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 還沒死透,微軟新瀏覽器 Spartan 有它的基因

雷鋒網 於 20/03/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IE(Internet Explorer)在許多“上了年紀”的網友心中,就是奇葩一般但無法抹去的存在。我們怨了它很多年,罵了它很多年,但始終無法否認(尤其是對微軟用户來説)IE從來都是“Windows自帶豪華軟件包”的主力隊員。從久遠的撥號上網時代開始,想必不少人第一次互聯網征程,都是伴隨着雙擊桌面默認IE圖標而開始。


而許多年過去,當年的用户都紛紛拋棄唯一的舊愛,尋找新歡。如今微軟也宣佈,最新Windows 10系統將會搭載全新的Project Spartan瀏覽器,宣告着IE正式被棄用退休。

於是各家瀏覽器粉絲紛紛奔走相告,發來賀電。正如Twitter網友@aSpoonfulOfJose説的那樣:

引用Windows系統終於沒有了IE!這真是人類的勝利啊!

Windows are finally leaving behind Internet Explorer. A victory for humanity.
姑且不談外界對IE一邊倒的“大肆批評”,以及微軟一次次的自我反省認錯,還是想問一句,IE瀏覽器真的就有那麼渣嗎?究竟有多少人能離得開它?

首先,IE的市場份額仍然是“難以撼動的第一”

這裏是PC端瀏覽器市場份額分佈圖(截至2014年12月):


從圖中可以看到,即便IE被不少人冠上了“最差瀏覽器”之名,但其實際市場份額仍然高居第一、二位,其中 IE 11佔22%,IE 8佔19%。除此之外,IE 9和IE 10也分別佔有9.3%和5.9%的份額。數學題很好算,微軟IE瀏覽器家族依舊佔據了整個市場的半壁江山(56.2%的份額)。

這也就是説,不論你信還是不信,全世界仍舊有數以億計的(新)用户“忠誠而艱難”的使用着IE瀏覽器。所以我們不禁要懷疑,微軟畢竟不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槍斃IE一事姑且尚早。所以對於普天同慶歡呼着“IE終於要死了”的用户們來講,這個赤果果的現實必然是預告——IE一時半會還死不了。

首先科普一點,IE並不是微軟“親血脈”的兒子。二十年前,微軟從Spyglass中取得了專利網頁瀏覽器Spyglass Mosaic的授權,初代IE便是其的衍生版本。

當年Windows系統的初獲成功便是因為微軟不厭其煩、一遍遍説服電腦生產商搭載自家的系統。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微軟依舊適用這相同的手段,讓IE瀏覽器“沒有一點點防備的、註定出現”在用户的電腦中。當然,1995—2000年間,IE是當之無愧的瀏覽器霸主。

IE也有進步 只是,用户壓根就不用它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Firefox、Chrome、Opera相繼輩出,從IE手中奪走了太多的用户。不過額外想説的是,最初的Firefox的確很好,不過它如今也向着越來越臃腫笨重的方向發展。

Chrome最出色的成功點便是——給了用户最大的控制自由,也就是説允許我們將瀏覽器用成自己最順手的方式;而第三方應用無疑為這一點加分太多。

但其實Chrome的許多特色功能,IE也同樣具備,例如在菜單欄移動排列標籤頁、自動預讀取頁面以及在地址欄實現搜索功能、支持瀏覽器功能拓展、恢復崩潰的頁面等。

IE也在版本迭代中變快變強,但很少人看到它的變化,因為太多用户的使用體驗是:IE只擔任Windows初始系統用來下載其他瀏覽器的工具,點開一次便棄之。連用都沒有用過,談何來批評?

只是改個藝名?Spartan依舊有着IE的基因

IE就像是一個含着金湯匙長大的二代,在經歷過最初幾年的輝煌後,在某一個時期因為自己進步慢了一拍,便一下被對手們推下了寶座,跌倒後也再未爬起來。微軟也在盡力扭轉IE的頹勢,但用户的感覺就像,微軟總是將我們不喜歡的產品硬塞給用户,而且還總要温馨提醒説“你該更新了”,但其實用户壓根就沒用。

如今微軟打算“拋棄(改名?)”IE,能猜到的主要原因便是為了“避嫌”——絕大多數人印象中的IE都是“龜速、難用、漏洞多”的代名詞。這也是微軟的無奈之舉,畢竟近年的瀏覽器之戰敗局已定,如若想改頭換面、重新出道,至少也要重新換個“藝名”。


“IE已死”的言論還為時尚早,可以肯定的是微軟新瀏覽器Spartan的DNA中必然是會帶着IE的基因,只能説是成分或多或少罷了。

via mashable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井三胖
標籤: IE  Spartan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