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 Nature 封面!“恐龍獵人”發現史上最小恐龍,刷新人類對鳥類進化的認知

雷鋒網 於 14/03/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引用這是我研究過的最奇怪的化石。

當地時間 2020 年 3 月 11 日,《自然》雜誌(Nature)發表了一篇名為 Hummingbird-sized dinosaur from the Cretaceous period of Myanmar(緬甸白堊紀蜂鳥大小的恐龍)的研究論文。3 月 12 日,這篇論文登上了當期《自然》雜誌封面。Nature News 和 Science News 也報道了該研究。

研究團隊表示,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有史以來最小的恐龍,這一成果無疑對理解恐龍與古鳥類的演化(特別是小型化動物的形態演化)有着重要意義。

雷鋒網了解到,這項研究由青年古生物學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中美加三國學者強強聯合——成員還包括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外籍研究員鄒晶梅、美國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 Lars Schmitz 博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黎剛、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恐龍研究院院長 Luis M. Chiappe 教授、加拿大薩斯喀徹温省皇家博物館 Ryan C. McKellar、中科院北京綜合研究中心易棲如博士。


史上最小的恐龍

在地質學中,「地質時代」是一個基本的概念,共有宙、代、紀、世、期、時 6 個單位。其中,顯生宙是一段“看得見生物的年代”,可細分為三個地質時代,其中之一便是中生代(the Mesozoic era)。按時間順序,中生代又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這 3 個可能大部分人都聽説過的時期。

此次,研究團隊發現的琥珀被認為是中生代(大約 2.5 億到 6500 萬年前)白堊紀已知最小的恐龍化石,該化石在緬甸發現,只有 31.5 吋寬,含有完整的鳥(廣義的恐龍包括鳥類)的頭骨。


實際上,雷鋒網從邢立達博士的微信公眾號“恐龍獵人邢立達”了解到,此研究面臨的首個挑戰便是無損地獲得被琥珀、皮毛和雜質層層包圍的頭骨的完整的高分辨率的 3D 信息:

引用黎剛團隊使用上海光源(SSRF)的硬 X 射線成像線站和他們在北京同步輻射裝置(BSRF)研製的高調製傳遞函數(MTF)高效率硬 X 射線探測器,針對該標本的特點,制定了最優化的硬 X 射線相襯 CT 掃描方案。用單色化的高能量X射線和高效率的探測器,避免輻射損傷,實現無損成像;用相干 X 射線的相位襯度和探測器的高 MTF,實現高靈敏度成像;用高分辨率探測器、偏軸 CT 掃描和虛擬拼接等技術手段實現大視場且高分辨率的 3D 成像。再經過相位恢復、斷層重建、數據融合和特定結構的虛擬分割,最終無損的獲得了隱藏在琥珀內部的頭骨的高分辨率高對比度的 3D 結構。


【頭骨計算機斷層攝影掃描】

基於上述技術,研究團隊發現的主要特徵及相應推測如下:

  • 頭骨本身只有 14.25 毫米長,研究人員估計這種動物重約 2 克,其大小與當前存活的世界上最小的鳥吸蜜蜂鳥(Mellisuga helenae)是世界上最小的鳥之一)相仿;
  • 眼睛從頭骨的兩側突出,眼眶巨大,同時瞳孔較小,表明這種鳥類可活躍於光照充足的白天;
  • 喙部尖鋭,牙齒密集(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注:現代鳥類沒有牙齒),上頜每側有 18–23 顆牙齒,齒骨每側有 29–30 顆牙齒,全部牙齒加起來約有 100 顆,這説明這種動物是食肉動物,主要捕食昆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

研究團隊表示,這種動物的骨骼特徵有些部分類似恐龍,有些部分像高級鳥類,無法將其歸入確切的類別。

因此,學者為其建立了新屬新種,名為「寬婭眼齒鳥」(Oculudentavis khaungraae),其中“寬婭”是種名,用以致敬最初發現並徵集此標本的緬甸琥珀收藏家寬婭女士;而由於其眼眶巨大、牙齒密集,故屬名為“眼齒”。

