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陣營如何誕生下一個 iOS?

雷鋒網 於 11/12/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據2014年第三季度移動操作系統市場佔有率統計表明,Android:83.6%,iOS:12.3%,數字冰冷誇張。不過除了不明就裏的人會覺得恐怖外,我想也沒有人為此驚歎。用户本就不太在意指尖的原理,只是有蘋果在前,每個手機廠商都還懷着一個“站着把錢賺了”的夢想。


想做將軍的士兵

在和錘子科技硬件副總裁錢晨的交流中得知,MOTO為了開發一個類似Android的移動操作系統,曾經召集過一個幾千人的團隊,遺憾的是後來卻沒有後來。歷史從來不缺前仆後繼的人,財大氣粗的三星開發Tizen兩年有餘,如今依然看不到相應的手機進入市場。國產手機崛起之後,主流廠商們也有意無意地表露自主開發移動系統的必要性。只是目前還只有“動機不純”的阿里雲OS和“莫名其妙”的雲心OS招搖過市。

其實早在兩年前,華為CEO任正非就在一次內部座談會上表示,華為需要做手機系統。小米也於一年前低調地公測了系統級應用“小米系統”,還沒等小米的用户反饋出來,魅族又被爆料Flyme OS將向第三方開放。這些心照不宣的默契,鬼才相信廠商們僅僅是在提防“Android斷糧”或者“讓世界更小清新”。


無論是蘋果的硬件搭載Android,還是將iOS適配給三星,想想都是極煞風景的事,但這至少説明軟硬結合才值得期待。蘋果能夠佔到全球手機利潤的85%,這樣的數據多少會刺激到各大廠商的小心臟。

前段時間有套估值理論深入人心,“應用型公司值十億,平台型公司值百億,生態級公司值千億,如果公司面向全網用户,那麼它的單位是美元,如果公司定位在垂直領域,那麼它的單位是人民幣”,簡單粗暴卻基本靠譜。所以沒有哪個手機廠商會甘心僅靠賣手機賺錢。特別是蘋果的存在,廠商們也多少會想“和尚摸得,為什麼我摸不得?”

一將功成萬骨枯

從技術層面來講,自主開發一套操作系統沒有想象中那麼難,錢晨在感歎MOTO的草草收場前就表示,其實Android早期開發也就一百來號人。那麼這裏面的難點在哪?應該多半和系統的服務體系有關,其中包括搜索,郵件,office,地圖,應用商店,瀏覽器,輸入法等。這些服務每個都需要傾注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Google在這方面有天然的優勢,不誇張的説秒殺蘋果也不在話下。


那麼其他手機廠商的出路在哪?像Google一樣將這些“頂樑柱”一根根搭起來?顯然這是不可能的,而蘋果是如何做到的呢?無非是靠用户體驗。喬布斯重新定義了手機,然後無數人為之買單,當用户量起來的時候,再推出應用商店,開發者只需做一次適配就能坐享其成。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就到了今天的局面。

按理來説對於一線品牌的國產手機,用户量是足夠的,關鍵是誰也不能保證,可以用在線服務留住挑剔的消費者,要知道電子設備作為功能性產品,絕對沒有看上去那麼高的品牌忠誠度。所以這種拿身家性命去賭一把的事,還是要謹慎為先。

沒有硝煙的戰場

Android陰謀論一直在坊間甚囂塵上,這是非常業餘的想法,因為Android也是有競爭的,即使Google的服務再怎麼強大,到達用户的最後一里始終是手機廠商在做,所以在合作初期是Android去説服三星,而不是三星來抱Android大腿。如果Google哪一天要陷產業鏈夥伴於不義,總會有一款開源系統會取而代之。


如何讓一個新系統茁壯成長?温柔地“綁架”用户可能是最靠譜的方案了。而“綁架”的方式有很多種,每個人的手機都會有一些永遠不會刪除的應用,而這些應用往往積累着大量的用户數據,手機作為一款相對週期較長的“快消品”,數據的轉移成本很容易成為購機的障礙。因此各家的雲也就應運而生,不過只有雲是不夠的,上文説過的各類服務也很大程度上左右用户的選擇。因為糟糕的體驗,哪怕使用時間再長,用户也只是麻木,不會是習慣。

可以看到在用户思維的薰陶下,手機廠商們都開始追求更貼心的服務,同時潛移默化地將消費者引向所謂的戰略目標,只是路還是得一步一步走,因為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無論是對Android,還是對iOS,這個世界都是瞬息萬變的,即使用户現在還沒有更多選擇,但水面再平靜也終會迎來暴風雨,而這場暴風雨若從中國颳起,我不會感到太意外。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六爺
標籤: Android  iOS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