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雄風依然在,唱衰還為時過早

TECH2IPO 於 01/12/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蘋果公司上一季度財報依然風光,但是外界對其反應卻不盡如人意。不久之前《紐約時報》對蘋果公司有下述評價:

引用蘋果公司週二發佈的新一季財報中顯示出了讓人眼紅的收入與利潤增長,這都多虧了 iPhone 的加持。然而這一結果也讓我們對這個世界上最值錢的公司產生了一個疑問:蘋果公司如何才能在有生之年一直保持這樣的增長勢頭?蘋果公司公佈的財報中顯示在上一財政季度中該公司盈利 110 億美元,該數據被上一年增長了 31%。蘋果公司上一度收入也達到了 515 億美元,被去年同期增長了 22%。這些結果都已經大大超出了華爾街對該公司的預期。

伴隨着蘋果公司的成功而來的就是持續增長問題。該公司的投資者們已經習慣了兩位數的在增長與巨大的利潤。這些都為蘋果公司今後的發展設立了很高的標準,蘋果公司自己也明白今後想要不斷打破自己創下的記錄會變得越來越難。蘋果公司去年聖誕季的收入就非常驚人,分析師稱這一成績都是多虧了當時該公司推出的大屏 iPhone 6 Plus。同時,這也使得今年蘋果公司在聖誕季的成績很難與去年相媲美。

為了保持迅猛的增長勢頭,分析師稱蘋果公司可做出的選擇已經不多,無非是吸引很多的首次消費顧客,從對立的 Android 手機陣營中拉開更多的消費者,以及寄希望於中國市場的持續增長。「對於蘋果公司最為核心的增長問題我們並不看好,」伯恩斯坦分析師 Toni Sacconaghi 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在 2016 財年中 iPhone 還能持續增長嗎?」

請原諒我對於上述唱衰蘋果的論調忍不住要先咆哮一番。

就如我之前説過的那樣,我真的很欣賞這些股票分析師與記者,他們總是能從蘋果的銷售數據中找到分析問題的不同角度,尤其是其中一位分析師還將注意力放在了蘋果銷售數據將如何影響未來六個月該公司股價上。我十分慶幸自己不用加入到這種預測未來股價的把戲中,因此我可以將時間花在觀察更廣泛的市場趨勢上,做出更長期的預測。

我發現有越來越多圍繞 iPhone 的評論已經開始走偏,這些趨於瘋狂的評論不僅僅是針對 iPhone,還要擴展到蘋果公司頭上,現在該公司已經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我感覺到有很多人都開始跟風對於蘋果公司冷嘲熱諷。


回望五年之前的蘋果公司,當時針對 iPhone 的戰略問題也有很多爭論,其中爭論最多的問題如下:iPhone 是要一直保持它的高價策略,還是需要進入低端市場?未來 Android 的市場份額是不是會超過 iPhone,隨着時間的增長 Android 的生態系統(尤其是開發者)會不會打敗 iPhone 的生態系統?我的老讀者們都知道,我始終認為這兩者都不會發生——iOS 以及它的生態系統將會一直擁有顯而易見的差異化優勢,並且 iPhone 會一直保持它的價格策略,大型發展中國家比如中國將會為 iPhone 帶來更多有錢的消費者,這些影響因素會使得 iOS 生態系統立於不敗之地。即便事實如我所料,我依然會尊重那些建立在令人信服的分析框架之上的反對意見(即使他們是錯誤的)。

從另一方面來説,對於如今這些用諸如「iPhone 已經太成功了,恐難以為繼」乃至「iPhone 已經很成功,就是不能再成功」的説法來唱衰蘋果的人們,我很難保持原有的尊重。如果你堅持認為 iPhone 在未來不可能擁有之前的光輝成績,那麼就拿出可信的證據,而不是依靠憑空臆測。

我的牢騷也發過了,現實足以證明 iPhone 的成功能夠延續下去,讓我們來看看 iPhone 的幾個現實圖景:

現實圖景 1: 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產品,這就意味着相比於其他產品,人們更願意為一台性能卓越的手機付出高價。換一個角度來説,即使是手頭資金再緊張,人們也不太可能削減購買智能手機的預算。

現實圖景 2:幾乎所有的 iPhone 用户都會在手機的更新換代中繼續追隨新 iPhone,同時還有大量的 Android 用户投奔到蘋果的陣營中。因此,隨着智能手機市場越來越飽和(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一部好手機的重要性),蘋果能夠吸引到的用户就越多。

