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究竟發生了什麼? 深度學習為什麼突然火了?
標誌性事件是,2012年底,Geoff Hinton的博士生Alex Krizhevsky、Ilya Sutskever(他們研究深度學習時間並不長)在圖片分類的競賽ImageNet上,識別結果拿了第一名。其實類似的比賽每年很多,但意義在於,Google團隊也在這個數據集上做了測試(非公開的,Google沒有顯式參加學術界的“競賽”),用的也是深度學習,但識別精度比Geoff Hinton的團隊差了很多,這下工業界振奮了。
這個“Google團隊”的特殊意義在於,不同於其他Google團隊,這個項目受到Google足夠的戰略級重視,有着世界級的明星領導者,包括 Andrew Ng,還有 Google 神人 Jeff Dean(他們在深度學習領域已投入很多,併到處宣講他們的戰果),以及業界無法企及的硬件和數據資源支持。我想,如果沒有這樣巨大反差,深度學習還不會得到這麼快的傳播和認可(當時的學術界還不知道Google內部的測試成績,只知道Geoff Hinton得了第一,擊敗了另一個學術界頂級的Oxford團隊;甚至今天,很多人還不知道這段歷史)。兩個“小毛孩”打敗了業界神話。到這裏,Google投入產出並不有説服力,甚至是可恥的。
工業界似乎不需要、也不該關心面子。緊接着,巨頭的壟斷遊戲開始了。在機器學習方面頂級年度會議(NIPS),Google競價超過了微軟等其他公司,收購了Alex Krizhevsky、Ilya Sutskever 和 Geoff Hinton 剛剛註冊幾個月的公司,好像是5000萬美元買了三個人的部分時間。現在,Google 做不好的人可以正式拉着 Geoff Hinton 聊天了;Facebook作為迴應,挖了Yann Lecun,讓他在紐約領導成立了 Facebook AI lab;Andrew Ng則離開Google去了百度。
從“硬”結果來説,其實此時的百度做得不會比過去的 Google 差,但“軟”名聲還是因此提高很多:相比於Google X, Facebook AI lab, Google Brain等,“深度學習研究院”這個用算法命名部門的主意得要“魄力”的。後來Yann Lecun組的學生出來了一半,陸續開了幾家深度學習的創業公司,其中一家早被 Twitter 收購。另外一些,加入了 Facebook 和 Google 。估計深度學習給 Geoff Hinton和 Yann Lecun 的組帶來了近十個千萬富翁。
但更有意思的是(很有啟發性並值得思考),Alex Krizhevsky 和 Geoff Hinton的競賽用的正是 Yann Lecun 發明的卷積神經網,但結果剛出來時(實現細節還沒有公佈),Yann Lecun和他的NYU實驗室成員甚至沒法重複Geoff Hinton的結果。自己發明的算法,使用結果不如另外一個組。這下炸了鍋,Yann Lecun開了組會,反思的主題是“為什麼過去兩年我們沒有得到這樣的成績” 。
高手過招,Idea is cheap;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有想法很廉價;魔鬼在細節處)。想法其實很重要,但只能區分高手和普通人。高手都有想法,但誰才能創造歷史呢?Yann Lecun 這樣的實驗室需要反思什麼呢?先看看他們有些什麼吧。我經歷過巔峯時期的微軟亞洲研究院(十五年前,這裏的實習生只能是名校的各系第一名)、UCLA (排名10名左右)、MIT AI lab (計算機專業第一名),實驗室的茶歇時間 Tea Time, 過道擠滿了頂級會議的最佳論文獲得者---NIPS, CVPR等 。基於以上經驗,我先介紹一下 Yann Lecun 實驗室的過人之處。
Yann Lecun上課教授和使用的是他自己寫的語言Lush,用來替代 matlab(很方便描述矩陣運算、圖像處理等)、python在科學研究的功能;他的團隊三十年如一日的專注於神經網絡的研究,從不隨波逐流,課題覆蓋卷積神經網的方方面面。有的博士生聰明數學好,非常敏感於卷積神經網模型的深刻理解;有的博士生專注於結構參數的行為分析(多少層啊之類);有的博士生研究在不同數據分佈(應用場景下)的表現,比如字母識別、圖像分類、物體檢測、場景分類等。
