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之戰,這片被 Amazon 統御的戰場

TECH2IPO 於 11/11/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引用創見乾貨:

Amazon 是雲端的主宰,這毫無疑問。如今這樣的趨勢愈發明顯,曾經執掌一方的科技巨頭在後面疲於跟隨。想知道為什麼「雲」概念為什麼這麼受科技公司的追捧?目前雲端市場上的競爭格局是怎樣的?創見為你撥開迷霧!

毫無疑問,爭奪雲端的戰爭早已經打響。


如今矽谷的初創公司熱潮開始逐漸冷卻下來,但即便如此,Amazon、Mircrosoft 還有 Google 都亮出了上一個季度利潤豐厚的營收報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在雲端上面的大筆投資。

這些公司在雲端領域出售的商品究竟是什麼?誰是它們的客户?為什麼十年前壓根都不出現在「企業級技術」領域的 Amazon 能夠把其他科技公司打的滿地找牙呢? 下面就為大家揭曉這場雲端之戰,為什麼每一家公司都在想盡辦法爭奪雲端市場?

雲計算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超大規模」

為了支撐自己的網站和服務,Amazon、微軟還有 Google 都開發了 “大規模計算領域” 的基礎設施。這些公司所建造的數據中心都是超大規模的,更是以超高效率運行的。這是目前除這幾家公司以外的其他科技公司根本無法獨自建設的項目,無論是服務器存放中心又或者是數據中心,這些東西遠超一般公司的能力範疇。

現在,這些科技巨頭把一部分運算性能拿出來租借給世界各地的程序員以及科技公司。任何一個程序員或者小公司只要刷一下信用卡就能獲得無限的計算能力。 這進一步意味着軟件可以在更低成本的前提下,以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在超大規模上進行運算。而這一切無需任何人操心怎麼維護這個數據中心。

從表面上看,上述提到的科技巨頭都是將互聯網上一套基礎服務提供給程序員們。

其實,這種服務可以分兩個層面:

以基礎設施體現的服務形式,又或者叫「IaaS」:你可以在別人家的數據中心建立虛擬服務器以及存儲空間。這是最基礎的一項互聯網服務。

以平台形式存在的服務形式,又或者叫「PaaS」,一套工具及服務,能夠方便程序員開發各種應用,而無需考慮自己的代碼運行在什麼服務器上來。

這些雲計算服務提供商推出的這些產品是面向所有人開放的,不管是獨立軟件程序員抑或者是大公司,他們統統都可以成為被服務對象。 程序員也許剛開始只是以單獨的一個 App 來試水一下,但是當這個 App 給他帶來的越來越多的收入,程序員們對「雲」的依賴也就會越來越深。

一個雲平台上面所獲得客户越多,它就越有實力購置更多的服務器,而它擁有越來越多的服務器,那麼它就能夠充分實現規模經濟,享有了規模經濟,他們就能夠給客户提供更低的價格,更強大的產品,對企業的吸引力也就越大。然後就會帶來一種正向循環,一種雪球越滾越大的能力。

Amazon 是第一個實現上述目標的公司,這也是它為什麼如今遙遙領先於其他競爭對手的重要原因。它將其稱之為「良性循環」(virtuous cycle)

Amazon Web Serivce 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從 2006 年經由傑夫 貝索斯批准的試驗開始起步,在今年已經成長為 Amazon 公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利潤引擎:今年預計將給公司帶來至少 70 億美金的收入!

「這就是像是《夢幻成真》這部電影裏的場景。他們把它建造好了,然後全世界所有人都匯聚而來了!」高德納諮詢公司雲計算服務的副總 Ed Aerson 這麼感慨道。

這是來自 Statista 的圖表,裏面的數據來自於 Wikibon,顯示了 Amazon 在 IaaS 領域的統治力(Amazon 的市場份額以 27.2% 高居榜首):


Amazon Web Services 的前世今生

當 Amazon Web Services 第一次發佈的時候,它只有一些最基礎的基礎設施服務:為虛擬主機為提供的 The Elastic Compute Cloud,又或者叫 EC2。不久以後,它又添加了為文件存儲而準備的 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 又或者叫 S3.

