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 to Dr. Martens & ae.com via Pinterest
作為英倫代表品牌之一,Dr. Martens 的成功並非只因時尚。始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倫敦,它的故事與 Skinhead、Mods、 Punks 等文化環環相扣。席捲全球的標誌性造型能在多個年代屹立不倒,皆因背後傳承著叛逆、青春與自我。
Dr. Martens 1460 的誕生
Credit to Dr. Martens
1945 年,Dr. Martens 創辦人 Dr. Klaus Maertens 因滑雪時弄傷腿,於是與工程師朋友 Herbert Funk 研發岀帶氣墊設計的 Dr. Martens。由於鞋子舒適,當時 80% 顧客都是 40 歲以上的女性勞動階層。1960 年 4 月 1 日, 紅色八孔設計的 Dr. Martens 1460 誕生(意為 1/4/1960),從此改寫 Dr. Martens 的品牌故事,成為英國文化歷史的一部分。
Skinhead 光頭黨文化
Skinhead 故名思義就是光頭,而英國 Skinhead 文化始於 1960 年代的英國倫敦,最初流行於年輕叛逆、反嬉皮士的勞動工人階級,進而成為世界標誌性潮流。
1969 年,倫敦;Credit to Dr. Martens
1960 年代初的倫敦以次文化 Mod(摩德文化,原為 Modernism 或 Modism)最為盛行,他們一般都是年輕勞工階級,在二戰結束後因對未來的不安和與父母的代溝而處於叛逆時期,過著頹喪的生活。而 Mods 分裂成兩大群體,一群是較溫和的 Peacock Mods,而另一群則是較偏激的 Hard Mods。Hard Mods 以短髮、偏工人階級打扮活躍於東倫敦,大概也基於對長髮 Hippie (嬉皮士)文化的鄙視,他們執着於梳短髮或剷光頭。在 1960 年代中後期,他們大量湧現街頭,過著年輕不羈的生活,被稱為 Skinhead。
1975年,Elton John;Credit to Dr. Martens
當時的 Skinhead 與政治取向、種族無關,只著重於以衣著表達自我,他們的標誌性衣著亦因而受到追捧,就連 Elton John 和 Pete Townshend 也穿著 Dr. Martens 表演。1970 年代 Punks(龐克)音樂興起時,亦有不少舉足輕重的樂隊穿上 Dr. Martens ,讓 Dr. Martens 成為「叛逆、青春與自我」的代名詞。
Dr. Martens 馬丁靴與 Skinhead
Dr. Martens 價錢相宜、耐穿耐走人所共知,同樣原因亦令當時的工人階級熱愛 Dr. Martens,當年一雙只售 2 元英磅,現值約 38 元英磅。Dr. Martens 馬丁靴對於 Skinhead 更有實際作用,當遇上挑釁或打架時不但能作自我保護,更能攻擊別人,因此 1460 亦被稱為 Bovver Boots(街鬥靴)。
左:1986年,英國;Credit to coventrytelegraph.net;左:Credit to jatimtimes.com
Dr. Martens 馬丁靴作為 Skinhead 標誌性造型的一部分,要把它穿好就當然要參照 Skinhead 的衣著:正宗穿法必然是配搭貼身牛仔褲,捲起褲腳露出整雙 Dr. Martens。至於上衣,當年 Skinhead 以 T-shirt、Polo shirt 或格子襯衫,外搭 MA-1 外套為主,亦會在牛仔褲加上背帶突顯個人風格。來到千禧年,造型配搭上變得更多樣化,皮革、牛仔、衛衣等「硬派」形象單品都非常適合配搭 Dr. Martens,但捲起褲腳露出鞋子的穿法依然是表現 Dr. Martens「叛逆、青春與自我」的最佳風格。
Credit to gq-magazine.co.uk via Pinterest
Credit to soc.topman.com via Pinterest
Credit to highsnobiety.com via Pinterest
雖然近年時裝界明顯地以球鞋當道,但近年來 Dr. Martens 無間斷地與 Supreme、The North Face、Raf Simons 等重量級品牌聯乘合作,足以證明 Dr. Martens 的地位堅不可摧。
電影《This is England》以 1980 年代的英國作背景,展現了當時 Skinhead 的生活與衣著風格,想多加了解的讀者不妨從電影學習 Skinhead 的文化與時裝吧!
