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da Group 2025 財報分析|如何在經濟低迷環境逆勢突圍?其他時裝集團正在迷失地帶

mensuno HK 於 19 小時前發表 收藏文章
2025 年全球奢侈時尚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兩極化局面:一邊是 Prada Group 財報連續 19 季增長、LVMH 以強勁品牌組合穩坐行業巔峰;另一邊,Kering 集團卻深陷營收與品牌重組的泥沼,Alexander McQueen 更傳出裁員 20% 的消息。這場「品牌權力重置」的戰爭,不只是數字遊戲,更折射出時尚集團的結構性變化,包括設計、效率與市場定位之間的微妙角力。

Prada Group 的穩健進擊:從結構優化到品牌再生

PHOTO / IG@miumiu
Prada Group 在 2025 年前三季錄得約 €4.07 億的淨收入,按固定匯率計增長約 9%,連續 19 季呈現正增長,成為近年表現最穩健的歐洲時裝集團之一。儘管宏觀經濟放緩,Prada 仍憑藉兩大支柱保持增長動能:Miu Miu 的年輕化效應 與 品牌全價零售策略。母品牌 Prada 零售銷售微跌約 1%,但 Miu Miu 卻以 41% 的強勢增長成為推動核心;亞洲與中東市場分別增長 10% 與 21%,顯示品牌在新興消費市場的高敏捷度。品牌的成功,離不開集團主席 Patrizio Bertelli 與 Miuccia Prada 的長遠部署。自 Raf Simons 加入後,雙創意架構使設計視覺更鮮明,也讓 Prada 在高端與年輕市場間取得平衡。更關鍵的是,品牌回歸工藝與質感本位。

LVMH:穩坐奢侈帝國之巔,穩中求變

PHOTO / IG@lvmh
作為全球奢侈品龍頭,LVMH 在 2025 年依然表現穩健。上半年營收突破 €430 億,雖然增速放緩,但集團旗下 Louis Vuitton、Dior 及 Celine 仍保持雙位數增長。 LVMH 的成功並非偶然。集團主席 Bernard Arnault 早已將「多品牌矩陣」推至極致。當市場疲軟時,以 Dior 和 Loewe 帶動創意能量;當高端珠寶與美妝需求上升,則由 Tiffany 與 Sephora 接力。然而,即使是 LVMH 也並非高枕無憂。隨著中國市場增速放緩、歐美消費者回歸理性購物,集團需要開始加強對永續與體驗式零售的投資。

Kering:走向調整

PHOTO / IG@kering_official
Kering 集團的 2025 年可說是艱難的一年。第三季營收下跌約 10%,核心品牌 Gucci 在上半年利潤暴跌 46%,成為拖累整體表現的主要因素。集團正面臨結構性壓力,品牌形象模糊、創意過渡期長、以及與千禧世代的距離感拉大。在此背景下,Alexander McQueen 的裁員決策成為焦點。品牌計劃裁減倫敦總部約 20%的職位,以縮減運營成本並重新聚焦設計與數位業務。這不僅反映 Kering 對財務壓力的回應,也顯示即使是風格鮮明、擁有文化象徵地位的品牌,也難以逃脫資本市場的現實。

奢侈集團的結構性分化

PHOTO / IG@prada
從三大集團的表現可見,2025 年時尚產業正在出現前所未有的分化。Prada Group 代表的是「工藝與穩健」、LVMH 體現「多元與規模」、而 Kering 則陷入「重整與再造」。這場分化背後,實際是市場邏輯的轉變:過去十年,時尚品牌仰賴「明星創意總監」與「爆款效應」推動營收,如今則被迫面對更理性、更結構化的消費環境。品牌要生存,不再只靠創意與聲量,而是要能在波動中保持一致的價值敘事。

延伸閱讀:Grace Wales Bonner 出任 Hermès 男裝創意總監 | 英倫學者型設計師如何改寫法式奢華未來?

資料來源:men's uno (https://mensuno.hk/fashion/prada-group-2025-%e8%b2%a1%e5%a0%b1%e5%88%86%e6%9e%90%ef%bd%9c%e5%a6%82%e4%bd%95%e5%9c%a8%e7%b6%93%e6%bf%9f%e4%bd%8e%e8%bf%b7%e7%92%b0%e5%a2%83%e9%80%86%e5%8b%a2%e7%aa%81%e5%9c%8d%ef%bc%9f%e5%85%b6)
本文由《men's uno》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