這樣的學術堅持,是在怎樣的艱難背景下呢?人工智能領域,神經網絡思想在80年代末開始衰落,之後分別經歷了幾個劃時代的圖靈獎級工作的興起,統計學習理論(帶來支持向量機 SVM 算法),可學習理論(帶來 Boosting 算法),概率推斷(圖模型,graphical model)幾乎壟斷了過去的三十年。在之前提到2012年的 Geoff Hinton 團隊的深度學習打敗Google的標示性事件前,圖模型的思想橫掃計算機視覺領域(超越了boosting,SVM等)。這使得深度學習生存艱難,沒有多少同行在研究中使用深度學習,更多年輕學生願意去“時髦”的機器學習研究組。
2006年,Yann Lecun的文章還在闡述深度學習如何能跟當年流行的圖模型(比如條件隨機場模型)等價,證明自己的工作在不同數據集上也能和圖模型做到相當的識別精度。儘管在2012年末,Alex Krizhevsky、Ilya Sutskever 兩個“小毛孩”在競賽中用深度學習打敗了Google團隊,工業界炸鍋。但是,工業界對深度學習的追捧傳遞迴學術界發生在一年以後 ,原因是, 除了頂級教授因為私人關係能知道工業界最前沿進展,大部分學術界教授並沒有公開渠道及時獲取信息,但這些教授卻是學術工作評審的主力。因此,直到2013年,Yann Lecun 的文章在計算機視覺的頂級會議上(CVPR)依然很難發表(這時的深度學習在多項數據集上相比其他“傳統”方法並不排他性的出色)。
Yann Lecun 像戰士一下對抗着學術界的“庸俗”和“傳統”,在不同場合討伐從業人員的態度、標準和品味,公開發文抵制計算機視覺頂級會議CVPR,並於2013年創辦了新的學術文章發佈體系(ICLR)。可笑的是,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現在,視覺的文章沒用上深度學習很難發表。主流(不見得創造歷史)的和最需要獨立思想和自由批判精神的年輕學者,卻似乎沒有節操的要和深度學習沾上邊(當上“千”個博士生都在研究深度學習的時候,應該不需要什麼獨立見解和勇氣)。今天,反而是三十年後捲土重來的Yann Lecun(還有Bengio,Geoff Hinton)願意站在先鋒,批判性的談論深度學習的泡沫繁榮,呼籲學術界、資金擁有者冷靜。反差很是讓人感慨。
上圖為Yoshua Bengio
到底當時,Yann Lecun 和 Geoff Hinton的團隊細微差別在哪呢?高手也可能錯過什麼呢?或許我們很難有接近事實的答案,原因可能很複雜;但技術上的分解(下次我會撰文就這個問題專門討論一下,期待有興趣的朋友和我共同交流,郵箱:leo@yitu-inc.com)。以及對於歷史的真實解讀才有助於我們拋開浮華,啟發一樣追求創新的我們,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創業。
附:作者和深度學習的關係:作者 Leo 是依圖科技CEO,也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統計學博士,師從 Alan Yuille 教授,思想上屬於 Bayesian 理念,繼承大師 Stuart Geman(美國數學家,科學院院士, 他和弟弟在84年的馬爾科夫隨機場奠基性工作,足足影響了之後三十年的科研歷史)、David Mumford(美國數學家,74年菲爾茲獎得主)和概率學大師Ulf Grenander開創的 Pattern Theory 學派(這些數學家的工作大大早於計算機領域的圖模型)。創立依圖前,作者在 Yann Lecun 的實驗室研究圖模型和深度學習的關係,可以從不同視角看深度學習。
本文來自讀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場
資料來源:36Kr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