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與文明|Vacheron Constantin江詩丹頓L’ATELIER 1755凝時聚藝工坊,製錶與生活藝術之交點

mensuno HK 於 1 天前發表 收藏文章
戴錶的人也許有很多,但稱得上「愛錶」可能寥寥可數。正因為鐘錶非稱得上普及的興趣,所以筆者接觸的鐘錶愛好者以至行業人士往往非常樂於分享,期盼更多人了解鐘錶的樂趣。只不過要有一個地方讓錶迷聚頭可不容易,因此江詩丹頓在 270周年之際,於中環畢打行舉辦期間限定的L'ATELIER 1755,通過一連串主題展覽,展出一系列珍貴歷史典藏和鐘錶傑作,更設置多用途空間舉辦活動,讓各位一談錶經。

傳統、工藝與藝術之相遇

PHOTO / VACHERON CONSTANTIN
中環畢打行於1920年代落成,見證香港逾百年歷史,同時是中西方美學交匯的地標。江詩丹頓選址於此,蘊含一份巧思:品牌在延續製錶傳統的同時,汲取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文化,打造時計傑作。

American 1921腕錶 PHOTO / VACHERON CONSTANTIN
同時,1920年代是Art Deco裝飾藝術美學盛行的年代,江詩丹頓當年踏入第二個世紀的里程碑,曾打造諸如American 1921腕錶等劃時代傑作,並在近年完成復刻。因此,選址畢打行代表東西方文化傳承的見證,從中開啟橫跨歷史、工藝和藝術交流的願景。

傳承的使命

PHOTO / VACHERON CONSTANTIN
世界變得很快,三兩個月轉變一次的趨勢與潮流,總讓人目不暇給;然而,江詩丹頓大概是最懂得堅守「傳承」價值的品牌,超凡的手工裝飾技藝、裝飾圖案自1755年起代代相傳,近乎固執的堅持是錶迷們對品牌時計愛不釋手的原因。品牌不僅有專責部門負責復刻自家典藏,多年來對傳承的努力不斷擴展,尤愛與各地藝術中心積極發起交流:巴黎羅浮宮、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始終以尊重、包容的態度,將風格各異的藝術文化與品牌創意融合,凝結於腕間,讓真正美麗的事物流芳百世。

PHOTO / VACHERON CONSTANTIN
傳承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社群是任何事物傳承的關鍵,讓其中的人了解箇中價值,惺惺相惜,建立起歸屬感,自發守護熱愛的事物。江詩丹頓深知這個道理,L’ATELIER 1755除展出一系列珍世稀作外,還藉此空間讓不同領域的鑑賞家與鐘錶愛好者聚首一堂,細賞品牌歷史檔案文件和臻永時計,為彼此締造文化交流的機會,從人與人之間的實體連繫,了解製錶與生活藝術的優雅。

PHOTO / VACHERON CONSTANTIN
傳承非一成不變,相反更需不斷轉變,適應時代節奏的同時,反覆探尋江詩丹頓的本質。未來兩個月,江詩丹頓從創始人Jean-Marc Vacheron的首位學徒簽署合約開始,伴隨時間與歷史文明演進,舉辦多場專家座談分享會、工匠交流工作坊。當中涵蓋高端製錶、品牌歷史、汽車、相機等多元主題,彰顯人類通過不同藝術載體,探索與共享精緻工藝的不懈精神。

PHOTO / VACHERON CONSTANTIN

延伸閱讀:Vacheron Constantin江詩丹頓La Quête du Temps座鐘:在巴黎羅浮宮面世的機械藝術傑作!

資料來源:men's uno (https://mensuno.hk/timepiece/%e5%82%b3%e6%89%bf%e8%88%87%e6%96%87%e6%98%8e%ef%bd%9cvacheron-constantin%e6%b1%9f%e8%a9%a9%e4%b8%b9%e9%a0%93latelier-1755%e5%87%9d%e6%99%82%e8%81%9a%e8%97%9d%e5%b7%a5%e5%9d%8a%ef%bc%8c%e8%a3%bd)
本文由《men's uno》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