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裡的「A/B 測試」情懷,談谷歌產品多元發展策略

TECH2IPO 於 22/10/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本文譯自Google's product strategy: Make two of everything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個投資理財的至理名言,「千萬不要將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這句話生動形像地傳達出分散風險的道理,那就是一定要有「B 計劃」(或者可理解成備胎)。對於谷歌全力經營的龐大豐富且異常複雜的產品線而言,這個互聯網巨頭採用的就是多重選擇策略,針對一個用戶群往往開發兩個甚至多個產品,用於相互比照借鑒與競爭。如果一個產品失敗,那麼則希望其他同類產品能夠成功。

該策略最為典型的案例就是谷歌的即時通訊解決方案。目前安卓平台上有四種不同的方式發送文字信息,分別是Google Talk、Google+ Messenger、安卓系統自帶短信服務(Messaging)以及Google Voice。隨著全平台通訊應用谷歌環聊(Google Hangout)的誕生,以上這四種方案隨即融入到一個即時通訊平台當中。

幸虧谷歌終於推出了一個統一的即時通訊服務應用,是否今後谷歌在即時通訊上的努力都會融入到谷歌環聊中來呢?答案是不會。近期印度經濟時報一篇報告顯示,谷歌目前正在研發第五款即時通訊應用,該應用無需通過註冊登陸穀歌賬戶來使用,其目就是標瞄準被Facebook 收購的Whatsapp。在安卓4.4 系統中(代號KitKat),谷歌移除了原先的短信服務(Messaging),取而代之的則是谷歌環聊。但是安卓5.0 系統中(Android L 代號Lollipop),谷歌又重新加入短信服務客戶端(Messaging),不久後我們就有可能看到三個短信服務客戶端。此外,谷歌環聊的更新為安卓系統帶來一個全新的撥號器界面,所以目前我們會在安卓4.4 中看到谷歌撥號器用於撥打常規號碼,另外還有一個環聊撥號器是用來撥打網絡語音電話(VOIP)。從需要統一的即時通訊服務,再到呼籲統一的撥號器,用戶又產生了新的訴求。

(左圖為:安卓自帶的撥號器界面;右圖為:谷歌環聊撥號器界面)

這是谷歌最為典型的產品運營案例。谷歌的行動策略無不表明其不會將所有信任及期望放在一個單獨的產品方案中來,但這客觀上的確忽視了用戶的易用性。在幾乎所有領域,谷歌都不得不與外部競爭者競爭,但與此同時谷歌也在製造內部產品的競爭環境。

對於谷歌而言,貌似所有類別的產品都是一個巨大的A/B 測試。在不斷完善自身的征途中,谷歌公司就像搜索引擎那樣不間斷地蒐集互聯網上各種網站信息來學習並提升自己。對於一個單一問題,谷歌會同時上馬多個解決方案,以期望最好的方案能夠最後獲得成功。

我們再以即時通訊為例,谷歌同上採用了四個方案。 Google Talk 是一個傳統的即時信息客戶端,走的是AIM 發展路線;Google+ Messenger 雖然也是一個即時信息客戶端,但卻是谷歌旗下Google+社交網絡的一部分;Messaging 則是安卓系統自帶的徹頭徹尾專為手機用戶發短信而開發必需功能;而Google Voice 則將手機短信服務功能改造成互聯網文字信息及語音留言服務。

用四種解決方案實現同類功能的確有點讓用戶抓狂,但是谷歌卻能因此變成最後的贏家。用戶關心的是該用什麼應用來約朋友出來喝酒,谷歌的態度是你想用哪個就是哪個。 A/B 測試這種策略在即時通訊產品中體現的非常明顯,但除此之外,在幾乎谷歌所有的產品中,大家都或許會看到A/B 測試的影子。

安卓系統和Chrome PC 系統都是贏家,皆大歡喜

(左圖為:Nexus 手機;右圖為:Chromebooks 筆記本電腦)

很多人都可能會問,為什麼谷歌同時開發兩種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統。谷歌對於A/B 測試策略如法炮製,Chrome/Android 這種雙管齊下的方案可讓谷歌左右逢源,無論今後是基於移動應用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更佔上風還是基於互聯網獨立雲的未來PC 平台更受歡迎,谷歌都可能會是最後的勝利者。

這兩個操作系統都表現的不錯。預裝Chrome OS 雲操作系統的Chromebooks 筆記本電腦目前是安裝微軟視窗操作系統的傳統PC 的最大挑戰者,甚至有可能是顛覆者;另外安卓系統在全球智能手機中佔據了80% 的市場份額。

