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少年 Pi》之二:黑夜的力量

數碼情報站 於 16/12/2012 發表 收藏文章
美輪美奐的畫面,應該是《Life of Pi》這部電影最令觀眾津津樂道的部分。無論是暴雨的凶險,亦或者如畫的寧靜,無不體現出整部電影製作團隊,對畫面質量的高水準要求。大跨度的場景轉換與超現實主義的視覺衝撞,不斷重複渲染著靈魂與身體、人性和獸性的共存與鬥爭。

空曠的海面,只有一艘船,一個少年,一隻老虎,然後不斷變換著白天和黑夜。我們不妨把白天看作是人的肉體,把夜晚看作是人的靈魂。只有體會了黑夜的力量,才是解讀整個影片的關鍵。導演用了很多被熒光裝點下黑夜的海面,來直白表達黑夜才更能讓人接近宇宙,黑夜才更容易讓靈魂釋放的意圖。導演對於黑夜和宇宙關係的描述,跟瑜伽有異曲同工之妙。瑜伽講求伸展,讓靈魂突破身體的極限,用內心去直接感受世間萬物。

關於黑夜的描述,從故事開頭就做出了鋪成。媽媽給小Pi 講故事:“……於是黑夜張開了嘴……你看到了什麼?……我看到了整個宇宙……”。包含這個片段在內,導演至少用了3 段不同形式但相同內涵的片段,來串聯整個故事。在深夜,我們仰望星空,才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浩瀚的宇宙當中;在深夜,人們最容易寂寞難耐;在深夜,我們會因為失戀而痛苦宿醉;在深夜,我們會舉頭望月思念家鄉… …只有黑夜才有這種力量,它猶如衝出海面的抹香鯨,可以摧毀你靈魂的一切防備。

要徹底看懂《Life of Pi》,就必然要一秒不落的看Pi 在小島上的那個晝夜。又一場暴雨降臨。上帝狠狠的懲罰了獸性氾濫的 Pi。 Pi 並沒有因為懲罰而醒悟,反倒歇斯底里的控訴上帝對他所有不公平。已經徹底絕望的Pi 準備等死之際,小船漂流到一個美麗的小島。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這座小島遠遠看去彷彿就是一具漂浮在海面的女屍。事實亦如此。處於彌留之際的Pi,彷彿回到了媽媽的身邊。可愛的狐獴實際上是媽媽腐爛屍體上的蛆蟲。人性和獸性在此時已經毫無區別。白天裡,肉體生存的本能,開始讓Pi 毫無意識地吞噬自己的母親。

真正被這部電影摧毀到熱淚盈眶的是在小島上的那個黑夜。上帝白天給予他所有的滿足,當Pi 撥開蓮花看到媽媽的牙齒的時候,都統統從Pi 靈魂中抽走。黑夜中的Pi 從無比羞恥轉而徹底醒悟。 Pi 曾經看見廚子吃掉了水手,看到鯊魚把媽媽咬得滿身瘡痍。而如今他自己卻依賴母親的肉體生存。即便此刻活下去,又能活多久,即便此刻無節操地活著,又能如何能夠稱之為人。即便離開這個小島立刻就會死去,Pi 再也不願意就這樣淪喪下去。

暴力美學,在這部電影中,絕不是“大火之後放出白鴿”那麼直白。暴風驟雨的海面遠沒有萬千星斗的夜空具有殺傷力。導演試圖用直插人心的方式直擊觀眾內心最脆弱的那個部分。但是似乎有些適得其反。我們身邊的多數人,雖然不像鏗鏘播報衛星發射成功的朝鮮主持人那麼古怪,但是由於數十年的信仰荒蕪,想要輕鬆領悟到導演的苦心,需要多想那麼一點點。有些人的靈魂跟上帝靠得更近一些,有些人跟其它神靠得更近一些。

(本文為解讀《少年Pi》系列文章之二,下一篇文章為:《少年Pi 之三:兩個我》。)

資料來源: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