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 錶盤,為何如此優美?

愛範兒 於 05/01/2022 發表 收藏文章
隨着 Apple Watch Series 7 上架,watchOS 8 為這款全新的機型設計了「輪廓」和「雙模塊」兩款新錶盤外,還悄悄加入了「世界時間」的新錶盤,同時兼容前幾代機型。

早在 6 月份的 WWDC 2021 大會上,在介紹 UIKit 新功能視頻的 08:48 位置,「世界時間」錶盤就偷偷露面了,被眼神兒厲害的 iOS 開發人員 Duraid Abdul 發現了。

▲「世界時間」錶盤在 WWDC 2021 大會上的露面. 圖片來自:Twitter @duraidabdul

「世界時間」錶盤並非蘋果首創,但自身複雜的設計與為人熟知的形象,加入到以簡約著稱的蘋果大家族,卻不得不説是對設計師的考驗。

蘋果定義中的錶盤壓根沒用上對應的英文詞 Dials,而是選擇了臉(Face)這個詞。

蘋果每次推出的錶盤,各有各的特色,卻光看「臉」就感受到裏面流着蘋果的血液,是蘋果錶盤大家族的一份子。而且蘋果在錶盤的設計上,早已突破了傳統機械手錶中為「錶盤」這個詞彙設下的條條框框,可以稱得上是摸透了「看臉時代」的精髓。

▲ Apple Watch 的經典錶盤設計. 圖片來自:Arun

Apple Watch 自 2015 年推出以來,在蘋果始終如一的簡約美學之下,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用似曾相識,又很有新意的「臉」打動我們的心呢?

今天將給大家揭秘蘋果最新錶盤「世界時間」,以及一些經典錶盤的前世今生。

▲ 圖片來自:Giphy

蘋果之前的「世界時間」錶盤

「世界時間」由來已久卻一直不温不火,它將「世界」這般大的概念,濃縮在我們手腕上的方寸之間——戴上這樣的手錶,好像知曉了全世界的時間。

在時常接待外賓的酒店大堂中,一排標誌着幾個城市的世界時鐘,被當成上個世紀留下來的標配。

▲ 圖片來自: 電影《地球之夜》

1991 年德國喜劇片《地球之夜》就由牆掛的世界時鐘,展開講述五個發生在同一時間的不同城市——洛杉磯、紐約、巴黎、羅馬和赫爾辛基中,出租車司機與乘客之間的故事。

▲ 圖片來自:電影《地球之夜》

不過真正需要「世界時間」的旅途人,可不會滿足於只在入住酒店的時候,才能瞄到各地區的時間。「世界時間」是他們遠距離位移生活的必需品。既然是必需品,隨身攜帶的鐘表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1876 年,工程師桑福德·弗萊明(Sanford Fleming)因沒有校準手錶時間錯過多班火車後,被迫滯留在愛爾蘭火車站,那個晚上他徹夜難眠,多次調試手錶適應當地時間的麻煩,讓他渴望一塊可以適用於所有時區的手錶。

▲ 最早由桑福德·弗萊明 ( Sanford Fleming ) 提出的「世界時間」概念. 圖片來自:Revolution Watch

日內瓦鐘錶匠埃馬紐埃爾·科蒂爾(Emmanuel Cottier)被桑福德委託,成為這個當時還很先鋒的概念的第一個踐行者,雖然失敗了,但是為他的兒子路易斯·科蒂爾(Louis Cottier)後來的成功積攢了不少經驗。

直至 1931 年,46 歲的路易斯發明了第一塊「世界時間」手錶,併為此申請了專利。此後的幾十年裏,路易斯為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勞力士和浪琴等品牌開發了不同樣式的「世界時間」手錶。

▲ 路易斯·科蒂爾(Louis Cottier)和他發明的第一塊「世界時間」手錶. 圖片來自:Revolution Watch

「世界時間」手錶錶盤的設計,可以簡單分拆成「世界」和「時間」兩部分來理解。錶盤外圈為「世界」,標註上世界各個城市、地區的名稱或縮寫。內圈為常規的錶盤,靜態時鐘上依靠指針的旋轉標示出當下時間。

