量的資料、非常糟糕的組織、受限於運營商和系統供應商控制的瓶頸。完全符合定義。另外還有醫療、能源、通信,以及暫時還沒有但即將具有大量資訊的智能家庭、食品、零售等。

世界變得資訊化,這些資訊應該是有組織,可訪問且有用的。這樣看來,Google不需要徹底地改變他的使命。不管他們當時是否知道,Google做出的聲明在資訊化轉型的前提下是完全正確的。

via medium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MR一定錯
標籤: Google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