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打印實現太空「工業化」:建造人類太空居所

雷鋒網 於 02/12/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在過去,為了發射一艘太空船,零部件、材料、補給等方面都不能少,這也就決定了火箭的推力必須要耗費大量的燃料。不論技術如何進步,太空探索面臨的主要問題總是,必須在發射時就要帶齊一次太空旅程所需要的全部東西。


但如今,這項「潛規則」終於被打破了。上周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宣佈,人類第一次實現了在太空運用3D打印技術,建造出空間站需要的零部件。NASA在距離地球240英里的國際空間站成功打印出印著「Made In Space」字樣的銘牌,這讓科學家們看到了空間站「自我打印」零部件的曙光。


Made in Space公司的CEO Aaron Kemmer在接受NBC新聞的採訪時表示,「這並不是並不是在太空中利用3D技術做出的唯一產品。事實上,這是第一款產品,從生產到製造的各個環節均是在‘地球之外’實現的。地球上的工程師們向空間站遠端傳送比特碼,接著空間站的3D印表機便自動打印物體。這對於NASA和全人類來說,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空間站的工作人員在展示Made in Space的銘牌雖然說這件事情聽起來挺誇張的,但實際上卻有著重大的價值。人類在進行太空探索時,不僅飛船自身需要大量的零部件裝備,宇航員也需要能量的持續供給。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宇航員們在太空中吃的總是脫水食物(盡可能的將飛船的負載降到最低),並且攝入的水總是來自「尿迴圈」。在太空中使用3D打印技術之後,可以有效降低飛船的負載,地球上的工程師們就可以通過通訊功能向太空船「線上傳輸」設計圖紙,便可隨時打印需要的配件。所以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太空船是可以實現工業化生產的。


3D印表機的安裝過程就像《福布斯》雜誌的Leo King說的那樣,「這一系列能夠想像到的應用,均是科學想像力的驅動。」國際空間站3D打印專案的專案經理Niki Werkheiser表示,「我們會逐漸嘗試將3D打印技術應用到飛船的搭建和操作等方面。」也就是說,不僅包括著太空陸架和輻射防護層的建造,也包括宇航員的駐紮營地,比如說火星風化層或是土壤表層,都可以就地取材被用作3D打印營地的原材料。


3D印表機的工作過程在不久的將來,搭配3D印表機的飛船意味著能夠執行高效的精確的太空任務,避免了在飛船的發射過程中因為攜帶大量的零部件為了脫離地球引力的作用而耗費大量的燃料,工程師和宇航員們僅僅只用在空間站,就能手動DIY建造需要的各種產品。Werkheiser說,「這將宇宙探索推進到了新的高度。”

對於太空世界,需要探索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3D打印技術可以説明人類在國際空間站建造外太空的「小型工廠」。如果人類的下一步是從某星球的「探訪者」轉變為「定居者」,3D打印的製造工具便是能夠在外太空使用的技術。

via theatlantic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井三胖
標籤: 3D 打印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