不過「世界時間」最微妙的地方,是擠在「世界」與「時間」區域之間的逆時針旋轉數字環,通常標識有 1 到 24。只需將身處地點調到錶盤 6 點鐘方向,這個旋轉環上的數字將被賦予對應到地點的時間信息。

▲ 由路易斯·科蒂爾(Louis Cottier)設計的百達翡麗型號 605 HU(1948 年版本). 圖片來自:佳士得

然而「世界」卻是會變的概念,比如地名的更換,對於打着「值得一生擁有」口號的傳統手錶,難免在出廠之後走向「過時」。

同樣,因為功能性的要求,「世界時間」上每個元素都有存在的合理性,難以取捨的結果下成為了一個複雜產品。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在這個年代也非常不合時宜,能引起不少人的密集恐懼症。

▲第一塊不需專業人員,自己也可以調節地名轉盤的百達翡麗型號 2523(1953 年). 圖片來自:Deployant

原來可以這麼好用的蘋果版「世界時間」

蘋果在 watchOS 8 中推出的「世界時間」錶盤,大體看上去與傳統設計相似,但如果細細研究,發現每一處設計都經得起反覆推敲——過去的「世界時間」錶盤的優勢,它盡數收入懷中;那些惱人卻難以解決的劣勢,它用智能手錶的特性加以解決或者減弱。

▲ Apple Watch 的「世界時間」錶盤. 圖片來自:Hodinkee

蘋果「世界時間」在外觀上,與瑞士鐘錶品牌百達翡麗的型號 5131/1 P 有點相似。這是基於型號 5131,在 2018 年重新推出的進階版本。

▲ 百達翡麗型號 5131/1 P 手錶(圖左)和 Apple Watch 的「世界時間」錶盤(圖右). 圖片來自:AntiquorumBuddywatch

型號 5131 是百達翡麗第四代總裁泰瑞·斯登(Thierry Stern)的心力之作,參考了品牌歷史上最重要的幾塊手錶——605 HU,1415 HU 和 2523 HU,用超高價值的景泰藍琺琅打造,被稱為真正的藝術品。

太陽和月亮的小符號被放在了正午 12 點和午夜零點上,取代數字 12 和 24 的位置,並用淺色和深色的顏色對比,在 6 點和 19 點旁邊來分割日夜。可惜這幾乎是四等分的設置,對於日照時間不一的世界各地,並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 百達翡麗型號 5131. 圖片來自:Revolution Watch

蘋果「世界時間」錶盤上也有太陽和月亮的小符號,不過它們很靈活,根據當地的具體日出日落時間,隨時調整到對應的數字上。

數字也根據錶盤的位置,調整站姿變成正立狀態,使其更易於識別,區別於傳統機械錶上有一半數字處於倒立的情況。

▲ Apple Watch「世界時間」錶盤. 圖片來自:Apple

同時,內圈也會為黑夜部分投上弧形狀的陰影。即使有時候眼睛想偷懶,忽略那一串小數字,光看陰影與地名位置(不挪地方的前提下地名位置是不變的),也能判斷出那裏是白天還是夜晚。

型號 5131 在最初推出時有兩個版本,一款是帶有南北美洲、歐洲和非洲地圖的黃金腕錶,另一款白金腕錶的地圖則包含有非洲、歐洲、亞洲和澳大利亞。平面圖片的方式,讓地圖在展示時難免有限。

▲ 百達翡麗型號 5131. 圖片來自:Revolution Watch

蘋果「世界時間」錶盤的中間,也延續了這款地圖設計,按照傳統方式以北極為中心。不過有趣的是,用手指輕點地圖,它就會像「地球儀」一樣,被撥動到所在城市為中心的狀態。

▲ Apple Watch 上可以轉動的地圖. 圖片來自:Arun

地圖上的指針形狀仍沿用了蘋果過往不變的經典。時針和分針統一用了空心設計,描邊的顏色與時間刻度小橫線一致。

秒針則挑選了亮眼的紅色,幾乎是時間刻度線的三分之一粗度,配上下面以圓點向四周發散的 24 等分輔助線,可以讓我們更精準地報出時間。

▲ Apple Watch「世界時間」錶盤. 圖片來自:Arun

就連指針下面的地圖配色也非常精彩。在選擇主體顏色後,地名一圈先會變色,地圖區域的顏色會通過降低透明度,調試成主體色罩在屏幕上的效果,彷彿我們身處宇宙上空,透着一塊有色玻璃遙望地球。