刷新對鳥類進化的認知

據 Nature News 報道稱,這塊琥珀於緬甸北部克欽邦被發現,由大約 9900 萬年前菊科植物的樹脂形成。此前研究人員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了各種各樣的無脊椎動物和小型脊椎動物,包括蜥蜴和鳥類。保存在這種材料中的標本正迅速成為研究恐龍時代微小脊椎動物的一種特殊方法。

正如上文所述,當前很難明確寬婭眼齒鳥與其他恐龍和鳥類之間的進化關係,研究團隊經分析提出了兩種可能性:

  • 屬於白堊紀(大約 1.45億 到 6600 萬年前)最常見的反鳥類(enantiornithines);
  • 或者,與恐龍有更密切的關係,幾乎位於白堊紀鳥類和始祖鳥(侏羅紀時期的標誌性有翼恐龍)之間的進化樹的中間。

另外,就這種大小的化石來説,它保存得格外完好,其大小意味着鳥類的小型化比科學家先前所認為的要早得多——鳥類起源於侏羅紀晚期(大約 2.01 億到 1.45 億年前),不久它們就已經開始出現小型化的趨勢,並達到了它們的最小體型(如下圖)。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進化生物學家 Amy Balanoff 也表示:

引用這是一個真正令人驚奇的標本。化石記錄偏向於大型生物,它們更容易保存在沉積巖中。如果研究團隊的解釋成立,這便是現代鳥類的生態和形態多樣性可追溯到很久以前的證據。但無論如何,這塊化石意義重大。

可見,即使是一塊小小的化石,也能極大地促進我們對地球生命歷史的理解。

同時,論文作者之一鄒晶梅也表示會對該化石做進一步的研究,例如在保存下來的軟組織中尋找生物分子,不過這項工作需要以不損害標本的技術為基礎。

“恐龍獵人”邢立達

此外,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官方稱,2016 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排名在當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中國高校排名榜單中提升迅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上述論文作者邢立達博士畢業並留校,顯著提高了該校學術研究成果。

雷鋒網注意到,邢立達博士高中時期便創建了中國大陸第一個恐龍網站“恐龍網”,隨後分別在加拿大艾伯塔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取得古生物學碩士、博士學位。

2017 年 6 月 22 日,《科學》雜誌(Science)“人物”(Features)欄目以三個整版的篇幅報道了邢立達團隊的研究工作,報道名為 The footprints of giants(巨龍的足跡)。

2018 年 7 月 18 日,邢立達博士團隊的論文也曾發表於 Science Advances 雜誌,其團隊發現了一個 9900 萬年前被琥珀封存的蛇,這也是世界首個蛇類琥珀。

實際上,邢立達博士的研究成果此前還登上過《科學》雜誌(Science)封面——2019 年 5 月 24 日,《科學》雜誌報道了邢立達博士團隊對緬甸琥珀的研究,講述了中國科學家搶救琥珀的故事。


雷鋒網了解到,邢立達博士團隊已經發現了第一枚古鳥琥珀、第一枚恐龍琥珀、第一枚雛鳥琥珀、第一枚亞成鳥琥珀、第一枚介形琥珀、第一枚蛙琥珀和第一枚古蛇琥珀。

不僅如此,邢立達博士還有科普作家、科學科普博主的身份,旨在讓更多人了解地球史上的神奇生命。


【圖源新浪微博】

邢立達博士也曾表示:

引用不是説化石有多麼重要,能寫出多麼好的論文,但就是想把它保護下來,如果不保護,説不定就再也找不到了。

參考資料:

https://www.nature.com/nature/volumes/579/issues/779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668-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68-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576-6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4/6442/722

https://mp.weixin.qq.com/s/aQRdJBllZ9b2_Zj_f9iahQ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資料來源:雷鋒網
作者/編輯:Rachel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