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時裝風情畫(一),一代香港時尚的(暫)終章

mensuno HK 於 26/06/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Joyce正式退市,結束在香港上市27年的歷史,為香港時尚界寫下一個充滿起伏跌宕的資本故事。時裝人在一片淡淡哀愁下「悼念」Joyce,然而實情是店舖依舊存活,尚未結業。感到惋惜的是,隨著Joyce退市之後,讓一手建立品牌的創辦人馬志清(Joyce Ma)正式在時尚洪流中淡淡退出,讓一代香港時尚的神話(暫時)寫上終章。

HO SIN WAH
DEPUTY EDITOR-IN-CHIEF
TEXT / HO SIN WAH PHOTO / 網絡圖片


 
【春】70's初試牛刀

在70年代的香港,經歷社會動盪之後,各行各業陸續百花齊放,Joyce亦在這個時期誕生。由被譽為「亞洲第一買手」的馬志清(Joyce Ma)及其丈夫馬景華的故事開始,前者是永安郭氏家族第四代,後者則是先施馬氏家族後人,絕對是系出名門。

1970年,Joyce Ma在香港文華酒店開設首家Joyce專店,從中磨練自己為時尚買手,多年來引入超過200個國際高級時裝品牌。在成立開初,她不停到世界各地搜羅及挑選適合Joyce的品牌,據說為了取得Issey Miyake的品牌代理權,Joyce Ma不惜日曬雨淋,於他人工作室前久久待了三天。

一直以來,Joyce Ma都恪守三大原則挑選品牌:品牌故事、設計師以及品牌本身。她曾經說過:「只要夠特別,即使缺乏名氣,也會毫不猶豫地合作。」70年代末,她將Yohji Yamamoto、Comme des Garçons及Issey Miyake三大日本時裝國寶引進本港,風頭一時無兩。

【夏】80's大鳴大放

踏入80年代,香港經濟正式起飛,港人對生活水平和質素漸趨講究,Joyce的發展亦一日千里,代理的高級時裝品牌有增無減。Dries Van Noten、Kenzo及Ann Demuelemeester等,都是在這段時期由Joyce Ma從巴黎引入至香港這片彈丸之地,繼後再有Giorgio Armani、Donna Karan、Dolce & Gabbana、Jil Sander、Romeo Gigli、Thierry Mugler、Sonia Rykiel等200多個世界時裝名牌加盟,可見Joyce Ma實在不簡單。此外,Joyce Ma更順勢擴展精品店之外的項目,繼而面世的還有品牌雜誌《Joyce》、Joyce Cafe、Joyce Beauty等。

【秋】90's隱憂四伏

踏入80年代末,儘管Joyce的生意依舊蓬勃,但主事人亦感受到當前社會的隱憂,包括香港主權移交的前途不確定性。因此Joyce Ma孤注一擲將Joyce遷冊至百慕達註冊,並於1990年在香港上市,套現兼分散風險。
上市後的Joyce面臨營運成本包括租金及工資的急增,令財政壓力大增,加上97年金融風暴令港人消費力大跌,Joyce開始踏上持續負增長之路,並且失去部分國際名牌代理權,包括Giorgio Armani及Dolce & Gabbana。

【冬】00's急流勇退

千禧過後,環球經濟持續不明朗,科網股爆破,負資產人數急增。這時,Joyce Ma決定引入新股東打救Joyce以維持生意營運,自己則退居二線保留部分股份。Strategic Capital Group及吳光正持有的會德豐先後入股,兼且提出全面收購,最終她在保留股份下維持上市地位。

2003年SARS一役後,大股東吳光正把Joyce交由女兒吳宗恩打理,Joyce Ma全面退出公司。這時候Joyce的代理反而出現「小陽春」,代理了Anna Sui、Jimmy Choo及Versace等時裝品牌。及後會德豐看準內地消費力會進一步擴大,先後於2007年和2010年兩度提出私有化,惟兩次提案均以失敗收場,而馬氏家族亦早在2010年已經全面退股。

一等便是十年,Joyce退市一事終成事實。惟歷史自有公論,Joyce Ma為香港時裝創下的神話軌跡,其時裝觸覺之高瞻遠矚,對兩代甚至三代的時裝人「中毒」之深,無人可取替。

 

資料來源:men's uno (http://hk.mensuno.asia/node/%E9%A6%99%E6%B1%9F%E6%99%82%E8%A3%9D%E9%A2%A8%E6%83%85%E7%95%AB%EF%BC%88%E4%B8%80%EF%BC%89-13803)
本文由《men's uno》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