▲ Apple Watch「世界時間」錶盤. 圖片來自:Apple 官網

作為最外圈的佈滿地名的錶盤區域,其設計的重要程度不容小覷。如果拿上一塊早期的「世界時間」手錶和當下的「世界時間」手錶相對比,在外形設計上,這部分的差異是最明顯的。

過去的「世界時間」手錶更強調地名區域,面積佔比很大,例如 1953 年百達翡麗的型號 2523,架上時針的小圓盤,被一圈數字、一圈圓點和三圈地名文字層層圍裹。三圈地名中,文字間距較小,光閲讀這些地名就是對眼鏡視力的一回挑戰。

▲ 百達翡麗型號 2523 手錶. 圖片來自:Arun

當下的「世界時間」手錶,為了擴大時針的領域,不僅將地圈轉盤面積儘可能縮小,還會置換地名轉盤、24 小時數字轉盤和時間刻度這三個區域的位置,讓錶盤看起來更大更易讀。

▲ 萬寶龍推出的 TimeWalker World Time Hemispheres. 圖片來自:Hodinkee

這一點在蘋果「世界時間」錶盤上,也得到更切合當下的設計詮釋。地名區域被壓窄,同時可以自定義設置展示地區數量,以及用縮寫方式簡化地名顯示。

▲ Apple Watch 的地名設置方式. 圖片來自:Apple 官網

除了指針樣式,蘋果的「世界時間」錶盤還提供了數字樣式的選擇,時分數以數字的方式顯示在錶盤中心,秒針數以進度條的形式顯示在原來時間刻度的位置。

▲ Apple Watch「世界時間」錶盤. 圖片來自:Arun

▲ 數字樣式的 Apple Watch「世界時間」錶盤. 圖片來自:Reddit

因為錶盤是圓形設計,被內嵌在方形屏幕中,外圍省下的 4 個小角落,還可以顯示輔助信息。

▲ Apple Watch. 圖片來自:Hodinkee

年份不長卻能躋身「經典」的蘋果錶盤

Apple Watch 這個名詞的首次出現其實在 1995 年,但是是作為付費升級系統至 System 7.5 的促銷品,這一度被評為 Apple 有史以來發布的最古怪的設計。

▲ 第一個被命名為 Apple Watch 的贈品手錶. 圖片來自:Cult Of Mac

在 20 年後的 2015 年 4 月,作為穿戴式電子設備的 Apple Wath 終於上架,這背後卻隱藏了長達十年的鋪墊。

早在 2002-2004 年時期,時任蘋果設計總監的 Jony Ive 及其設計團隊向耐克要了一盒運動手錶。根據當時在耐克擔任創意總監的 Scott Wilson 向彭博社的透露,那是 Oregon 系列中的 Alti-Compass 手錶。

▲ 耐克 Oregon 系列的 Alti-Compass 手錶. 圖片來自:Business Insider

2011 年開始,蘋果為後來面世的 Apple Watch 申請了多項專利,並從傳統鐘錶行業、睡眠科學和穿戴式科技等領域請來專家給予支持。

▲ Apple Watch 的概念圖稿. 圖片來自:The Verge

直到 2014 年 9 月,蘋果才正式向世界介紹了 Apple Watch。初代的 Apple Watch 擁有 10 個基本錶盤,但現在錶盤的成員已隨着逐年的增加,儼然成為了一個大家族。