現實圖景 3:蘋果產品在高端市場中的壟斷已經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這進一步確保該公司的產品可以長期壟斷高端產品市場。從 App 開發的角度而言,各種新 App 以及 App 的升級都傾向於在 iOS 平台首發,這就意味着開發者們更看重哪些使用 iPhone 的用户,也意味着在未來各種 App 依然會將 iOS 平台作為首選。從電子組件的角度來看,蘋果公司逐漸成為了唯一能夠買得起最好組件的廠商,而且蘋果公司對於新型尖端配件的需求範圍很廣,正因為如此才能保證該公司產品始終保持在領先地位。這一現實讓蘋果進一步抓住了高端市場,與組件供應商的深入合作也將不斷鞏固蘋果在高端市場的地位。從更廣泛的硬件生產角度來看,蘋果的生產規模意味着它擁有比任何一個潛在競爭對手都要低的成本,這也就意味着蘋果公司能夠對於如何利用新技術比如 3D Touch 投入更高的經費。再次強調,在組件、硬件和 App 上的優勢會不斷增加蘋果產品在高端市場的優勢,而這一點反過來會增加蘋果產品的生產規模。

反觀蘋果產品的競爭對手,Android 競爭者在 App 方面依然落後於 iOS(雖然 Android 平台上也有同款 App,但是上架時間晚得多,質量也不盡如人意),Android 手機的組件質量堪憂(同等質量的則價格更高),Android 手機廠家花在打造優質產品上面的資金也越來越少,這為開頭第一條現實圖景中的觀點提供了論證:很難想象會有人拋棄 iOS 平台轉而使用 Android 手機,但是如果人們做出了相反的選擇卻非常容易理解。

現實圖景 4:iPhone 手機的最大優勢就是其在中國總是代表着一種身份的象徵,但是隨着 iPhone 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越來越大,中國市場開始逐漸向其他市場看齊:擁有一部 iPhone 並不能代表什麼,但是事實就是很多(相對上)有錢人都用上了 iPhone,以至於 iOS 生態系統本身就成為了一大賣點。別忘了,中國同時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擁有不斷興起的世界最大中產階級羣體。


現實圖景 5: 經濟越富裕,就會有越多的產品傾向於訂購與預付。早在 iPhone 5C 出來的時候我就已經對這問題有所探討:

引用所有關於 iPhone 的爭論都會觸及到訂購模式,就訂購本身而言這是一種衡量 iPhone 是否易得的標準,也是在欠發達國家當中的基本銷售模式。富裕的國家更傾向於購買服務化產品,擁有更高的購買力,信用卡普及程度高,一般來説也更為尊重知識版權。所有的這些因素都意味着發達國家對於蘋果公司來説更有吸引力。

當時的爭論在於我認為 iPhone 5C 面向的是富裕國家,而非發展中國家市場(這也是一種傳統的商業智慧),更深層次的觀察在於:在富裕國家中智能手機訂購模式永遠不會被預付模式所取代,因為所有類型的服務業都趨向於使用更多的信用卡支付。的確,我們確實看到了美國在這一方面走向了相反的方向:直接訂購 iPhone。因此被訂購的 iPhone 自然會比那些需要提前預付全款的 iPhone 賣得更好,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未來訂購版 iPhone 會有更好的銷量。

在我看來,唯一可以用於挑刺 iPhone 的理由就是智能手機市場趨於飽和。反對者聲稱在一個飽和的手機市場中如果人們現有的手機已經「足夠好」,其更新手機的頻率就會降低,因此 iPhone 在中國市場中的銷量將面臨一個斷崖。我對此的觀點依然不變,還是讓我們回到現實圖景 1 中提出的結論:正因為智能手機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所以實際上願意為更優質手機掏錢的消費者羣體是在不斷增長的;即便只是小小的改進,也值得他們購買 iPhone 而非其他低端手機;同時人們花在智能手機上面的預算是最不可能被削減的。當然了,消費者對於蘋果新品的習慣性訂購也直接反駁了那些「手機更新頻率將會降低」的説法。

站在分析師角度而言,由於看的是公司短期內表現,説蘋果公司滿足了上一季度被壓抑的大屏手機需求之後,在後面幾個季度恐怕難以再有特別的表現也是無可厚非的。此外,由於美元匯率不斷上升,蘋果也將面臨着匯率損失的挑戰。不過人們不應該忽略一個事實,從長期角度考慮,iPhone 的銷售前景依然一片光明,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要好(可與 iPhone 競爭的對手越來越少,圍繞着 iOS 平台不斷髮展的生態系統也驗證了這一事實)。

説實話,蘋果公司發展的很多方面都有理由質疑,包括短期問題(Apple Pay、Apple Music 的發展問題以及為什麼要發佈一個根本不是蘋果風格的 Apple Watch)和長期問題(不斷髮展的機器學習,在智能手機之後蘋果還能讓無人駕駛汽車走紅嗎?),我本人也會持續在多個方面針對蘋果公司挑刺。只不過在 iPhone 將持續增長這一問題上,我實在是沒有看到令人信服的反對依據。

文章來源:Stratechery,由 TECH2IPO / 創見 陳錚 編譯,首發於創見科技(http://tech2ipo.com/),轉載請註明出處


資料來源:TECH2IPO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