同時研發兩款操作系統是兩項巨大的系統工程,當中也有不少工作是有交集甚至可以拿來借鑒甚至複製的!安卓系統上的Google Now 目前也集成到Chrome OS 系統當中;Chrome OS 的通知面板的外觀就好像是從安卓上搬過來一樣。而安卓系統的主要瀏覽器就是Chrome;Chrome OS 系統也可以運行安卓應用;此外在最新的安卓5.0 系統中,用戶可將在Chrome 瀏覽器中將標籤上的網頁應用設置成以獨立的應用圖標的形式放置在桌面上顯示。至少在手機桌面上來看,網頁應用和獨立應用貌似有點平起平坐的意思。
Chrome OS 系統主要應用於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平台,而安卓系統主要面向平板電腦或者智能手機。但隨著硬件平台的發展,跨設備間的界限也逐漸模糊起來。目前我們可以在市面上看到很多搭載有安卓系統的筆記本電腦產品,此外谷歌也在努力研發搭載Chrome OS 系統的平板電腦。

更令人稱奇的是,谷歌竟然在利用安卓和Chrome 系統來對OEM 改造其係統源代碼的情況進行A/B 測試。眾所周知,開放的安卓系統的更新數月都難得見一次,有的時候甚至更長時間才發布一些系統更新;而Chrome 系統的源代碼則是不可修改的,這就允許谷歌通過中央更新系統來進行日常所有系統功能和服務的更新。通過研究這兩個迥然不同操作系統的A/B 測試結果,Chrome OS 作為一個經常更新的案例,谷歌會將從中獲取相關的經驗和策略並應用到Android Wear、Android Auto 以及Android TV 平台中來。

Android Wear 和Google Glass,兩種差別極大同類型產品的一次A/B 測試



未來的可穿戴智能設備將會是怎樣?對此,谷歌再一次進行了A/B 測試,一個是谷歌眼鏡,另一個則是Android Wear(轉為智能腕錶開發的系統平台)。兩個項目價格差異較大,智能眼鏡定價是1500 美元而智能腕錶的價格一般是在200-250 美元,兩類產品風格完全不同。智能眼鏡戴在面部,覆蓋整個視線範圍,眼鏡上還配有攝像頭,非常高調,眼球效應超讚。而智能腕錶則低調很多,很少有人會關注到。在社交場合,即便你佩戴上設計精美的手錶,也很難引起別人的注意。

這兩個差別巨大的產品同樣也是谷歌針對平台策略進行的A/B 測試。谷歌眼鏡可以說是其首次嘗試垂直式、蘋果風格的硬件產品。沒有其他廠家能生產這種智能眼鏡,而眼鏡所使用的系統軟件也是獨一無二的。 Android Wear 僅僅是一個安卓式樣的平台,以供其他廠商的硬件產品安裝使用。

就目前看來,Android Wear 更佔上風,但是谷歌堅持認為兩個項目可和諧共存。谷歌甚至直言,Android Wear 的提醒技術將會移植到谷歌眼鏡上。谷歌本可以更加專注於Android Wear 而放棄谷歌眼鏡,但實際上谷歌沒有這樣做,內部產品之間也是需要引入競爭機制。

Gmail 險遭Google Wave 取代,谷歌產品更新理念的典型案例


科技領域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我們看到很多公司的發展計劃都被新技術的發展所打亂,這些公司往往暗示自己目前大家用的產品也足夠未來使用,此外目前的產品也佔有不錯的市場份額。當劃時代的創新事物橫空出世之時,有上述想法的公司隨即就被行業發展所淘汰。如果一家公司無法足夠快速正確地調整自身的產品發展計劃,那麼那些老的產品就會被大公司收購,成為別人旗下產品線的一部分,真的是為他人做嫁衣。


圖為2009 年 Google Wave 的界面

為了適應時代和技術的發展,2009 年谷歌曾試圖讓Google Wave 來取代當時市場份額最大的Gmail 郵件服務。谷歌認為郵箱技術已經有30 年高齡了,谷歌希望這個採用AJAX 技術的集即時通訊、電子郵件服務、文件協同,實時文字傳輸於一身的Google Wave 能夠對在線通訊服務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大多數的公司都不想給自己的明星產品找麻煩,但是谷歌卻不這樣做。如果Google Wave 真的成型並且淘汰了Gmail,那麼Gmail 明星產品的稱號就真的拱手相讓。 Google Wave 的功能雖然很多,但是由於界面太過複雜並且各種在線溝通方式缺乏互操作性,所以不到一年,Google Wave 項目就黯然下馬了。

谷歌緊隨科技發展,銳意進取的產品更新策略。無論新舊產品最後的對抗結果如何,這都無法改變谷歌成為最後贏家的現實。對自己老舊產品和體系的自我革新就是對自身的最大救贖。