▲ 初代 Apple Watch. 圖片來自:Dezeen

以下精選了一些躋身「經典」的蘋果錶盤,向大家介紹它們的前世今生。

1、「太陽刻度盤」錶盤
▲ Apple Watch「太陽刻度盤」錶盤. 圖片來自:Hodinkee

首先想要介紹的「太陽刻度盤」,隨着 2019 年的 watchOS 6 一起推出,它背後的設計師 Imran Chaudhri 是初代 Apple Watch 的設計團隊成員之一。

「太陽刻度盤」由一個 24 小時制的大表盤,以及包裹在裏面的 12 小時制的小錶盤組成,用深淺兩種顏色劃分白天與黑夜。隨着日出與日落,錶盤背景會展現出不一樣的天空顏色。

▲ Apple Watch「太陽刻度盤」不同時間呈現的天空顏色. 圖片來自:Hodinkee

據設計師本人所言,這是受穆斯林齋月所啓發的,通過這個錶盤可以快速查看太陽的位置,並讓太陽與時間的關係一目瞭然。

▲ Apple Watch「太陽刻度盤」的設計師解説. 圖片來自:Twitter @imranchaudhri

在此之前,傳統機械錶也有相似功能的設計,如 Jules Audemars Equation Of Time 和 Krayon Everywhere,包含了各有時針的 1 個大表盤和 4 個小錶盤,顯示日出和日落的時間。但界面的複雜設計,讓它們只能屈居小眾產品的定位。

▲ Jules Audemars Equation Of Time. 圖片來自:Hodinkee

▲ Krayon Everywhere. 圖片來自:Hodinkee

2、「加州」錶盤
▲ Apple Watch「加州」錶盤. 圖片來自:9TO5Mac

2019 年在 watchOS 6 中面世的「加州」錶盤中,延續了傳統樣式中兩種字符的混搭,但更為靈活,既可以換成全部為同一種特殊字符,如梵文,還可以去掉所有字符,只保留時間刻度。

▲ Apple Watch「加州」錶盤. 圖片來自:9TO5Mac

「加州」錶盤源自二戰時期對一塊高能見度和能防錯的手錶的需求。

勞力士錶盤中時標採用羅馬數字和阿拉伯數字的混合呈現,動了一點小巧思卻完美解決需求,聯合精密儀器供應商 Panerai 推出了型號 3646 手錶,還憑此申請了專利。

▲ 勞力士型號 3646 手錶. 圖片來自:Arun

▲ 勞力士的專利申請圖稿. 圖片來自:Arun

一開始被稱為「防錯」錶盤,卻因為市場中的這類錶盤大多由加利福尼亞一家公司進行翻新,結果傳言之中這個錶盤獲得了沿用至今的新名字——「加州」錶盤。

▲ 年代更新的「加州」手錶,從左至右依次為 Swatch 的 Generation 1990、Nomos 的 Club Campus 和 Timex 的 Marlin Automatic California Dial. 圖片來自:Arun

3、「計時碼錶」錶盤
▲ Apple Watch「計時碼錶」. 圖片來自:Arun

2015 年推出的「計時碼錶」,在設計上模仿了 1900 年代初期樣式的含有兩個子錶盤的計時碼錶盤——保留時針和分鐘的設置下,將秒針挪到下方的小錶盤內,原先秒針的位置變成了用來計時的指針。外圈的刻度對應計時用的秒錶,而上方的小錶盤則是分鐘制的計時錶。

2020 年推出的 Pro 版本的「計時碼錶」錶盤,加入了測速儀的小錶盤。

▲ Pro 版本的「計時碼錶」錶盤. 圖片來自:Arun

歷史上的第一塊計時碼錶可以追溯到 1882 年,普遍認為是 Nicolas Mathieu Rieussec 設計,供國王路易十八為他的賽馬計時。

▲ Nicolas Mathieu Rieussec 設計的「計時碼錶」. 圖片來自:Arun

然而,在 2012 年的拍賣會上,一塊由 Louis Moinet 製作的,比 Rieussec 設計的「計時碼錶」早 6 年的錶盤,讓「計時碼錶」的歷史又往前走了幾步。