一開始,Amazon Web Services 的主要客户都是一些特別小的程序員,他們用來測試一些零零碎碎的程序,或者運行一些簡單的網站。 後來越來越的客户加了進來,最後一些在科技圈舉足輕重的公司也成為了客户,比如 Netflix 以及 Airbnb,最近還有 Slack 都開始在 Amazon Web Services 平台上運行各種小的測試,隨着時間推移,這些大公司開始在 Amazon Web Services 上面開發各種產品,成為了他們各自業務爆發增長過程中重要的支撐平台。
於是,Amazon 的這個名叫「良性循環」的「賺錢機器」開始啟動。早期客户的介入使得 Amazon 有了能夠進一步擴張的本錢,它投入開發了更多企業級功能以及更加強大的服務,能夠誕生更加複雜高級的應用,遠遠超出了初創公司的範疇以及小測試的用途。

Amazon 搶佔了計算基礎設施的市場先機,成就了它如今的輝煌。因為 Amazon 的正向循環次數比其他競爭者都要多,它在規模經濟上的優勢一覽無遺,完全是碾壓式的級別。


上述 Amazon 的圖表告訴我們,單單就在 2014 年這一個年份,Amazon Web Services 的功能就添加了 516 個。 這意味着 Amazon Web Services 如今已經成為了雲端平台的某個標準平台,正如 IBM 曾經是數據中心的標準服務提供商一樣。

如今的 Amazon Web Services 已經價值 70 億美金,而到了 2020 年它的價值將實現 500 億美金。美國著名數字科技諮詢公司 Gartner 最近預測,Amazon Web Services 所提供的計算能力,將是排名於它下面 14 位公司加起來的總和!

那麼微軟呢?它實現了一次史詩級別的突破!

在這樣一個以高強度競爭為特點的科技圈,人們會下意識的認為肯定有科技巨頭跟 Amazon 來分這一杯羹的。 但情況並非大家想的那樣簡單。

微軟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就開始研究雲概念了,但是它直到 2010 年才真正推出跟 AWS 相抗衡的對手。

微軟連同其他很多企業級軟件服務公司都在當時認為雲技術不過是某種新鮮玩意兒,某種過一陣子就會被大家遺忘的時髦話題,後來才逐漸意識到它才是擺在面前的巨大威脅。如果客户都跑到了 Amazon Web Services 上面,他們都不再需要買那麼多份微軟的軟件,比如 Windows Server 以及 SQL Server。


(圖注:微軟雲系統負責人: Scott Guthrie)

微軟於是開始將自己的弱勢逐漸扭轉成為強項。雲計算如今同樣也成為了拉昇微軟收入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當 Azure 剛開始發佈的時候,它的名字是「Windows Azure」,它提供的是 PaaS 應用層,主要服務於程序員,讓他們更容易開發應用。自從 2010 年推向市場以來,它的服務領域逐步擴張,逐漸囊括了某些初級基礎設施服務,正是這些服務讓當年的 Amazon 聲名鵲起。

作為微軟基礎設施服務的領導者,Satya Nadella 引領 Azure 完成了過渡,也正是這樣一項業績,成為了他能夠在 2014 年坐上 CEO 位子的重要理由。微軟如今已經將 Azure 看作是拳頭產品,使其與 Windows Server 以及其他企業級產品深度整合。後者的這些產品是被如今很多大客户所使用。

微軟推廣雲服務的方式

其實,微軟真正的競爭力體現並不一定是技術層面, 而是它對於企業級應用的深刻理解,以及目前已經廣泛鋪開的客户網絡,很多大客户已經跟它擁有了很多年的合作關係。龐大的客户基礎早已經內化成為了它競爭力的一部分。

很多在 .net 程序運行時間中開發的應用,Microsoft Azure 專門針對它們做了優化。這可是過去 15 年時間裏 Windows 程序最標準的程序類型。很多公司把自己的 Windows 應用遷移到 Azure 上面就更加平滑方便,而其他的技術哪怕做的再高端,都沒有微軟提供的服務可靠。

更重要的一點還有價格方面的優惠。某些已經跟微軟合作多年的客户都會得到一個折扣非常大的優惠,微軟可以利用這一點,鼓勵客户嘗試一下 Azure。

但是微軟仍然落後於 Amazon,儘管微軟單方面宣稱 Azure 的增長速度非常快。美國著名數字科技諮詢服務公司 Gartner 認為甚至比 AWS 的增長速度還要快。

