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啊,google 又出手了。
差不多是在 36 小時之前,一款帶有 Google 標識的全新虛擬現實應用悄無聲息(至少在國內 VR 圈子裏如此)地登上了 Steam;隨後發生的一切,大家應該不難想象——以 UploadVR 為代表的國外虛擬現實站點在第一時間內放出了新聞報道,眾多國內 VR 媒體紛紛跟進轉載翻譯,不到 24 小時,全世界的 VR 愛好者都知曉了這款應用的名字:
Google Earth VR。
遵循慣例,和所有出自熱門大廠之手的熱門平台應用一樣,從上架的第一個小時開始,來自全球的科技愛好者便開始圍繞着這款 VR 軟件展開了無休無止的讚美、討論與爭議:
有人堅信這是 Google 的再一次改變世界的壯舉,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的再次重演;
有人認為這款軟件看上去很美不假,但真正值得體驗的內容寥寥無幾,頂多只能算是個「再次證明 VR 徒有其表不堪重用」的繡花枕頭而已;
還有人認為這款應用純粹就是言過其實,預告片當中能看到的內容和實際上手接觸的東西全然就是兩碼事,屬於典型的虛假廣告商業欺詐,應該徹底批倒批臭。
一時間,從傳統老牌大牌綜合媒體到自負全責的 VR 自媒體,互聯網科技圈子裏關於 Google Earth VR 的聲音和言論可謂甚囂塵上,好不熱鬧。
一款出自科技大廠的新鮮 VR 應用,為何會遭遇如此惹眼的爭論?其實歸根結底,至少對於國內輿論圈來説,這股聲浪得以誕生的核心緣由只有一個,那便是「道聽途説隻言片語混淆視聽」。
——出於某些不宜詳述的原因,在國內選擇第一時間認真上手體驗這款應用的用户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多,既然壓根談不上用户基數,客觀正確的輿論潮流又該從何談起呢?
所以説,儘管只是一枚自帶 Vive 的平凡虛擬現實愛好者,但至少在此時此刻,像我這種既非專家又非權威只有「説實話」一項特色的常規 VR 用户所闡述的觀點應該多少還是有些價值的——OK,這次的鋪墊客套已經太長了,讓我們收回話題正式開始吧:
Q:Google Earth VR 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什麼時候出現的?為什麼從籍籍無名到全網皆知只用了不到一天?
A:顧名思義,這款虛擬現實軟件就是 Google Earth(這個應該不用解釋了吧,啊?)加上 VR 體驗功能的結果,實際效果從官方那個一分零四秒的宣傳片當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我們只需戴上 Vive 頭顯然後啟動這個程序,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便是可以自由定位、旋轉與縮放的 VR 景觀,「世界任我遨遊掌控」儼然已經化作了現實(至於折扣存在與否,下文另議);雖然這款 VR 應用沒有任何打打殺殺的成分,但對於所有從伊卡洛斯時代就在渴望擺脱重力嚮往天空的人類來説,Google Earth VR 顯然讓我們向着夢想中的目標邁出了肉眼可辨的一步。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款應用正式上線的時間應該是北京時間 2016 年 11 月 17 日凌晨 12 點左右,至少我看到的上架時間差不多就是在這時候——至於為什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風靡全球,除了眾多 VR 媒體的火速跟進報道之外,Steam 官方在第一時間給這玩意放出的彈窗推送廣告無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只要想想 Steam 每天的活躍人數以及他們的二次傳播影響力,有這種推廣結果絲毫也不算意外。
Q:好吧,暫且不管那些歪果仁,我在國內我能體驗這玩意兒嗎?
A:先説結論——可以。直接在 Steam 上搜索 Google Earth VR 就能找到商店頁面,順帶一提這款應用是免費的,容量在 1G 左右,可以直接下載運行——當然,Vive 設備是不可或缺的,暫時還沒有對應其它虛擬現實設備的版本;
不過,儘管在國內網絡環境當中下載運行沒有任何問題,但若想真正體驗 Google Earth VR,不用點特別手段繞開某些障礙依舊是不行的——當然,如果你執意要用默認的國內線路運行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如此一來,呈現在你面前的除了猶如上古時期大洪水禍害過人間之後的荒蕪之地之外,別無他物——別説人工建築自然景緻,目力所及之處連張清晰點的貼圖你也甭想能看到。
Q:我看了下預告片,利用這玩意兒似乎可以在狀似微縮景觀的 VR 城市裏自由瀏覽,是這樣嗎?
A:確有其事,但預告片中展示的並非全部真相;下面這張截圖就是 Google Earth VR 裏的北京,你們感受一下:
事實就是如此,除了目前版本應用當中預置的城市以及自然景觀(基本上就是大家在預告片裏能看到的內容)之外,全世界絕大多數地點的景緻都和上面作為範例的北京一樣,真正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唯有平面貼圖而已。
不過即便如此,即便只是二維化的平面地圖,實際的瀏覽體驗還是和 Web 以及移動端的在線地圖不太一樣的——當我們把目光從扁平的畫面上抬起來凝視遠方的天際線時,當我們拉高視角之後扭頭看到地球藍色的輪廓線時,我相信,我們所有人都會對「詩和遠方」這個概念產生更為真切的理解,真的。
引用下篇:
http://vr.chuang.pro/10033634
(本文圖片來源:作者體驗截圖)
本文由 TECH2IPO / 創見(tech2ipo.com)編輯 @壞香橙 撰寫,轉載或使用本文素材進行二次創作請參閲 版權信息 。
資料來源:TECH2IPO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