原文:FRESTYLE
作為英倫代表品牌之一,Dr. Martens 的成功並非只因時尚。始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倫敦,它的故事與 Skinhead、Mods、 Punks 等文化環環相扣。席捲全球的標誌性造型能在多個年代屹立不倒,皆因背後傳承著叛逆、青春與自我。
Dr. Martens 1460 的誕生
Credit to Dr. Martens
1945 年,Dr. Martens 創辦人 Dr. Klaus Maertens 因滑雪時弄傷腿,於是與工程師朋友 Herbert Funk 研發岀帶氣墊設計的 Dr. Martens。由於鞋子舒適,當時 80% 顧客都是 40 歲以上的女性勞動階層。1960 年 4 月 1 日, 紅色八孔設計的 Dr. Martens 1460 誕生(意為 1/4/1960),從此改寫 Dr. Martens 的品牌故事,成為英國文化歷史的一部分。
Skinhead 光頭黨文化
Skinhead 故名思義就是光頭,而英國 Skinhead 文化始於 1960 年代的英國倫敦,最初流行於年輕叛逆、反嬉皮士的勞動工人階級,進而成為世界標誌性潮流。
1969 年,倫敦;Credit to Dr. Martens
1960 年代初的倫敦以次文化 Mod(摩德文化,原為 Modernism 或 Modism)最為盛行,他們一般都是年輕勞工階級,在二戰結束後因對未來的不安和與父母的代溝而處於叛逆時期,過著頹喪的生活。而 Mods 分裂成兩大群體,一群是較溫和的 Peacock Mods,而另一群則是較偏激的 Hard Mods。Hard Mods 以短髮、偏工人階級打扮活躍於東倫敦,大概也基於對長髮 Hippie (嬉皮士)文化的鄙視,他們執着於梳短髮或剷光頭。在 1960 年代中後期,他們大量湧現街頭,過著年輕不羈的生活,被稱為 Skinhead。
1975年,Elton John;Credit to Dr. Martens
當時的 Skinhead 與政治取向、種族無關,只著重於以衣著表達自我,他們的標誌性衣著亦因而受到追捧,就連 Elton John 和 Pete Townshend 也穿著 Dr. Martens 表演。1970 年代 Punks(龐克)音樂興起時,亦有不少舉足輕重的樂隊穿上 Dr. Martens ,讓 Dr. Martens 成為「叛逆、青春與自我」的代名詞。
Dr. Martens 馬丁靴與 Skinhead
Dr. Martens 價錢相宜、耐穿耐走人所共知,同樣原因亦令當時的工人階級熱愛 Dr. Martens,當年一雙只售 2 元英磅,現值約 38 元英磅。Dr. Martens 馬丁靴對於 Skinhead 更有實際作用,當遇上挑釁或打架時不但能作自我保護,更能攻擊別人,因此 1460 亦被稱為 Bovver Boots(街鬥靴)。
左:1986年,英國;Credit to coventrytelegraph.net;左:Credit to jatimtimes.com
Dr. Martens 馬丁靴作為 Skinhead 標誌性造型的一部分,要把它穿好就當然要參照 Skinhead 的衣著:正宗穿法必然是配搭貼身牛仔褲,捲起褲腳露出整雙 Dr. Martens。至於上衣,當年 Skinhead 以 T-shirt、Polo shirt 或格子襯衫,外搭 MA-1 外套為主,亦會在牛仔褲加上背帶突顯個人風格。來到千禧年,造型配搭上變得更多樣化,皮革、牛仔、衛衣等「硬派」形象單品都非常適合配搭 Dr. Martens,但捲起褲腳露出鞋子的穿法依然是表現 Dr. Martens「叛逆、青春與自我」的最佳風格。
Credit to gq-magazine.co.uk via Pinterest
Credit to soc.topman.com via Pinterest
Credit to highsnobiety.com via Pinterest
雖然近年時裝界明顯地以球鞋當道,但近年來 Dr. Martens 無間斷地與 Supreme、The North Face、Raf Simons 等重量級品牌聯乘合作,足以證明 Dr. Martens 的地位堅不可摧。
電影《This is England》以 1980 年代的英國作背景,展現了當時 Skinhead 的生活與衣著風格,想多加了解的讀者不妨從電影學習 Skinhead 的文化與時裝吧!
原文:FRESTYLE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