Google 本可以成為 Amazon

沒有人懷疑 Google Cloud Platform 的技術實力,它已經開發了同樣的數據中心來給 Google 的搜索引擎,Gmail,Youtube 等互聯網服務提供支持。這些服務每天都要惠及幾十億人。 同樣,也沒有人能懷疑 Google 的創新能力。

但是,Google 在雲系統上面卻一直沒有迎來可觀的用户增長。


在 2008 年,也就是在微軟推出 Azure 的兩年前,Google 向市場推出了 Google App Engine,這是一款同樣幫程序員開發應用的平台。

Google 的雲技術負責人 Urs Hölzle 在接受 BusinessInsider 的訪問時稱:「如果單獨把 App Engine 看作是一家初創公司的話,那麼它就會是整個矽谷最閃亮的那顆星星!」但是,這顆星星跟 AWS 早期增長相比較一下,立刻就黯然失色了。

Google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不斷的添加具有競爭力的功能,在 2013 年將整個產品改名為「Google Cloud Platform」。隨着越來越多企業級雲端功能的推出,公司開始逐漸贏得 Coca-Cola,General Mill 以及 Best Buy 這些大公司的認可。

其實,Google 一直在程序員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比微軟更有吸引力。Google 很早就迎向了開源理念,並且無償地把很多技術開放給整個世界。(之所以 Google 有實力這麼做,那是因為它從互聯網廣告領域獲取了超過 90% 以上的利潤,它當然不會將核心搜索技術以及廣告技術開放給全世界)儘管 Nadella 的微軟看上去比之前友善了許多,但是程序員的錢袋子似乎還是不怎麼信任微軟,甚至有可能永遠都不會信任。

另外,Google 在其他科技產品開發上所獲得的特別高的認可度,這些產品在科技圈的流行程度抬高了 Google 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Googel 已經對外宣稱:它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價格上都能拿出競爭力。

但是,跟 Amazon 巨幅增長以及微軟在雲計算領域大踏步的前進相比,Google 仍然居於落後地位。

其他疲於奔命的「參戰方」

那麼其他人呢?這個領域其他廠商都在苦苦掙扎,因為想要在雲端之戰中獲得一席之地,是必須有很多基礎和先決條件的,它們也無法獲得 Amazon 曾經捕捉到的黃金一般的市場先機。

IBM 已經在 IBM Bluemix 以及 IBM Watson 上面投入了鉅額開發成本,這些產品也是方便程序員能在雲端開發應用的,但與此同時,雲計算領域中由 Amazon 所帶動起來的風潮正在逐漸侵蝕着 IBM 多年以來在在業界的地位,它的季度營收報告一季不如一季。

IBM 目前的策略是推進一種所謂的「混合型」雲計算,公司能夠內部持續運行某些服務,而將其他工作外包出去。儘管 IBM 自誇雲計算業務給營收報告帶來了很大的貢獻,但其實真正計算下來完全無法跟之前的三家公司相提並論。

「混合型」雲技術往往更適合於大型政府機構以及大銀行,它們往往需要自己內部保留某種程度的計算能力。但是這本身就不符合科技潮流。因為越來越多的公司意識到,它們完全可以把計算方面的需求外包給其他更加專業的人士來做,質量更好,成本更低。

Oracle 也在向外界表明自己的雲業務不斷增長,但是這裏需要注意的是,Oracle 所針對的只是之前已有的老客户,這是目前科技大公司慣用的伎倆。利用一些強有力的粗小政策使得客户能夠轉投 Oracle 雲的懷抱。

目前 Oracle Cloud 對於它的老客户是非常適合的,這些客户能夠在上面大規模運行 Oracle 數據庫以及 CRM 應用。但是稍微前沿一些的創新者更願意擺脱 Oracle 這個框架,而其餘的老客户目前還比較質疑「雲」這個東西,不願意或者沒有能力去嘗試 Oracle Cloud。

但與此同時,據報道該公司還在祕密研發一項新的服務,據説能夠完全扭轉目前的頹勢。

本文來源:Business Insider 譯文創見首發 由 TECH2IPO / 創見 花滿樓 編譯 轉載請註明出處


資料來源:TECH2IPO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