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阿聯酋”:這兩家公司要把小行星變印鈔機(下)

雷鋒網 於 18/08/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引用不論是DSI還是“行星資源”,都不得不提到一個頂尖的非贏利性組織:X Prize基金會。

X Prize的董事會成員裏囊括了拉里·佩奇、伊隆·馬斯克、詹姆斯·卡梅隆這樣聲名卓著的人物;其贊助商包括了Google、IBM、高通、殼牌石油這樣的國際巨頭。

作為非贏利性組織,X Prize與多家公司合作開展人類前沿科技的競賽項目,包括:GoogleLunar X Prize登月競賽、IBM Watson AI X-Prize人工智能競賽、亞軌道飛行項目Ansari XPRIZE等等。


而美國與太空探索有關的私人公司或多或少都與這個基金會有些關係:其董事會成員Naveen Jain是私人探月公司Moon Express創始人、董事會成員Eric C. Anderson是“行星資源”創始人。另外DSI的聯合創始人Rick N. Tumlinson曾經是X Prize的董事會成員,但是隻待了1年時間,1995年就離開了。

值得一提的是,X Prize的頭號人物,其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Peter H. Diamandis就是“行星資源”的創始人。而“行星資源”的投資方包括了拉里·佩奇、詹姆斯·卡梅隆、埃裏克·施密特等人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下面我們來簡單看一下“行星資源”和DSI的創始人背景:兩家公司創始人都是太空領域裏經驗豐富的連續創業者,而CEO普遍都是技術型人才。

行星資源 團隊背景

“行星資源”創始人是Peter H. Diamandis和Eric C. Anderson,兩位都是X Prize的董事會成員。Diamandis 親身實踐着自己的名言“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親手創造它”。他還是奇點大學的創始人、國際太空大學創始人。2014年曾位列《財富》雜誌全球50位最偉大的領導者之一。

從左至右:Chris Lewicki、Peter H. Diamandis和Eric C. Anderson

Diamandis和Anderson 兩人早在“行星資源”之前就有很多密切的合作,他們同時是可再生能源Zero Gravity公司和太空旅遊公司Space Adventures的創始人。Space Adventures這家公司成立於1998年,是世界上第一家從事太空商業旅遊的公司,曾成功將7位“土豪”送往國際空間站遊玩。

“行星資源”的CEO是Chris Lewicki,他從1999年開始在NASA工作了9年多的時間,曾經主導了鳳凰號火星探測器的項目。而“行星資源”的技術管理團隊由執行了NASA最近的四次火星登陸項目的科學家組成,十分強悍。


圖為鳳凰號火星探測器

DSI 團隊背景

DSI的創始人是Rick N. Tumlinson和David Gump。上文提到Tumlinson也曾經是X Prize的董事會成員,但任期很短。他曾成立了多家太空商業公司以及非營利性組織比如“太空前沿基金”(Space Frontier Foundation)等。2004年他被Space News雜誌評為太空行業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


從左至右:Daniel Faber、Rick N. Tumlinson和David Gump

David Gump任DSI市場和外部聯絡總監。與NASA的關係主要是由他打理,他最為著名的是2001年為Radio Shack在國際空間站上投放了第一個商業廣告(Radio Shack是美國擁有近百年曆史的實體電子產品零售商,但於2015年破產)。他也曾經任Astrobotic technology四年的部門總裁,後離職創業。Astrobotic正參加GoogleLunar X Prize月球登錄競賽,並已經與NASA簽訂了1200萬美元的訂單。DSI也在2014年拿到NASA兩份合同,進行小行星採礦的商業化和工業化探索。

DSI的CEO是Daniel Faber,是一名技術出身的航天工程師,之前在DSI擔任首席運營官。身兼美國國家航天學會董事會顧問。曾製作出很多微型和超微型的衞星,也在諸多航空公司負責工程項目。
總的來説,“行星資源”的背景實在堪稱豪華,這家公司簡直就是含着金湯匙出生,融到多少資金都不是難事,相比較而言DSI的背景就相對弱了一些

下面我們來看下一這兩家公司目前的技術水平和小行星探礦計劃都進展到了什麼階段。

立馬就能掙錢 與 超燃宣傳片

首先是“行星資源 ”,他們在向公眾描繪小行星礦藏豐饒未來的同時,最強調的一點就是:我們現在、Right Now就能掙錢。上篇中,小編已經談到,目前小行星礦業最為關鍵的任務其實不是採礦,而是“探礦”,選擇投資回報率高的小行星尤為重要。

目前,“行星資源 ”主打一款叫做“Ceres”的產品(Ceres 的發音跟蘋果的Siri有點像)。


Ceres主要用於地球觀測,由10個微型衞星組成,不僅可以像傳統衞星一樣拍攝地球上每個角落的圖片,更應用了中波紅外和高光譜成像技術,可以進行温度測繪、水資源分佈測繪、石油等資源分佈測繪,另外還可以識別出農作物的品種和成熟度等各種精確的大範圍數據信息。Ceres的信息每週實時更新,可應用於精準農業、資源管理和自然災害探測等各種領域。


而Ceres的這套觀測系統就是未來探測小行星礦脈技術的基石。而且,它現在就能產生盈利。

相比較而言,DSI直接向小行星邁進,在其近日發佈的宣傳視頻裏,透出無限的科幻感,但是並沒有短期的盈利方案。
DSI目前主要在研發中的設備是直接登陸小行星的探礦器Prospector-X和Prospector-1,前者是今年年初DSI與盧森堡政府合作研發實驗型探礦器,預計在2017年進行試驗,而後者將會是前者的改造升級版本,預計在2020年發射升空登陸小行星。


Prospector-1概念圖
Prospector系列的核心技術是一個名為“Comet”的電熱式推進器,以超高温的水蒸汽為燃料,而“水”也將是Prospector-1在小行星上尋找的第一項資源。DSI真實的技術水平如何,需要等到2017年才能一探究竟了。

很顯然,相比於“行星資源”務實的發展策略,DSI目前步子跨地有點大。“行星資源”背後有一票資本大亨支撐,並且已經有了可以短期內盈利的產品,而DSI雖然贏得了NASA的兩個訂單,但是具體的產品還沒有製作出來,盈利前景也只是來自於對小行星資源的樂觀構想。

如果把二者看作是競爭對手的話,無論從資金背景、技術團隊、盈利前景來看,DSI都比不上“行星資源”。但是筆者更願意將他們兩個看作是“夥伴”。漫漫星河,一家公司孤軍奮戰,未免太過孤單,畢竟,這將是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的商業之路。


PS: 小編已經把“行星資源”和DSI的宣傳視頻搬運到了牆內,感興趣的旁友可以點擊以下鏈接收看:“行星資源”宣傳片DSI 宣傳片

延伸閲讀:

“太空阿聯酋”:這兩家公司要把小行星變印鈔機(上)

奔赴小行星!美國Deep Space公司宣佈其2020年太空探礦計劃

歷史上第一個獲允登月的私人飛行器公司Moon Express,究竟什麼來頭?

為了移民火星,NASA攜手這6家公司建立深空居住艙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亞萌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