▲ Rieussec 設計的「計時碼錶」. 圖片來自:Arun

不過卻身負盛名的計時碼錶,卻是歐米茄的超霸系列專業月球表,跟着宇航員 Buzz Aldrin 登上月球,成為第一塊登上月球的手錶。

▲ 歐米茄的超霸系列專業月球表. 圖片來自:Hodinkee

4、「正計時」錶盤
▲ Apple Watch「正計時」錶盤. 圖片來自:Wareable

2020 年剛與用户見面的「正計時」錶盤,依據其標示性十足的外觀設計,可以追溯到另一個更熟悉的名字——「潛水錶」。敲擊錶盤即可喚醒數字計時器界面,點擊開始(Start)按鈕即可計時。

▲ Apple Watch「正計時」錶盤 圖片來自:YouTube @Alok Pandey

1953 年發佈的型號 6204 手錶,是第一塊在錶盤上標有「Submariner」(潛水錶)字樣的手錶,它來自鐘錶品牌勞力士。這款手錶的廣告上寫着能在 200 米水下保持防水,即使普遍認為 100 米是更合理的數據。

▲ 勞力士型號 6204「潛水錶」. 圖片來自:Bob’s Watches

而勞力士這個品牌也因為「潛水錶」這塊手錶的設計,讓各領域的名人都上了它的客户名單。帶有旋轉計時錶圈,點與線結合的錶盤,以及經典的黑色錶盤,讓它成為一眼就能認出來的名錶。

▲ 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在 007 系列電影中佩戴了勞力士的潛水錶. 圖片來自:Boutique Vonbu

5、「GMT」錶盤
▲ Apple Watch「GMT」錶盤. 圖片來自:MacStories

2020 年推出的「GMT」錶盤,可以理解為「世界時間」錶盤的簡易版本。事實上,這是對勞力士「GMT Master」錶盤的致敬。

不過這一次對經典錶盤的致敬有點特別,從不喜歡在指針上花心思的蘋果,設計了一直紅色棒棒糖形狀的指針,加上表盤外圈的紅藍配色,可以看到勞力士原始設計的明顯影響。

▲ Apple Watch「GMT」錶盤. 圖片來自:Arun

從發明目的來看,「GMT」錶盤可以説是一款飛行員專業手錶,可以用來跟蹤多個時區的時間。Glycine 是第一個推出跟蹤兩個時區的手錶的品牌,名為 Airman 的首款「GMT」手錶在 1953 年誕生。
▲ Glycine Airman. 圖片來自:Hodinkee

但緊接其後,勞力士推出的「GMT Master」手錶,因為可以跟蹤多個時區,讓前者黯然失色,其後的迭代產品也重新定義了「潛水錶」這個獨特的手錶品類。

▲ 勞力士 GMT Master. 圖片來自:Hodinkee

如果在蘋果錶盤家族之外,還希望獲得更多個性化的錶盤,不妨嘗試一下 Facer 這個應用程序。

▲ 支持自定義錶盤的 Facer. 圖片來自:Facer

Facer 已成為在 Wear OS、Tizen 和 watchOS 上用來自定義錶盤的熱門 app,現在它也可用於 Apple Watch 錶盤的個性化設計,通過選擇模板和小部件設計出自己的專屬錶盤。

之前它推出的星球大戰和 NASA 錶盤,都收穫了大量好評。

▲ Facer 上的 NASA 主題錶盤. 圖片來自:Facer

對於 Apple Watch,它背後最重要的設計師 Jony Ive 對它寄予的厚望是「更個性化、更易於使用」。

因此 Apple Watch 無論是整體外觀的設計,還是以屏幕形式展現的個性化錶盤,其實都是希望能夠將一些經典的設計,用當下用户易讀並且喜歡的視覺語言重新呈現。

每一個在 Apple Watch 裏面等待被挑選的錶盤,簡約至上的外觀讓它們看似沒怎麼經過設計,但正是這種不留痕跡的設計,才能讓用户在使用時獲得最流暢舒服的體驗感。這種容易被忽視的設計,同樣值得我們的掌聲。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標籤: Apple Watch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