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空中行駛 | AirCar、AirBike、Model A飛行汽車即將投產

mensuno HK 於 19 小時前發表 收藏文章
受到《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2020》(Blade Runner)等科幻電影的啟發,多年來不少汽車品牌或科技公司銳意發展飛行汽車,藉此改善路面擠塞的問題、輕易越過障礙物、加強運輸速度與效率等。今年相關的資訊似乎特別多,意味飛行汽車的概念距離量產普及又邁進一步。

1. 陸行飛行雙用途:AirCar


PHOTO / Klein Vision

PHOTO / Klein Vision

來自斯洛伐克的航空科技公司Klein Vision,早於2020年首度發表飛行汽車「AirCar」的概念,目的透過陸路與飛行方式無縫切換行駛,有效解決路面擠塞的問題,改寫私人載具與公共交通運輸的歷史。經過多年開發、修改、測試,官方最近宣佈明年將正式面世。AirCar重800公斤,能同時載著兩名乘客;汽車模式的尺寸為5.8×2×1.8米,透過從南非提供的280匹馬力汽油引擎動力系統,最快能以每小時200公里的速度在道路行駛。

PHOTO / Klein Vision

當開啟自動變形程序後,大約80秒便從汽車模式切換至飛行模式;車身兩邊的摺疊結構機翼將展開至8.2米,尾部也伸長至7米。可在3,050米的高度內飛行,速度最快每小時250公里,最大航程為1,000公里。要留意是,它並非同類概念載具般使用垂直升降模式,而是像傳統飛機需要跑道輔助。

PHOTO / Klein Vision

官方公佈AirCar已完成170小時的飛行測試,以及超過500次升降測試,並取得部分國家的適航認証;預計將率先生產100部,定價介於80至100萬美元,期待未來量產數量進一步提升,以及與多個國家的航空監管部門合作,令它變得更普及。

2. 向星戰致敬:AirBike


PHOTO / Volonaut

波蘭科創公司Volonaut最近也發表個人懸浮電單車AirBike。AirBike採用了類似電影《星球大戰》(Star Wars)經典載具Speeder Bike的造型,同樣只限一人駕駛,車身並沒有包覆外殼或擋風板,令駕駛者享受加遼闊的 360度視野。

PHOTO / Volonaut

為了進一步將車身輕量化,物料主要採用碳纖維和透過3D打印技術製造,整體重量約31.6公斤,較一般電單車輕約七倍。廠房強調AirBike是採用噴射推進技術,而不是依靠螺旋槳升空,除令車身尺寸更緊湊,也容易穿越山林或峽谷等狹窄區域。
PHOTO / Volonaut

AirBike最高速度達每小時200公里,同時內置經電腦強化的專用穩定系統,輔助駕駛者更易控制方向、轉彎或自動懸停。不過AirBike目前仍處於開發及測試階段,相信要等待續航力、穩定性特技術更成熟,以及各國政府修改使用空中交通工具的限制下,才會正式推出市場。

3. Elon Musk加持:Model A

PHOTO / Alef Aeronautics

獲Elon Musk旗下SpaceX注資的初創企業Alef Aeronautics,今年二月便展示了Model A的飛行片段。Model A屬於純電動車,在完全充電後可在公路行駛322公里或177公里。為了減輕重量和加強車身強度,Model A同樣採用碳纖維物料,同時在隱藏槳翼保留傳統車型外觀下,實現更節省空間的垂直升降。此外內置了自動偵測及避障功能和彈道降落傘,保障駕駛者的安全。新車預計今年末開始投產和首批交付,每架售價30萬美元,據知廠商已接獲三千多訂單。

延伸閱讀:汽車之未來|從BMW車廠策略窺探汽車前路

資料來源:men's uno (https://mensuno.hk/toy/%e5%af%a6%e7%8f%be%e7%a9%ba%e4%b8%ad%e8%a1%8c%e9%a7%9b-aircar%e3%80%81airbike%e3%80%81model-a%e9%a3%9b%e8%a1%8c%e6%b1%bd%e8%bb%8a%e5%8d%b3%e5%b0%87%e6%8a%95%e7%94%a2)
本文由《men's uno》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