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踢足球,而不是下象棋,是機器人征服人類的關鍵疆域?

雷鋒網 於 06/08/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1997年,IBM的人工智能Deep Blue打敗了當時的象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從此以後,人類對AI的認知便改觀了。Deep Blue讓人類認識到:就算象棋這種大家認為人類專屬的活動也可以被AI侵略。但其實,這並不能説明科技取得了突破性的創新,因為説到底,機器人下象棋就是由快速的計算機和聰明的算法驅動,而圍棋並非如此。

圍棋要求更加複雜的算法、更完整的策略思考,藴含更多的交互和策略分析,對於AI的挑戰更大。圍棋依賴更多的模式認知,需要對全局和細節進行更微妙的評估。圍棋的下一步很難預測,幾乎沒有哪種算法能夠成功預測圍棋的每一步。

在本世紀之前,圍棋的AI機制進步得非常緩慢,可以被業餘選手打敗。但在2006年,這種狀況改變了,因為AI引進了兩種技術: Monte Carlo 樹形搜索和深度網絡。Monte Carlo 樹形搜索算法並不會檢驗所有可能發生的步驟,而會進行一個分離的選擇,以一種成熟的方法來結合選擇對象,以此做出更好的預測。而深度網絡是神經網絡的轉換方式,它從1960年代就開始測試,現在已經變得更便宜、更強大、擁有更多的數據,來訓練學習算法。

這兩種技術的結合讓AI的圍棋技術有了巨大的提升。終於,在今年3月, Google人工智能AlphaGo打敗了世界頂級圍棋棋手李世石,人類開始恐懼AI的強大力量。


現在,AI要征服下一個疆域:踢足球。
AI的未來是體力活動

自從1997年AI打敗象棋世界冠軍後,科學家們開始相信AI最能夠征服的就是腦力遊戲。而對於AI而言,要征服那些體力遊戲則更難,比如踢足球。

足球對於人類來説並不是一項有難度的運動,但是對於AI則不然,對於機器人來説,要用雙腿跑步、用腿控制球、與隊友溝通、避免摔倒,可比下象棋要難得多。現在,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實驗室能夠設計出會行走的人形機器人。而現在, 由科學家Hiroaki Kitano和Manuela Veloso領導的團隊旨在2050年之前打造出一支機器人足球隊,來對抗世界盃冠軍,並且贏得比賽。現在他們正在努力,並已經進行了多屆“機器人世界盃”。


到今年,“機器人世界盃”已經舉辦了20次了,其目標一直是提升和挑戰AI和機器人的能力。具體來説,這種能力並不是機器人抽象的腦力能力,而是體力運動能力以及實時交互能力。從第一屆“機器人世界盃”舉行了之後,很多組織開始關注這種比賽如何促進機器人科技的進步。

第一屆“機器人世界盃”的參賽選手只有輪式機器人;後來,Sony的四腿AIBO機器狗加入到了隊伍中來;從2003年開始,人形機器人開始比賽。最開始,人形機器人的運動能力非常有限,行走時經常顫抖,踢球時經常摔倒。近年來,機器人的足球技能快速提升。現在,很多實驗室已經開發出了人形機器人足球團隊。

這不是簡單的球類運動

為了實現2050年的目標,團隊給機器人設下的任務也越來越難。從去年開始,地面綠毯換成了人造草皮,球門和足球都塗成了白色。這讓機器人保持穩定、識別球門和足球更加困難。因此,也許今年的機器人選手們表現得比去年差勁,但不要擔心,這只是因為它們的任務難度增加了不少。

相比於下象棋和圍棋,踢足球藴含的技巧更多更難:邊跑邊鎖定目標、強光下識別足球、濕草地上跑步、每45分鐘為機器人輸送一次能量......而其他的問題也與人類現實息息相關:何時機器人和人類可以同一片足球場踢球?人類和機器人踢球是否安全,會不會更容易受傷?如果人類判機器人犯規,機器人會不會心服口服?


因此,當機器人的聰明程度讓人類跪舔和恐懼的時候,我們正在讓它們征服下一個疆域:那些人類認為分外簡單的體力勞動。而這就是機器人未來需要征服的關鍵疆域。

Via:Robohub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熊蒙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