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kin 電子皮膚:或可帶來人機交互的下一個革命

TECH2IPO 於 18/08/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文章來源:HUFF POST,TECH2IPO/創見 Bungee Yin/殷邦騏編譯,譯文創見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德國科學家們最近發明了一種可穿戴在皮膚上的傳感器,這款被稱作 iSkin 的傳感器是用與人體相兼容的硅膠製作而成,它能夠靈敏的感受到壓力的變化,可以依附在人體皮膚上作為輸入裝置去控制電子設備。

iSkin 已經被這些來自於 Max Planck 信息研究所和 Saarland 大學的科學家們製作成各種不同的樣式和大小。它能夠穿戴在人體的不同位置,包括手指,前臂,甚至是耳垂的後方。在與手機連接之後,iSkin 可以接聽/撥打電話,播放音樂甚至調節音量。iSkin 還能夠接入其他相關的應用,包括與智能手錶匹配的可摺疊鍵盤等等。

iSkin 的最大特點是薄,柔軟並且能摺疊彎曲,即使發生了嚴重的形變也不會影響到它的功能。這些性質將很有可能改變現在的人機交互方式。德國科學家 Martin Weigel 介紹説:「現在的電子設備的控制配件外形都相對比較堅硬,戴在人體比如手腕或者是頭上會不太舒服。而 iSkin 的形狀是可以改變的,因此它可以穿戴在身體的很多部位。在使用時,人體皮膚就像是手機屏幕一樣,本身就可以作為一種輸入設備。」


iSkin 的核心技術「電子皮膚」最早源於機器人感應裝置的設計,其目的是為了讓機器人可以更好地感知周圍的環境,包括温度,壓力等等。德國科學家們從中看到了這個技術被廣泛應用於人機交互的前景:「雖然這個技術是來自於機器人應用領域的,但是它的舒適感讓我們看到了它直接作用在人類身體的可能性。」

「製作工序上,」Weigel 説道,「iSkin 是利用人體可兼容的硅材料和碳分子摻雜而成。它的主要材料是聚二甲硅氧烷(PDMS)。這是一種易加工的有機硅聚合物。把液體的聚二甲硅氧烷摻入具有導電性的碳粉末之後,將其展平,用紅外線進行切割,再在外部包上另外兩層硅材料就算大致完成了。最後利用一種醫學上使用的粘性材料使它可以貼在皮膚上,可以被輕易的撕下也不會帶來任何痛苦。」

Weigel 表示希望 iSkin 以後能夠依靠使用者本身的熱能,機械能來供電,在續航能力上更進一步。雖然德國科學家們暫時沒有計劃去繼續推進 iSkin 的商業化進程,他們希望這個研究可以為未來的人機交互場景提供一個新的方向。

資料來源:TECH2IPO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