Google TV 及Android TV VS Chromecast,A/B 測試中的「A」失敗了,再來弄一個新「A」


電視究竟是一個媒體內容聚合中心還僅僅是其他內容設備源的輸出顯示屏,在這一問題上,業內的態度非常對立。谷歌依然採用自己的A/B 測試做法,同時上馬了兩個項目,一個是定價300 美元左右的Google TV,另外一個則是價格僅為35 美元的Chromecast 電視棒。前者功能複雜自然定價較高,而後者僅僅是一個玩具,用戶可能一沖動就買下。最後的結果是,Chromecast 電視棒大賣,而Google TV 卻未能達到銷售預期。

但是這次 A/B 測試卻沒有就此結束。谷歌決定重新定義一個新「A」來與Chromecast 電視棒競爭。這個新「A」就是Android TV,這是對互聯網智能電視平台的一次全新升級和改造,預計今年年底會正式推出。

在「客廳爭奪戰」中谷歌從來不乏競爭對手。 Google TV (2010-2014) 對抗Nexus Q (2012)、Google TV 對抗Chromecast (2013-至今) 以及即將推出的Andr​​oid TV 對抗Chromecast。

上述案例不禁讓我們對谷歌眼鏡前景帶來一絲希望。如果Google Wear 是當前一個相對優勢的選擇,那麼幾年之後全新的谷歌眼鏡定不會讓我們失望。

其他案例,舉不勝舉

谷歌應用A/B 測試理念的產品案例舉不勝舉

谷歌Nexus 手機VS 其他廠商安卓手機——看誰能生產更好的智能手機;

Google.comVS iGoogle——搜索引擎與可定制個性化門戶首頁的對決;

Google VideoVSYouTube——谷歌不僅是一個搜索引擎,也是視頻內容平台;

Google MapsVSWaze——併購在線地圖Waze 僅僅是為了獲得交通流量數據;

Google Maps VS Google Earth——前者是基於網頁的應用,後者是一個獨立的應用程序;

Google+VSOrkut——兩個社交網絡產品並行發展,和諧共存的局面持續了三年,最終Google+獲勝;
Google Play Music All Access VS YouTube Music Key——一個音樂訂閱服務還不夠,再來一個;

Eclipse VSAndroid Studio——兩種安卓系統開發工具,一種面向Java 程序員,另一種面向基於Intellij IDEA 的開發人員;

Android's Gallery VS Google+ Photos——Nexus 5 手機上的兩種照片應用,前者針對本地圖片,後者基於Google+雲存儲服務;

本機應用VS 網頁應用——安卓手機上的本機應用十分豐富,與此同時基於網頁的應用也在持續開發當中。儘管大家在其他費安卓平台或者IOS 系統上看到過這些應用,但是谷歌並不希望自家的應用出現在其他平台上。

同類產品多元化發展策略的確有益於谷歌的長期蓬勃發展,當然也花費了不少資源。考慮到Adsense 和Adwords 為谷歌帶來的巨大廣告收入,也只有谷歌公司有能力在所有產品上實施這種策略。

對於用戶而言,谷歌的這種策略的確傷腦筋,有的時候真的不知道選擇使用哪一款谷歌的產品。在智能手機上尤為如此,有的時候經常發現有好幾種穀歌的應用實際上對應的是一種功能和服務。相對於短期易用度而言,谷歌公司更加註重建立長期的市場存在。這也許是谷歌公司和蘋果公司的最大區別。蘋果公司十分注重用戶體驗,全力打造易於使用的產品;而谷歌公司則為幾乎所有的服務提供多重解決方案,有些成功了,有些則非常複雜,當然也有一些項目被淘汰下馬了。

這種同類產品多元化發展策略當然也迫使谷歌不得不以「大掃除」的方式清理一些被淘汰的項目。一旦確定某些項目沒有前途,就會有的放矢,採用「集中力量辦大事兒」的理念,將資源利用程度最大化,集中精力打造最頂級旗艦產品。早在2011 年谷歌就宣布下馬一些項目,現如今谷歌推出新產品的速度還是要遠勝過淘汰舊產品。這種基於A/B 測試理念的同類產品多元化發展策略已經融入到谷歌企業文化的基因當中,很難改變。

谷歌公司採用的是「三位一體」領導管理模式,拉里·佩奇(Larry Page)擔任首席執行官,負責領導谷歌的產品開發和技術戰略;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負責運營谷歌公司最為神秘的部門Google X(開發過谷歌眼鏡和無人駕駛汽車等項目);而埃里克·施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則負責公司的戰略規劃、管理和技術發展。佩奇和施密特都曾擔任過首席執行官,就連公司運營管理都看得出A/B 測試理念的影子。


資料來源:TECH2IPO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