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路上出現了一個視頻,叫做“樂視手機操作視頻演示”,我挺好奇的就點進去看了。雖然我不姓方,但我一眼就看出來那個視頻是假的,只是個概念而已。當時我只是覺得“這視頻是標題黨”,糊弄一些不懂的觀眾。但當我看到一個畫面的時候,頓時激起了我的怒火。
激起怒火的原因當然就是因為“全息投影”四個字,之前某廠稱打造出了全息手機,還弄了一個高大上的發布會。那時候我們期待的效果是這樣的。
但事實上,它就是一個動態視角原理,就是捕捉人眼的視角,並通過改變手機物件的陰影、景深,讓用戶錯以為圖像是3D的。這個原理和Fire Phone一樣,但至少亞馬遜沒有說他們做了全息手機,只說是3D顯示屏。
後來我也去問了知道這個項目的朋友,他說該廠是個做屏幕的,他們在手機結構,和屏幕的一層膜上做文章,實際上就是個增強裸眼3D的工具。該廠的說法也引起了中國光學學會全息與光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這名字真夠長)的關注,他們特別發表了一個聲明:
該委員會在聲明開頭還重新解釋了全息的概念,根據他們的解釋,我們能夠期待的全息技術,真的跟效果圖的一樣,只要不是這個效果,就不是全息。
好,你可能會說:“炒作就炒作唄,現在不是闢謠了嗎?”事情不是那麼簡單,因為在他們宣布開發全息手機的時候,投資人就會紛紛找上門,不清楚全息概念的投資人很可能就被忽悠了。
另外,自從該手機發布以來,其供應商的股票連續漲停,直到7月30日,它被爆出偽全息的時候,它的股票開始回落。這種衝高回落的現象,讓投資人很受挫。假設真的有一天真正的全息手機要出來了,投資人還敢投嗎?
現在明白為什麼我看到視頻裡“全息投影”四個字的時候生氣了吧,這個故事就跟狼來了一樣。
其實這種偷換概念炒作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在智能電視出來以前就有“互聯網電視”這一名詞,但事實上兩者不同。互聯網電視是能上網的電視,智能電視能夠擴展功能。通過機頂盒做簡單的數據對接對於好一點的電視來說不是難事,但很多人就認為:“能夠上網,就是智能電視。”當時打著“智能電視”的名號可以賺更多錢,所以大家都說自己是智能電視。別鬧了,你讓真的智能電視怎麼搞?
消費者、部分投資人,對於科技名詞的概念可能有點模糊,作為創業者應該深知自己產品的界限在哪裡。我覺得,物聯網、VR、大數據等都是很危險的詞。昨天雷鋒網有篇文章有一句話,主要意思是:不要給用戶太高的期待,這樣你才能在他們拿到實物時,用細節感動他們。
通過名詞、效果圖、概念視頻忽悠消費者、投資人,最後對行業造成損害。我只能說:劈你的雷在路上。
資料來源:雷鋒網
責任編輯:張學元
激起怒火的原因當然就是因為“全息投影”四個字,之前某廠稱打造出了全息手機,還弄了一個高大上的發布會。那時候我們期待的效果是這樣的。
但事實上,它就是一個動態視角原理,就是捕捉人眼的視角,並通過改變手機物件的陰影、景深,讓用戶錯以為圖像是3D的。這個原理和Fire Phone一樣,但至少亞馬遜沒有說他們做了全息手機,只說是3D顯示屏。
後來我也去問了知道這個項目的朋友,他說該廠是個做屏幕的,他們在手機結構,和屏幕的一層膜上做文章,實際上就是個增強裸眼3D的工具。該廠的說法也引起了中國光學學會全息與光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這名字真夠長)的關注,他們特別發表了一個聲明:
引用目前,XX全息手機被宣傳為“個人全息或智能全息( smart holographics)”為核心技術的“全球首款全息手機”,“個人全息”將全面淘汰“裸眼3D”等。這是不科學、不符合實際的炒作報導,對我們中國的全息事業發展及全球3D產業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為此,我們鄭重地給出上述的專業澄清和闢謠,並希望新聞媒體、互聯網媒體等堅持真實性原則,全面、客觀、準確的報導新聞事件。
中國光學學會全息與光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
2014.7.29
該委員會在聲明開頭還重新解釋了全息的概念,根據他們的解釋,我們能夠期待的全息技術,真的跟效果圖的一樣,只要不是這個效果,就不是全息。
好,你可能會說:“炒作就炒作唄,現在不是闢謠了嗎?”事情不是那麼簡單,因為在他們宣布開發全息手機的時候,投資人就會紛紛找上門,不清楚全息概念的投資人很可能就被忽悠了。
另外,自從該手機發布以來,其供應商的股票連續漲停,直到7月30日,它被爆出偽全息的時候,它的股票開始回落。這種衝高回落的現象,讓投資人很受挫。假設真的有一天真正的全息手機要出來了,投資人還敢投嗎?
現在明白為什麼我看到視頻裡“全息投影”四個字的時候生氣了吧,這個故事就跟狼來了一樣。
其實這種偷換概念炒作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在智能電視出來以前就有“互聯網電視”這一名詞,但事實上兩者不同。互聯網電視是能上網的電視,智能電視能夠擴展功能。通過機頂盒做簡單的數據對接對於好一點的電視來說不是難事,但很多人就認為:“能夠上網,就是智能電視。”當時打著“智能電視”的名號可以賺更多錢,所以大家都說自己是智能電視。別鬧了,你讓真的智能電視怎麼搞?
消費者、部分投資人,對於科技名詞的概念可能有點模糊,作為創業者應該深知自己產品的界限在哪裡。我覺得,物聯網、VR、大數據等都是很危險的詞。昨天雷鋒網有篇文章有一句話,主要意思是:不要給用戶太高的期待,這樣你才能在他們拿到實物時,用細節感動他們。
通過名詞、效果圖、概念視頻忽悠消費者、投資人,最後對行業造成損害。我只能說:劈你的雷在路上。
資料來源:雷鋒網
責任編輯:張學元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